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采用乙烯利、AVG和硝酸银处理烟草离体叶圆片,并测定其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脂氧合酶活性。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可以加速离体叶片叶绿素的解体;随着衰老进程的加速,组织体内MDA的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乙烯处理短期内可以提高SOD活性;LOX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乙烯启动衰老进程是烟草烟片变黄的重要原因,乙烯处理可增加植物抗胁迫能力,同时乙烯与脂氧合酶活性可能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2.
脂氧合酶--植物抗胁迫响应的关键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抗胁迫响应中。脂氧合酶途径在抗性机制中非常重要.脂氧合酶是一种非血红素铁蛋白,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催化含有顺,顺-1,4-戊二烯结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加合氧分子,生成具有共轭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物及其一系列次生产物,如C3-,C6-,C9-和C12-醛、酮、醇、酸、酯等低分子量易挥发产物。它们和茉莉酸(茉莉酸甲酯)等构成植物抗性系统的信号分子诱导抗性蛋白合成及一系列抗胁迫反应.本文详述了脂氧合酶的结构、特性、作用机理、生理作用、活性测定方法和人工模拟。  相似文献   

3.
萘胁迫对白骨壤种苗萌生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砂基栽培.研究污染物多环芳烃萘(Nap)不同暴污强度(0、20、40、60、80、100mg/L)和暴污时间的环境胁迫下.对红树植物白骨壤(Auicennza marina)幼苗萌发初期的萌生及子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Nap污染胁迫对红树白骨壤幼苗的萌生.随着暴污强度和暴污时间的增加而影响愈加明显;幼苗萌发初期抗Nap胁迫生长的浓度范围在40mg/L以下.在暴污的较短时间内.幼苗子叶SOD活性有着积极的响应;随着暴污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则逐步受到抑制.达30d后酶活性略普遍低于对照.受Nap的胁迫.幼苗子叶POD活性提高;POD有效防御Nap胁迫的浓度范围在60mg/L以下.幼苗子叶中抗氧化防御系统.在萌发初期对有效防御膜脂质过氧化的Nap胁迫浓度在60mg/L以下.结果表明.白骨壤幼苗的萌发初期,对Nap污染的环境胁迫有较强的抗性能力.  相似文献   

4.
绿豆子叶衰老过程中线粒体膜对几种氨基酸的透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线粒体膨胀技术就不同衰老程度的绿豆子叶线粒体膜对氨基酸的透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绿豆子叶的衰老,离体线粒体膜在脯氨酸、丝氨酸和甘氨酸等渗溶液中的膨胀率从2d龄至5d龄子叶逐渐下降,5d龄时,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已受到明显破坏,文中对膨胀率下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硫化氢(H2S)过去长期被认为是一种有毒气体,但现在被证实也是一种新颖的信号分子.H2S作为信号分子,调控种子萌发与器官发生、植物生长与发育、器官衰老与脱落以及植物响应与适应逆境胁迫.基于H2S在植物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H2S的理化性质与毒性、酶促与非酶促代谢以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与适应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紫外辐射对绿豆幼苗的膜伤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外辐射处理的绿豆幼苗,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显著增加;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脂氧合酶(LOX)活性增强.这一结果表明紫外辐射降低了细胞内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从而使膜透性增大.植物的紫外辐射效应可能是由膜伤害介导的.  相似文献   

7.
马崇坚 《广西科学》2004,11(4):347-350
脂氧合酶(LOX)能催化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作用。LOX对果实细胞的衰老有促进作用,能加速植物果实的成熟和组织的衰老进程。LOX能使植物在受到伤害及病虫害时构建起防御体系,抵御侵染。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物超微弱发光探测技术对不同浓度的双氧水(H2O2)胁迫下植物叶片的延迟发光、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脂氧合酶(LOX)活性等参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浓度都使延迟发光衰减加快,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叶片的延迟发光衰减参数1/P的变化先比较缓慢,保持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然后明显下降;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化整体上是下降的,脂氧合酶(LOX)活性先减小后增加.  相似文献   

9.
不同物质对大豆幼苗化学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的子叶,幼茎和幼根者都能产生超弱的光,组织受到伤害,发光增强。脂肪酸,脂氧合酶,曙红以及过氧反氢,促进发光,煮沸使发光大为减弱。种子浸出液中也有发光物质存在,煮沸也使发光减弱。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大量的过氧化作用产物丙醛生成,指氧合酶的作用也很活跃,暗示强烈的过氧化作用在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以新鲜桃果实为原料,用不同浓度的外源CO与乙烯处理桃果实,研究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确定最佳的外源CO浓度.本文研究了外源CO处理对桃果实贮藏过程中与呼吸代谢相关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和衰老相关因子(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源CO的最佳浓度为:10μmol/L,外源CO可以有效抑制桃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降低、抑制脂氧合酶活性,从而有效抑制桃果实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1.
促进叶片衰老是植物激素茉莉酸(JA)的一个重要生物学功能. 在植物体内,JA最初经13-脂氧合酶(Lipoxygenase, LOX)的作用而形成. RTPCR发现,在发生衰老的叶片中,〖STBX〗LOX3、LOX4、LOX6〖ST〗基因转录发生明显上调,而LOX2在叶片衰老后期明显下调. 构建了拟南芥9-LOX活性缺失突变体〖STBX〗lox1/lox5〖ST〗, 利用该材料以亚麻酸为底物测定了拟南芥叶片发育不同阶段13LOX的活性,发现:与幼嫩叶片相比,衰老叶片中LOX活性明显  相似文献   

12.
莲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曼  裴康康  孔德政 《河南科学》2010,28(5):547-549
以"寸三莲"种子为例,详细分析了其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子叶和胚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寸三莲"种子在正常的萌发条件下,SOD活性变化比较平缓,且子叶和胚中SOD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上升后下降,这可能与萌发过程中氧自由基含量的变化有关;在整个发芽进程中,POD活性远远高于子叶POD活性;CAT活性相对稳定,而胚中CAT活性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3.
烤烟叶片中主要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烟株及烟叶体内碳氮代谢、脂类代谢,总结出不同栽培及烘烤条件下各代谢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有机氮和无机氮适当配比,有利于调节碳氮代谢及脂类代谢;随低温及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NO3-N处理的烟株抗旱性得到提高:低温变黄使蛋白酶活性持续较长时间,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较慢;淀粉酶活性36h前后达到一个高峰,烟叶中淀粉几乎不再降解时淀粉酶仍保持较高的活性;烟叶脂氧合酶活性在34—48h急剧增加达到高峰,然后下降;叶绿素的降解与脂氧合酶活性变化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NaCl胁迫对荆芥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纸床培养,通过测定萌发率、胚根长、胚芽长、鲜重等生物量指标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方法探究了不同浓度NaCl(0 mmol/L、25 mmol/L、50 mmol/L、100 mmol/L、150 mmol/L、200 mmol/L)胁迫对特大叶荆芥幼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荆芥种子萌发率无明显影响,而荆芥根长、芽长、鲜重、子叶展开数和种皮脱落数等均随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胁迫浓度≥100 mmol/L时抑制极为显著。SOD和POD活性在25 mmol/L的NaCl胁迫浓度下较对照组升高,而在其后的胁迫浓度下均较对照组低,阴离子氧生成量表现出相应的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用化学发光法测量了烟草植株各器官中可溶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发现各个器官中的过氧化物酶,以花器官(特别是花萼和花冠)中的活性为最高,年幼组织活性最低,当器官或组织成熟衰老时,酶活性也随着增高,在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的同时,出现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加与衰老之间的关系,可能与分解由于过氧化氢酶活力下降而积累的过氧化氢有关。它代表植物一种适应性保护机制,用以延缓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16.
植物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在植物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以carks单基因突变体为亲本,构建双重突变体来检测CARKs在ABA信号途径中的功能.然后,分析多重突变体在ABA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和子叶变绿的响应.结果显示:单基因突变体和双重变体与野生型相比,萌发率更高,双重突变体的子叶绿芽率高于单基因突变体.以上结果表明,CARKs家族基因在ABA信号途径中起正调控作用,而且它们的功能是冗余的.  相似文献   

17.
绿豆种子萌发及苗期抗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绿豆在盐碱地栽培中 ,受盐害最为严重的时期是种子萌发及苗期 .以两个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 ,比较分析它们的抗盐性 .结果表明 :盐胁迫下 ,绿豆种子相对发芽率、幼苗株高、叶片干重及组织相对含水量与盐浓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 ;而幼苗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脯氨酸积累量与盐浓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 .不同Na2 CO3 胁迫条件的抗性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根据绿豆种子相对发芽率、幼苗株高、叶片干重、组织相对含水量、电解质外渗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脯氨酸积累量等指标综合评定两个绿豆品种的抗盐能力为 :鹦歌绿 >大明绿 .通过试验还发现 ,各绿豆品种在不同盐浓度胁迫条件下其种子萌发情况及苗期生长变化的回归斜率是衡量绿豆种子萌发及苗期抗盐性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用化学发光法测量了烟草植株各器官中可溶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发现各个器官中的过氧化物酶,以花器官(特别是花萼和花冠)中的活性为最高,年幼组织活性最低,当器官或组织成熟衰老时,酶活性也随着增高,在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的同时,出现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加与衰老之间的关系,可能与分解由于过氧化氢酶活力下降而积累的过氧化氢有关.它代表植物一种适应性保护机制,用以延缓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以野生草坪植物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oir.)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其种子萌发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叶片生理特性研究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作为对照材料.结果表明:25~50mmol/L NaCl胁迫能促进阿拉伯婆婆纳种子萌发、刺激幼根生长,75~100mmol/L NaCl胁迫对发芽率影响不明显,但影响幼苗子叶展开;随着NaCl浓度增加,阿拉伯婆婆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而白三叶持续下降,阿拉伯婆婆纳脯氨酸含量持续上升而白三叶先降后升,两种植物丙二醛(MDA)含量均缓慢上升,但阿拉伯婆婆纳MDA含量始终低于白三叶.阿拉伯婆婆纳种子萌发能较好耐受低浓度NaCl胁迫;阿拉伯婆婆纳比白三叶能够更好地进行自身生理调节以适应NaCl胁迫.  相似文献   

20.
种子萌发行为是种子植物生活史中最先表达的表型,对植物的各种萌发后性状的适应进化具有重要影响.种子萌发的生态位宽度与植物的生态位宽度或其地理分布范围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但这种关联的普遍性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同为豆科豇豆属的作物绿豆和赤豆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对比两者的萌发及萌发后的幼苗生长特性,试分析它们之间的起源与进化(驯化)差异.结果表明,绿豆和赤豆种子的萌发性状及萌发后的幼苗生长性状对温度具有不同的适应策略.与赤豆相比,绿豆种子可萌发的温度范围及最适萌发温度范围更宽,在各培养温度下的萌发更迅速;绿豆幼苗的生长速率虽在适中温度条件下显著慢于赤豆幼苗,但在较低和较高温度条件下则显著快于赤豆幼苗;绿豆种子的萌发参数与其萌发后幼苗的各生长参数间具有更好的相关性.这些差异或许暗示着绿豆和赤豆具有不同的起源或进化(驯化)历史.本研究为理解农作物进化(驯化)历史提供新的视角,并为今后的野生植物资源驯化及作物育种提供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