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与数字经济相结合的最新产物,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测度成为近年来的焦点话题。为建立数字基建评价的指标体系,搜集2019年15个沿线省份的相关数据,利用熵值法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对我国“数字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省份的数字基建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数字基建存在投资疲软、基础工程设备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等问题。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将15个沿线省份的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别的详细特征将其归结为引领型、新秀型、追赶型和发展型4类。结合“数字丝绸之路经济”的发展举措,针对不同省份提出进一步发展数字基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下称“两课”)的改革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它的特殊性和紧迫性.它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改革的:一是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马列主义受到了严重挑战,对大学生上“两课”的积极性有很大影响;二是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党内一些腐败现象,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猛烈冲击,导致部分大学生对“两课”产生抵触情绪;三是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陈旧、呆板、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些问题在课堂上的反映是听课率低,教学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效果不理想.作为“两课”的重点学科之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简称“社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起步和不断深化改革的.  相似文献   

3.
“数字山东”是“数字中国”的一项宏伟科学工程,是推动山东省跨入信息社会的主题。构建“数字山东”这一科学工程的基础是数据,其数据具有海量、多源、多维、多类型、多时态、多精度、多尺度、多分辨率并具有非线性特征等特点,要将这海量数据统一管理、准确、唯一地可视化表达,首先要进行数据处理。针对“数字山东”中海量空间数据具有多样化、动态性和非线性等特点,应采用广义非线性动态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处理。本文重点讨论了“数字山东”中的数据及其特点,处理这类海量数据的广义非线性动态最小二乘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其数学模型,这一理论方法在“数字山东”构建中的数据处理方面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疫情影响下我国省域层面数字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运用秩和比(Rank-sum ratio, RSR)法与灰色关联法,构建了“六位一体”的数字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对安徽省数字营商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地区间数字营商环境发展不平衡。在影响数字营商环境的综合指标中,公共服务最为重要,其次是基础型数字经济、金融服务、人力资源、创新环境和市场环境。基于评价结果,对优化数字营商环境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邵阳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4):140-141
“两课”的效果不在于学校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而在于学生对它真正有效的接纳,在于对学生健康发展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应定位在“有效交流”的方式上。有效交流可以增添“两课”亲和力、提高“两课”感染力和增强“两课”说服力。这对于“两课”教学的发展前景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写作中运用数字,既是报道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语言表现力、说服力的需要。数字是枯燥的、抽象的、浅显的、冷静的,也可以是生动的、具体的、深邃的、热烈的。数字的运用要讲究艺术。  相似文献   

7.
干什么事情,都有一个方法问题。方法对头,效果好;方法不对头,效果差。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下面总结几种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教师行为法。“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对老师,不仅看其怎样讲,重要的是看其怎么做。为人师表,就有说服力、号召力和感染力。 2、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教育最直观,学生看得见、信得过、愿意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建设》2023,(10):22-24
<正>长期以来,“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层出不穷的医患矛盾,被称为传统医疗体系“不可能三角”的具体表现。要打破这个“不可能三角”,需要引入新的技术增量和模式增量,而数字医疗则被认为是破解“医疗不可能三角”的“创新处方”。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数字医疗大力发展。一方面,数字医疗帮助公众发现基本的医疗信息,并帮助缩减全民健康覆盖的差距;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使复杂的医疗干预成为可能,如辅助医疗诊断、更快地药物发现以及5G实时远程手术等。目前,  相似文献   

9.
坚持邓小平关于素质教育的思想,必须改革高校“两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实施电化教学是学生接受政治理论信息方式的深刻变革,可以增强“两课”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时代感,加大“两课”教学的知识容量;案例教学法是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讨论法是创新思维的摇篮,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0.
郭庆 《科技信息》2009,(14):155-155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得到提高。传统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本文结合理论和教学实践,深入剖析了“项目教学法”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字最具有说服力,洛阳石化令人兴奋的数字,是其节能减排艰辛创新历程的明证,更是节能减排人文精神的张扬。洛阳石化不但节能减排的数字令人惊喜,企业的节能减排"立体运作"的做法同样给人以思索  相似文献   

12.
刘俊 《科技潮》2010,(4):38-40
2004年“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建立,2005年“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化基地”、“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中心”3个国家级品牌基地落户石景山区,2006年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被评为首批“北京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2007年,石景山园成为中关村一区十园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园和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园,2008年园区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科技园区”和“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2009年石景山区被纳入“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文化部和北京市共建的中国动漫游戏城选址落户石景山,北京市动漫产业联盟进驻,北京新媒体产业基地在石景山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但在解放以前,我们祖国极其珍贵的古籍,却不被重视,以致盗卖者有之,流落国外者有之,究竟有多少,数字已无从统计。这是我国文化典籍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新疆"数字旅游"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把旅游业发展作为新兴支柱产业之一,而“数字新疆”工程的实施,对新疆“数字旅游”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鉴于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数字旅游”体系框架,文章从学科交叉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基于GIS技术的新疆“数字旅游”框架体系思路。  相似文献   

15.
“7”是多少? 对于这个问题,正确的回答应是:不知道。因为字符“7”给出的信息还不够,要知道它的意义,必须知道它在数字中的位置,还要知道这个数字是按什么进位制进位的。基数和进位制表示事物个数的数叫做基数,如1,2,3等。以什么基数作为进位的标准呢?丰富多采的生活,产生了丰富多采的进位法,如以基数10为标准时,是“逢十进一”这就是我们举的十进制,同理有二进制、三进制、十六进制、六十进制等。这些进位制都来自生活,又在生活中演变,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正>“科技感十足”“炫目”……在刚刚举办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由超过1亿名“数字火炬手”汇聚而成的数字火炬人“弄潮儿”,频频登上热搜。此次“数字火炬手”活动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线上大型体育推广活动。在这些令人震撼的效果背后,不得不提本届亚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表演环节虚拟技术的提供者之一——世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优科技”)。“杭州亚运会为数字人技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景应用机会,通过数字建模、动作捕捉、现实增强等多领域的技术融合,  相似文献   

17.
建设数字西藏是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的实现路径之一。准确评价数字西藏的发展成效,是确保数字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前置条件。文章首先以全国为视野,通过省际比较剖析数字西藏发展的亮点;继而构建数字西藏发展的成效评价模型并进行定量评价,剖析其各维度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主要结论:数字西藏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仍展现出亮点,充分彰显了数字西藏的“后发优势”;2011-2020年数字西藏的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十九大以后展现出强劲活力;四个维度按支撑力强弱依次是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创新;2019年之后,四个维度相互支撑,共同推动数字西藏的发展进程。面对诸多亟待突破的瓶颈以及兄弟省份的竞争,建议在推进数字西藏建设过程中处理好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协调问题,并由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科学性、方向性、求实性、主体性等原则,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两课”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功能和重要作用”;结合高校“两课”教育的实际,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偏差作了较有说服力的分析、回答。  相似文献   

20.
蔡敏  李红  郭伟伟 《科技信息》2009,(35):50-50
虚拟现实地理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新发展之一,是实施“数字校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分析了VR.和GIS技术在校园虚拟中的可行性,并对其局限性也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