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词类划分标准上,张斌的语法功能是唯一的标准的观点不曾改变,但对"功能"的理解不断加深:从"词与词的结合能力就是功能",词在句中的职位只起辅助作用,到"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上边";从质疑"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上边"到"功能包括基本功能和连属功能",把功能的解释从句法层面拓展到语用层面;从反思"词汇语法范畴",到提出"意义是基础、功能是标准"。张斌先生的研究在经历了继承、吸收的过程后,最终在理论上、方法上和实际运用方面取得突破,推进了汉语词类划分标准理论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日语敬语的定义、性质、功能及表现方式.认为敬语本质上是一种社交过程中的语言待遇表现,是交际过程必备的润滑剂.敬语是一种既涉及词汇形式又涉及句法形式的复杂语言现象.敬意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尊他、自谦和郑重三种,其表现形式主要有词汇和语法两种.  相似文献   

3.
一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简称《提要》),对划分词类的标准不再说“词汇·语法范畴”,而说“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兼顾语汇意义”,这显然提高了教学语法系统的科学性。 在划分词类这个问题上,首先遇到的是汉语有没有词类这个问题,50年代经过讨论,虽未完全统一看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的“进行”和“加以”都是最典型的形式动词,两者在很多句法环境中可以互换。但是,两个词语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有着不同路径,历时演变的迥异导致了共时语义和句法功能的差异,尤其体现在两者对宾语和修饰语的限制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美国英语入手,分析了语音、词汇、语法和句法的一些近期变化现象,发现语言的变化是受社会因素、人文因素和政治环境的影响。语言是随着时间、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6.
科技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这些科学隐喻不仅成功地弥补了科学理论直陈的缺陷,而且极大地拓宽了科学信息思考的空间。词汇隐喻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1)对科学术语进行阐释;(2)使科学知识通俗化,构建人际互动平台。语法隐喻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1)提升科技语篇的劝说功能,增强科技语篇的理性色彩和客观性;(2)影响读者的态度和行动,发挥重要的人际功能;(3)满足礼貌原则,加强多声协商的可能性,促进语篇的进一步构建。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在科技语篇中所发挥的功能不同,两者都是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黄琪 《科技信息》2008,(29):131-131
Halliday认为概念语法隐喻的使用增加词汇密度,降低语法密度。通过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语言产出中语法隐喻、词汇密度和语法密度关系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概念语法隐喻、语篇语法隐喻与词汇密度正相关,与语法密度负相关,人际语法隐喻正好相反。二、学习者语域意识不够强,其书面语中词汇密度过低。三、词汇密度和语法密度呈现逆向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简要概括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历史和术语体系的演变过程,认为该理论的系统性主要在于:这一理论包含的“系统”和“功能”两大部分虽然自成体系,但又不能截然分开.系统语法既有系统意义,也有功能意义;功能语法论述语言功能,同时兼备系统功能.论文还图解了这一理论的语义系统和功能系统.  相似文献   

9.
论计算机英语的语法与词汇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和互连网的广泛应用,使我们面临大量用英语书写的计算机信息,并要求我们将专业信息用英形式表达出来以进行国际间交流。掌握计算机英语的语法特点和词汇特点有助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0.
链语法的词汇化描述具有转换生成文法没有的一些优越性,比起上下文无关的短语结构文法来,更容易得到词间关系的统计数据.链语法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便于计算机内部表现和实现.本文试图讨论实现一个基于链语法的汉语句法分析器的可行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探寻解决汉语句法分析的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论固定语中ABAD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语中ABAD结构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占有一定比重,其结构特点、语法功能和语义都有独特一面,值得研究。本文试图在这几个方面作一些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菲尔摩的格语法是在生成语法框架下提出的但又不同于生成语法的句法理论。菲尔摩《"格"辨》一文中格、格框架以及深层格等核心概念的提出以及格语法体系的建构,显示菲尔摩创建格语法的目的在于以语义功能角度定义的格为基础来追求语法描写中语义与句法的融合,进而实现对乔姆斯基转换语法的修正;格语法的意义在于开启句法语义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
魏涛 《科技信息》2011,(30):166-166
语法和语用虽然是语言学研究的两个不同层面,甚至生成语法奠基人Chomsky强调句法自立,把句法看作是一个自足的形式系统,主张句法研究要独立于语义因素,尽量从内部寻求解释,但是语言作为人们交流的工具,更看中的是其话语交流的功能价值。因此,语法的研究从根本上而言应该是为语言的应用即语用做准备的,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钟灵 《科技信息》2011,(14):I0157-I0157
本文通过对一些新词,诸如"~哥"这类词,进行分析,从语法功能、语法特征、词汇意义、音节特征等方面着手,进而对这类新词中的一些语素的用法进行分析,从而对其用法等进行判定,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预测。  相似文献   

15.
该文运用域包孕理论解释主谓结构动词化的形成过程.通过研究主谓结构的词汇化过程,发现语法化促使词汇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英语单词.  相似文献   

16.
说东北方言动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用角度考察东北方言动词“造”的使用频率,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涉及词汇、语法的考核内容,测评争议一直较大,不少测试员对词汇、语法的评判感到难于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试的信度和效度。所以,应对测试中词汇、语法评定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词汇、语法评定的相关语用原则,以对词汇、语法的评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晋 《科技信息》2011,(10):I0156-I0156
Martin新作《作为评价的语言》是Halliday系统语法理论发展到功能语法理论之后的新世纪又一部代表评价理论这一新发展的著作,其中态度、介入和级差三大维度及其拓扑结构的详尽分析显示其核心乃是系统语法理论中提出的语言三大元功能之一———人际功能在语篇意义上的实现。本文追索Halliday——Martin的理论发展轨迹,并以此为背景分析《作为评价的语言》的脉络结构,同时指出以单一词汇作为界定交际功能的标准难免线索单一,因为语义的模糊性而干扰分类界定。  相似文献   

19.
"A得不能再A"格式是语篇中常见的一种语法形式,很值得探讨.文章将在考察大量语料的基础上,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A"的准入条件及该格式的语法意义、句法功能和语篇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总结这一格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语法是语言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的总和.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叫做词法;组词成句的规则叫做句法.词法和句法是不同的语法规则,但是二者关系密切.第一,词总是以确定的语法形式进入句子的.例如英语的"buy"在表达"他买了一本书"的情况下要以"bought"的形式出现{He bought a book}.第二,组词成句的某些特点决定于词法.第三,词法和句法是互相补充的.语法中的任何成分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语法成分的内容是语法意义,语法意义的表达者是语法形式.例如英语"boxes{盒子}""girls(女孩子)"用语法形式"-s"表示复数的语法意义.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就成为一种语法手段,像附加词和词序就是两种语法手段.语法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抽象性.语法把词的变化和用词造句的基本共同之点综合起来,并用这些共同之点组成语法规则、语法定律.正如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第二十二页中指出:语法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工作的成果,是人类思维所获得的巨大成功的指标.词汇也有抽象的特点.语法的抽象性是对一系列具体的词和句子而言的,而词汇的抽象性是对一系列具体的客观对象而言的.语法是语言中最稳固的部分,但它也有它的发展.语法成分的演变是语法发展中的普遍现象.有的语法成分会逐渐消失.有的新的语法成分会出现.新的语法成分有可能是从其他语言中吸收过来的.长期以来,英语语法学者一直从事英语语言结构的研究,撰写了许多语法书籍.由于他们对语法问题的研究方法、目的不尽相同,语法领域里出现了许多不同学派.本文作者简述以下几种主要语法学派,供大家对英语语法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吸收各家所长,对不同的英学习者运用恰当的语法教学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