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利用一套自设的简便实用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装置,对运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油田含油污泥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H2O2)做氧化剂,考察了反应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pH值等工艺参数对含油污泥中原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能有效去除含油污泥中的原油,去除率可达95%,反应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是影响含油污泥中原油去除率的重要因素,随反应温度、反应停留时间和反应压力的增加,含油污泥中的原油去除率增加,pH值对去除率也有影响,但不大。对指导油田生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含油污泥处理工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针对油田含油污泥中油、泥乳化状态好、相互附着力较强、油泥相对比重较小的特征,采用破乳脱油处理技术路线,利用具有破乳功能的化学表活剂使含油污泥破乳,降低油-泥的粘度,减小油-泥间的附着力,使原油与污泥中无机固形物之间解吸附并聚结上浮,从而达到减少污泥中污油含量的工艺目的.通过室内实验及现场试验,摸索了一套工艺运行参数,处理后的污泥含油量降至1%以下,原油回收率>90%,脱水后污泥含水率≤75%.  相似文献   

3.
新型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分析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油污泥是石油化工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综述国内外含油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优缺点,并结合现有含油的处理技术,探索了新型的处理技术:微波—膜组合处理技术,为含油污泥的处理开辟了更加快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原油终端在集输过程及原油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包含老化原油、渣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和固体悬浮物、泥沙等组成的含油污泥。这些油泥具有含水量高、聚合物和絮凝剂含量高、乳化程度高、破乳难度大等特点,处理难度极大。通过应用热解设备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不仅去除了其中有害有机污染物,而且回收了油泥废物里的石油烃,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的资源回收,对于增加油田原油产量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含油污泥中原油的含量,提高采油率,制备了一种由两种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复配、与正庚烷、水混合而成的乳液。将所获得乳液用于含油污泥处理,在降低含油污泥中含油量的同时实现了原油的回收。通过改变配制乳液时油相质量占比,处理油泥的乳液用量、搅拌温度和搅拌时间,可使得泥沙中残油率降至2%以下。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处理前后油泥的油相、水相和固相,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IR)对处理前后泥沙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获得了含油污泥最佳处理条件:乳液中正庚烷质量和水质量比例为2∶8,搅拌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40 min,油泥质量与乳液体积比为1.0 g/9.0 mL。处理之后的油泥残油率为0.92%,且泥沙分散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含油污泥高温燃烧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胜利油田含油污泥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含油污泥高温燃烧利用技术.该技术利用特殊锅炉将水煤浆与含油污泥掺和燃烧,通过流化床处理、烟气处理系统及粉尘回收系统,实现了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实验检测结果表明:炉膛温度高达1150℃,降低了燃烧对含油污泥干度的要求;除尘效率达到99.5%以上,烟尘、烟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节约燃煤18.6%~22.2%.该技术有很强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武垚 《科技资讯》2012,(18):96-97
本文针对含油污泥深度调剖技术,以含油污泥为原料,将其经过化学剂处理变成活性稠化污泥调剖剂并应用于油田的注水井调剖,从而提高注水波及体积,达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目的。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含油污泥深度调剖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相微乳液脱除含油污泥中原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自制的ω,ω′-二氯代二甘醇醚,与壬基酚反应,生成二甘醇-4,4′-二壬基酚醚,然后将其磺化、中和,生成了最终目标产物二甘醇-4,4′-二壬基酚醚二磺酸钠.用红外谱图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其有效质量分数为82.66%,用电导法测定了其CMC为0.316mmol/L.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中相微乳液的最佳组成:m(表面活性剂)为0.31g,V(正已醇)为0.06mL,m(NaCl)为0.10g,蒸馏水(水相)5mL,正庚烷(油相)5mL.应用最佳配比的中相微乳液进行了含油污泥中原油脱除实验,探讨了脱油温度、脱油时间以及含油污泥处理量对含油污泥中原油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上述最佳组成的中相微乳液10mL,含油污泥处理量3.5g,处理时间30min,处理温度27℃(即室温),脱油率大于94%.且随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加长,处理油泥质量的减小,脱油率都有一定的增加,最佳条件下含油污泥中原油脱除率可达99.30%.  相似文献   

9.
石化行业污水处理构筑物排出的污泥含水率高、乳化充分且难以自然沉降,如不加以处理而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而且对污泥中所含的油类物质也是一种浪费。鉴于上述原因,本文主要就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和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两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对于提高石油化工污泥处理利用相关技术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含油污泥水洗分离工艺条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含油污泥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危险废物(HW08项),若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及环境具有很高的毒害.笔者以热水清洗方法清洗油泥,以处理前后泥沙中含油率为指标,综合考察了工艺操控中温度、时间、酸度、液固比、加剂量等参数的变化对油泥洗涤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使处理后的油和泥沙满足回收和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Oily cold rolling mill (CRM) sludge contains lots of iron and alloying elements along with plenty of hazardous organic components, which makes it as an attractive secondary source and an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ound methods of “vacuum distillation + oxidizing roasting” and “vacuum distillation + hydrogen reduction” were employed for the recycle of oily cold rolling mill sludge. First, the sludge was dynamically vacuum distilled in a rotating furnace at 50 r/min and 600℃ for 3 h, which removed almost hazardous organic components, obtaining 89.2wt% ferrous resultant. Then, high purity ferric oxide powders (99.2wt%) and reduced iron powders (98.9wt%) were obtained when the distillation residues were oxidized and reduced, respectively. The distillation oil can be used for fuel or chemical feedstock, and the distillation gases can be collected and reused as a fuel.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对油页岩干馏过程中产生的两种固体废弃物油页岩干馏残渣和含油污泥进行混烧实验,通过分析燃烧特性曲线、燃烧特性参数、混烧协同作用、样品中各组分的燃烧特性、混烧动力学参数及气体产物的析出特性,对两种固体废弃物的混烧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页岩干馏残渣和含油污泥的混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含油污泥的掺入改善了干馏残渣的燃烧状况。干馏残渣与含油污泥的混烧协同作用主要发生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干馏残渣和含油污泥在不同燃烧条件下会出现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的现象。高斯分峰拟合结果表明,混烧过程可分为五个燃烧子反应。基于高斯分峰拟合的Coats-Redfern法计算结果表明,各样品以及各样品中各组分的活化能均不同。含油污泥比例的变化对5个燃烧子反应的影响不同。Friedman法计算结果表明,三个混烧阶段的活化能分别处于50~150、150~200、250~350 k J/mol内。含油污泥促进了干馏残渣的前期和中期的燃烧,但没有改善其后期的燃烧。红外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品的气体析出规律一致。CO与CO_2排放量的相对值与含油污泥比例不成正比,表明高含油污泥比例不利于充分燃烧。  相似文献   

13.
油气田生产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各种含油污泥,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采用固化的方法对磨72井回注站产生的含油含硫污泥治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表明采用适宜的固化剂配方能够对含油含硫污泥进行固化作业,且其固化物的浸出物浓度和抗压强度均能满足安全填埋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含油污泥堵剂体系分散悬浮性能,增强封堵强度,提高携带含油污泥的能力,本文通过引入新型乳液型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EM30为分散悬浮助剂,并加入交联剂得到凝胶型含油污泥调剖体系, EM30乳液型聚合物由于其特殊的缔合分子结构,使其具有极高的粘弹性能,因此对含油污泥悬浮能力明显优于其他种类的聚合物,由此可显著提高含油污泥的处理量,保持含油污泥堵剂成胶后的强度,通过实验评价优化体系配方,确定EM30乳液浓度为1.5%,交联剂fq-2用量为0.1-0.12%,含油污泥的添加量为30-50%时,其堵剂性能能够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在现场试验中发现该体系具有较好的增压、增油、降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含油污水是集悬浮固体、油、溶解气及盐于一体的多相体系,有较强的腐蚀性,易结垢,外排会污染地下水,玻坏生态平衡.故含油污水处理日益受到重视.污水处理方法较多,混凝沉降是重要方法之一,它应用化学剂与污水中的悬浮体形成絮体从水中滤除.聚电解质是重要的污水处理剂.文章阐述了聚电解质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指出无机聚电解质处理污水时对PH值有特定要求,絮凝以电荷中和及捕集为主,所得絮体小且易碎;有机聚电解质对PH值无特定要求,絮凝以吸附及桥联为主,絮体大且牢固.二者复配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Oily cold rolling mill (CRM) sludge is one of metallurgical industry solid wastes. The recycle of these wastes can not only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permit their reutilization. In this research, a new process of “hydrometallurgical treatment + hydrothermal synthesis”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combined recovery of iron and organic materials from oily CRM sludge. Hydrometallurgical treatment, mainly including acid leaching, centrifugal separation,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oxidizing, and preparation of hydrothermal reaction precursor, was first utilized for processing the sludge. Then, micaceous iron oxide (MIO) pigment powders were prepared through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the obtained precursor in alkaline media. The separated organic materials can be used for fuel or chemical feedstock. The quality of the prepared MIO pigment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s of MIO pigments for paints (ISO 10601-2007). This clean,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technology offers a new way to recycle oily CRM sludge.  相似文献   

17.
含油污泥是影响油田及周边环境质量的一大难题,现有资源化方法处理过程复杂、成本高,且存在二次污染风险,生物电化学系统能资源化利用含油污泥同时发电。为探讨含油污泥生物电化学系统的产电效能及阳极膜微生物变化特征,构筑了以含油污泥为阳极底物的单室无膜沉积型生物电化学系统。通过系统电压产出、功率密度、极化曲线及CV曲线,考察系统的产电效能;同时,采用生物宏基因组分类测序分析产电稳定阳极碳毡上和初始含油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及丰度。结果发现,系统最大输出电压、输出功率为320.7mV、3 353.7mW/m2,阳极生物膜具有较强电活性,循环伏安曲线呈“S”形状,氧化还原峰分别在0V和-0.5V,极限电流值为0.12A/cm2;系统产电稳定期阳极膜(TZ)的多样性指数Seq 数、AEC指数、Chao1均低于相应的初始沉积物(YN1),说明TZ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降低,且两者微生物种类及丰度差异性显著,TZ的优势菌群为Proteobacteria,YN1优势菌群为 Firmicutes。生物电化学系统为油泥处理提供一种新技术,能有效资源化利用油泥同时发电,从而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8.
论文利用光照培养箱栽培实验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含油污泥对小麦、绿豆和黄豆的出芽和幼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含油量的污泥抑制作物的出芽,而对绿豆影响较小,比对照样本低5%,中低浓度的含油污泥对绿豆和出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黄豆的抑制作用最大,高浓度时所有黄豆幼苗死亡;低浓度的含油污泥对绿豆、小麦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含油污泥浓度高时,对三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含油污泥对黄豆出芽率和幼苗生长率影响最明显,将直接影响黄豆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