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空军X-37B迷你航天飞机在2015年5月20日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由一枚“宇宙神”-5型火箭送入太空.这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无人驾驶X-37B空天飞机开展“轨道试验飞行器”的第四次行动.根据美国空军快速能力办公室飞行任务部主任对外公开的消息,X-37B的本次升空将对多项空间技术进行测试,其中之一为测试新型推进系统,能够提升X-37B的在轨机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60年前的UFO文件 按照人类与不明飞行物(UFO)接触的方式分类,科幻片中经常出现的“第五类接触”是人类利用友好信息与外星文明沟通,而远远地看到UFO则被归为“零类接触”.据美国媒体消息,一批已解禁的美国空军研究UFO的机密文件已经在网络上公开,供全球爱好者免费获取,大量人类“接触”UFO的案例将不再是秘密.这批资料为美国空军机密项目“蓝皮书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启动于1952年,是美国空军对UFO及其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探索系列研究的第三部分.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29日报道,正当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欢度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之际,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举行了长达5天的模拟太空军事演习,大约250名军方和民间太空专家和其他有关人员参加了演习.美国空军这场史无前例的模拟太空作战演习,是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假定作战时间是2017年.  相似文献   

4.
随着“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一批植物种子也被搭载升上太空。经过神奇的“太空之旅”,它们将会发生怎样的奇迹?——育种奇迹是怎样发生的中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始于1986年的“国家863高科技计划”。当时,科学家们对于太空能否引起植物的遗传性变异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06,(17):37
据美联社报道,一美国太空葬公司表示,他们计划在中国开展太空葬服务。该公司在进行两次载人飞行之后,他们的服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兴趣。德克萨斯太空服务公司休斯敦执行官查尔斯·查弗说:“随着中国太空计划的发展和成功,中国人的太空意识也加强了。他们会发现,太空将是一个纪念性的场所。”查弗表示,他的公司正计划与北京一殡仪机构合作。2003年,中国成为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第三大空间大国,成功地将人类送到了太空轨道。随后,中国又在2005年10月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查弗表示,他希望与北京殡仪馆合作,经销太空葬服务。但是,他…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7,(7):66-67
1957年8月26日,塔斯社宣布苏联洲际弹道导弹试验成功。同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苏联的动作急坏了美国政府。为了与苏联进行太空争霸,艾森豪威尔制订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载人航天计划——“水星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就是抢在苏联前把美国人送上太空,因为在艾森豪威尔看来,送人上太空比在地面上部署区区几枚导弹更能制造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7.
<正>“性格冲动,有自杀倾向,性癖好异常,追寻刺激感。”这种描述是航天竞赛刚开始时,一些美国空军心理学家想象中的宇航员形象。这些心理学家指出,宇航员若非疯狂无畏,怎么会愿意被发射到太空中呢?然而,这些医生对太空环境不够了解,言论缺乏真凭实据。事实上,正是宇航员在压力面前保持冷静的性格、熟练的技能、强大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展了六次成功的登月行动,并使阿波罗13号的三名  相似文献   

8.
在外人看来,美国空军的B-2“幽灵”隐形轰炸机,无疑是世界上最尖端的秘密武器之一。可是又有谁能想到,你办公桌上的iPod音乐播放器,技术水平其实比B-2更先进?最近,美国《空军时报》载文指出,至少在电子性能方面,此种说法毫无夸张之处。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美国宇航员尤金·塞尔南去世,享年82岁。1972年12月,作为阿波罗17号飞船的指令长,塞尔南成为“最后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脚印的人”。自1969年7月起,美国共将12名宇航员送上太空,带回大量月岩标本,加深了人类对宇宙的了解。然而,当年美国不惜巨资,实行登月计划,首要目的却并非科研,而是同苏联进行“太空争霸”。  相似文献   

10.
<正>按照美国航天局新公布的资料,在“五花八门”的各种项目中,登陆火星、探索深空和地球科学观测等将是其今年的主要任务。其中计划于2030年前后实施的载人登陆火星任务堪称“重中之重”。不过,在载人登陆火星之前,正在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和“猎户座”飞船是重要一环。SLS火箭和“猎户座”飞船计划于2018年末从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1.
“如果我们能够向整个宇宙扩张, 为什么要担心地球上有太多的人?早 期欧洲通过将其过剩人口运往新大陆 而解决了它的人口问题,为什么我们 不能继续这一进程?我们的太空计划 已经指出了道路。”这种可能性时常在 公众集会上提出,1958年,美国NASA (国家航空航天局)成立后4年,其国 会监护人即科学和宇航委员会支持将 太空移民作为“人口爆炸”问题最终的  相似文献   

12.
2003年4月1日,1万只“太空3号”太空藕扎根北海公园;而此前新闻媒体广泛报道的大兴太空西瓜也将在夏季全面上市。“太空食品”的出现给百姓带来了新奇与期望,夹杂着困惑与担忧。  相似文献   

13.
一、空间和太空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空间”(space)一词都是含义十分丰富的,其中都包括了“宇宙空间”的意义。用“空间”来表达“宇宙空间”、“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都是可以的,特别是在英文中,没有另外一个专用名词来表达这一具体的含义,space一词并无争议。但是在中文里,却另有一词:“太空”,它自古以来就是专门用来表述“宇宙空间”这一层意义的(尽管当时人们对“太空”的理解和现代人们的理解相去甚远)。《辞源》(1915年版):太空,谓天也。指包围地球之空间而言。天本积气。望之无际。故曰太空。空间,常与时间对举。横至于无限者。空间也。纵至于无限者。时间也。空间犹言宇。谓上下四方。时间犹言宙。谓往古今来。《辞海》(1999年版):太空,又名“空间”、“外层空间”、“宇宙空间”。地球大气圈以外的宇宙空间。空间,在哲学上,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空间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时间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于是就产生了哪一个词更贴切的问题。从词意来分析,“空间”应更广泛,任何物质存在的区域都是“空间”,不仅仅是“宇宙空间”。而“宇宙空间”即“太空”应是“空间”的特定区域:“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区域。因此,在表述“宇宙空间”这一概念时,“太空”应比“空间”更贴切、更清晰。但是并不是所有与宇宙空间有关的词都要用“太空”,在很多情况下,虽然涉及到“宇宙空间”,但并不是整体上,而仅仅是指它的局部区域,这时采用“太空”就不合适了,例如“行星际空间”是指“行星之间”的那一个“空间”区域,而不必称为“行星际太空”。同样,“日地空间”、“地月空间”、“近地空间”等。推而广之,凡是前面有限定词来限定其范围的,后面都可采用“空间”而不宜用“太空”。二、太空和航天在上一世纪,人类从陆地走向海洋飞上蓝天,于是出现了“航海”和“航空”,人类进入太空以后,自然出现“航天”。它们分别表示“在海上航行”、“在大气层内飞行”和“在太空航行”。这三个词的共同侧重点是“航行”,由此定义的“航天”的主要意义也是清楚的。由上表列出的几本词典中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现在流行的中文里,有两个相近的词:“航天”和“宇宙航行”。《中国大百科全书》没有对这两个词加以区分,在1999年版的中文《辞海》中,“航天”等同于“宇宙航行”。而《英汉词海》则分别有不同的但意义十分相近的解释。在英文名词中,相应的也有两个英文词:space flight和astronautics。几本词典都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尽管各词典在文字上不完全相同,但意思是一致的。astronautics强调“航天器”和航天中的科学和技术,而space flight则泛指“在宇宙空间的飞行”,与“航天”的含义似乎略有差别,含义更广泛一些。因此和“航天”相对应的英文能否专用astronautics,而space flight保留两种译法,“航天”和“太空航行”。在确定译名时确切地表达内涵,无疑是最主要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的是与相关名词的关系,即合理的名词体系。如“航海”、“航空”、“航天”即构成非常和谐的体系。与之相似的有space science、space application、space technology三个词汇。space science是指研究太空的科学,只能译为“太空科学”,尽管太空科学研究也离不开“航天”提供的手段,但显然不能译作“航天科学”。space application是指太空资源和能源的利用,译作“太空应用”自然可以,如译作“航天应用”也是可以的,但容易被理解为“航天技术的应用”,它的范围似乎又比“太空应用”稍小一些,两者兼容可能更适应各种需要。space technology译作“航天技术”应是恰当的,但是似乎不能把在太空进行观测和探测技术、试验技术甚至一些制造技术都包括进去,这种情况下,保留“太空技术”可能更宽容一些。于是,从“太空”的角度出发,“太空科学”、“太空应用”和“太空技术”构成一个系列。从“航天”的角度出发,“航天应用”和“航天技术”构成另一个系列,两者在意义上略有差别,以并存为好。三、值得讨论的几个特例几十年来航天技术和太空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名词,英文都采用了space一词,但中文的译法“航天”、“太空”、“空间”都不是很恰当,例如:Space borne,意思是指“装载在航天器上的”设备,曾经译作“星载”、“天基”,如space borne cooler,译作“星载致冷器”还比较能反映该词的意思。Space based,意思是指“以太空为基地的”,“天基”的译法也是可取的,如Space Based Infrared Systems是以太空为基地的红外监视系统的名称,通常翻译为“天基红外系统”。Space weather,原意是“太空环境状态及其变化”,译作“空间天气”(或“太空天气”),很直接、很形象,也很容易得到广大公众的理解和接受。仔细追究起来,“天气”是指大气中的现象,太空中既无大气,何来天气,也容易引起对太空的误解。又曾译作“宇象”,作为“宇宙现象”之简称,和“气象”并列。比较科学和简洁,但不形象,不易为公众接受。这一类名词的确定需要仔细斟酌。* 都亨研究员是航天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地球物理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4.
重达300公斤的南瓜、2公斤重的黄瓜、1米多长的菜葫芦……,近年来“太空蔬菜”纷纷“走”上百姓餐桌,引起了许多消费者的关注。与“太空蔬菜”一样,“太空药”也频频亮相,为人民健康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5.
在失重的外太空进行性活动,无疑是一个离奇的传说和充满浪漫的幻想——但专家说,太空性爱也有许多负面效应,如易患太空病。另外,进行亲密动作时遇到的障碍,性活动时的出汗或爱液分泌,都是太空性爱的大难题。太空性爱挑战多“太空性幻想是超现实的”,NASA的内科医生洛根在太空领域基金会举办的2006新太空大会上说,“但在太空中进行性活动以及其他生物学因素的研究,对于人类长期探索太空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太空性爱不仅仅只是一个好主意,还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途径”,《飞行》一书的作者邦特说。在该书中,他把爱情故事同太空旅行和量子…  相似文献   

16.
一、在天文学领域space应译作“太空”Space的中文译法目前有“空间”、“太空”、“外空”、“宇宙”和“航天”等多种。汉语中“空间”一词通常指任何具有长、宽和高的三维场所。它可以指整个宇宙大空间,也可以是房间里的小空间。在汉语中“太空”一词的固有含义为“极高的天空”,与space的原意“地球大气层外的空间领域”(见Longman英文词典,1978年版)相当接近。在当今的科技时代,完全可以把“极高的天空”具体化为“地球大气层外的空间领域”,从而把space与“太空”对应。把space译作“外空”比译作“空间”要好,因为它具有把地球上人们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内空”排除在外的含义,但仍不如“太空”确切。“宇宙”通常指整个宇宙大空间及其中的所有物质,与space强调指场所和位置不完全等同。至于“航天”,通常指在地球大气层外的航行,它是一种行为,而非单指场所,与space强调的场所是两码事。天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物体(称为天体),也就是太空中的物体,通常不涉及地球大气层和地面空间领域。因此在天文学中,把space译作“太空”是非常合适的。例如,提到“太空的物质分布”和“太空中发生的物理过程”,使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天文学的研究课题。而“空间的物质分布”和“空间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就不知道是指何处。“彗星在太空中运行”也比“彗星在空间运行”更确切和生动。至于有些人认为“太空”是通俗名词,不像科技术语,这似乎是一种偏见。笔者与台湾同行一起开会时,听见他们讲“太空物理学”和“太空天文学”,并无通俗用词的感觉。其实只要用惯了,都会认同它是科学术语。二、在某些场合space可以译作“空间”如上所述,“空间”作为多义词,容易引起误解。但若对space加上限定词,其意思就很明确,可以译作空间,例如近地空间(space near the Earth)、行星际空间(interplanetary space)和星际空间(interstellar space)等。而当space本身作为限定词时,如space physics、space astronomy、space flight和space exploration等,照理也应分别译作太空物理学、太空天文学、太空飞行和太空探测。但目前国内普遍译为空间物理学、空间天文学、空间飞行和空间探测,因此保留原译或者二者并存,也是可以接受的。三、不赞成把space译作“航天”把space译作“航天”是难以理解的。正如本文第一节所述,space是指场所和位置,而航天是一种行为,二者属不同词类。当用space作限定词时,尽管在许多场合把它译作“航天”能行得通,例如把space technology和space shuttle分别译作航天技术和航天飞机(其实译为太空技术和太空飞机也未尝不可)都过得去。但把space flight译作航天飞行就近于画蛇添足了,因为“航天”中已有飞行的含义。而若把space physics和space astronomy分别译作航天物理学和航天天文学,当然就更离谱了。因此,即使space作为限定词时,原则上也不能允许把它译作“航天”,至少应当规定在何种场合可以译作“航天”,何种场合译作“太空”或“空间”。* 林元章研究员是第6届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2012财年国防预算申请报告,美国空军希望在该预算报告中包含新型轰炸机项目,而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的讲话让美国空军放心了。虽然盖茨当天宣布了巨额军费削减计划,但明确表示美国将研发能搭载核武器的新型远程轰炸机。  相似文献   

18.
一、空间和太空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 ,“空间”(space)一词都是含义十分丰富的 ,其中都包括了“宇宙空间”的意义。用“空间”来表达“宇宙空间”、“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都是可以的 ,特别是在英文中 ,没有另外一个专用名词来表达这一具体的含义 ,space一词并无争议。但是在中文里 ,却另有一词 :“太空” ,它自古以来就是专门用来表述“宇宙空间”这一层意义的(尽管当时人们对“太空”的理解和现代人们的理解相去甚远 )。《辞源》( 1915年版 ) :太空 ,谓天也。指包围地球之空间而言。天本积气。望之无际。故曰太空。空间 ,常与…  相似文献   

19.
在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于新太空探索计划的阐述是:截至2025年,希望能制造出承担深层次太空探索任务的新型航天器——即月球以外的太空;而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希望能将人类送上火星运行轨道并安全返回地球;之后,再实现人类登陆火星的伟大梦想。为支撑这项新太空计划,当时决定将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注入60亿美元的资金。尽管奥巴马放弃月球剑指火星的太空计划承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但NASA的技术研发倾向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在他们  相似文献   

20.
旺旺 《科学大观园》2013,(19):41-41
《星期日邮报》5月5日惊爆秘闻:1960年12月22日——就在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升空成为“太空第一人”的4个月前,两只名叫“彗星”和“舒特卡”的流浪狗乘坐苏联一艘“东方”号太空飞船被送上了太空。然而,由于突发故障,火箭坠毁到地球表面,两只“太空狗”却奇迹生还。日前,俄罗斯媒体《西伯利亚时报》对这一鲜为人知的故事进行了首次曝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