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介绍了"山西省炼焦煤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功能实现和系统创新点,分析了该系统提供的多层次管理分析功能,指出该系统的研建为山西省合理开发利用炼焦煤资源提供了科学决策手段,实现了炼焦煤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炼焦煤资源十分稀缺,但造成其稀缺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应用列联表分析方法,分析了炼焦煤煤种与成煤植物、成煤年代、沉积环境、变质动力、地温梯度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炼焦煤只存在于我国聚煤期的部分成煤年代;成煤植物中可形成凝胶体的物质是成煤的必要条件;湖泊相沉积环境具有较高的成煤概率;在满足上述条件后,变质动力和古地温条件是影响植物演化为炼焦煤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更好地预估炼焦煤储量、保护炼焦煤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铁矿粉质量分数10%的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炼焦煤性质(灰分,硫分,挥发分,粘结指数)对铁焦性能(灰分,硫分,气孔率,机械强度,热性质和铁矿粉还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炼焦煤性质对铁焦性能的影响显著:铁焦的灰分、硫分取决于炼焦煤的灰分和硫分;随着挥发分增加,铁焦的气孔率和铁矿粉的还原程度均单调增大;铁焦的机械强度在w(Vdaf)=28%,G=81附近取得最佳值;铁焦的热性质在w(Vdaf)=27.64%~29.84%,G=70.00~81.19时较好;通过改变炼焦煤的性质可以生产出具有不同性能的铁焦。  相似文献   

4.
万凯  涂春林 《科技信息》2012,(7):109-110
中国是焦炭生产大国。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是存在煤种分布不均,非炼焦煤储量较多而优质的炼焦煤资源偏少的问题。随着焦化和钢铁企业的发展,非炼焦煤的合理开发及利用的重要性就尤为凸显。本文通过在配合煤中配入高挥发分、弱粘结性煤、改变煤的堆密度和煤的粒径来研究奥亚膨胀度,从而得出它们在炼焦过程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炼焦煤镜质组性质和焦炭结构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炼焦煤进行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分析,测试了焦炭的显微结构和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炼焦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的变化会对焦炭显微结构产生影响,焦炭显微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到焦炭的热性能.找出含碱大型高炉所用焦炭的合理显微结构模型,为合理配煤炼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数据,对开滦矿区炼焦煤的焦化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炼焦煤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我国青海、四川、新疆等地炼焦煤质量的工业指标、工艺指标、煤岩指标、焦炭显微结构组成(光学组织)和焦炭热性能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包括挥发分、黏结指数和单种煤成焦显微结构组成评价炼焦煤质量的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由质量控制指标、结焦性指标和揭示成焦质量指标组成.  相似文献   

8.
以某焦化公司多种炼焦生产用煤为样本,测定其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R—max、高温塑性和成焦光学组织结构,重点对影响中等变质程度炼焦煤结焦性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单种煤成焦中,中粒+粗粒镶嵌组织、细粒镶嵌组织、完全纤维+片状组织的含量随炼焦煤变质程度的增加均呈现出规律性变化;相同变质程度炼焦煤的结焦性与其高温塑性密切相关,在R—max为0.9%~1.4%的单种煤成焦中,粗粒+中粒+细粒镶嵌组分之和随煤的最大基氏流动度对数值的提高呈增多趋势,丝质和破片+各向同性组分之和随煤的最大基氏流动度对数值的提高呈减少趋势;变质程度和高温塑性是影响中等变质程度炼焦煤结焦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烟煤容惰力 AI_m 为基础,提出单种炼焦煤最佳容惰力 AI_(m.0)的测定方法。先测定单种煤各比重级煤样的容惰力 AI_m 值,分别对各级煤样炭化,求得焦炭微强度指标 CMS 值。通过数学方法将各比重级煤样 AI_m 与 CMS 相关联,求出了三种炼焦煤最佳焦炭微强度下的容惰力 AI_(m.0)值,为炼焦配煤方法的简化和实用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黏结指数G值表征炼焦煤结焦性的局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7组相同变质程度和黏结指数G值炼焦煤煤岩显微组分、高温塑性和成焦光学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变质程度和G值的炼焦煤高温塑性差异明显,软化温度相差3~29℃,固-软温度区间相差8~42℃,最大基氏流动度比值为1.3~1266;其炼焦煤焦炭光学组织结构差异亦明显,粗粒镶嵌结构占比相差9%~43%,同性结构占比相差2%~16%,纤维结构占比相差15%~36%。因此,G值对煤料受热所产生胶质体的数量能较好地表征,但对其结焦性的判断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1.
对蒙古国焦煤进行煤质检验及配用试验,分析了焦炭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蒙古国焦煤变质程度偏低(介于1/3焦煤和焦煤之间),G值、Y值和膨胀度较高,塑性温度区间窄,成焦显微结构特征类似于1/3焦煤。用蒙古国焦煤完全替代优质焦煤,焦炭质量有所下降;而采用蒙古国焦煤部分替代焦煤和1/3焦煤可以稳定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12.
对某焦化公司进口的印尼焦煤、肥煤、1/3焦煤以及国内同牌号的田庄焦煤、两渡肥煤和枣庄1/3焦煤进行煤质及单种煤结焦性对比分析,并以生产常用配比为基础进行20kg实验焦炉配煤炼焦实验,探讨印尼煤与国内炼焦煤的配伍性能。结果表明,印尼煤均是低灰、低硫、强黏结性、高膨胀性、低流动性的单一煤,其活性高,活惰比均不低于24,而国内炼焦煤有一定的混配,其活惰比为1~2,活性组分和惰性组分含量较为均衡;印尼单种煤所制焦炭的强度和热性能较差;印尼煤替代国内同牌号煤进行配煤炼焦,所制焦炭质量明显下降,并且替代量越大,焦炭质量下降越多。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镜质组反射率及其分布情形下煤的结焦特性,根据不同变质程度煤所制焦炭的显微组成,探讨配煤比改变导致煤反射率分布以及焦炭结构性能的变化情况,提出了适宜于武钢工业化生产的合理炼焦配煤方案。  相似文献   

14.
许建中 《山西科技》2014,(1):132-133,138
通过对栖凤矿可采煤层的工业用途评价,得出结论:该矿可采煤层为2、5、6号煤层,2、5、6号煤均以气煤和1/3焦煤为主,属炼焦用煤和炼焦配煤使用;本矿2号煤层灰分较高,5、6号煤层硫分较高,不适宜做炼焦工业用途,主要为动力用煤,亦可考虑炼油用煤。  相似文献   

15.
通过考察国际法上的国际条约和国际刑事审判实践,在国际层面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揭示死刑问题在国际法上的演进,并得出废除死刑已成为一种国际共识和国际趋势的观点。同时结合我国新近刑法改革,对这种共识和趋势做出思考,对我国死刑制度在立法和司法上的改革带来启示,以期实现我国废除死刑的长远目标,践行保护人权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认识恩洪-老厂区块中高阶煤岩的微观结构及物性特征,分煤阶开展了扫描电镜试验、基础物性测试、巴西劈裂试验及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研究区煤岩的微观结构特征,物性分布特征,变形破坏特征及强度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块焦煤发育有气孔及植物细胞残留孔,微观裂隙以张性裂隙为主,无烟煤主要发育有张性裂隙,张裂纹较粗糙、延伸不稳定,裂隙中可见方解石充填;研究区块无烟煤密度高于焦煤,焦煤平均孔隙度大于无烟煤,焦煤渗透率高于无烟煤,焦煤纵波和横波时差高于无烟煤;抗张试验中,焦煤煤样破坏断面呈锯齿形,主裂缝外还存在多条裂缝,破坏程度更加剧烈,无烟煤煤样断面更为平直光滑;随着围压增大,煤岩压缩破坏由多位置、高角度的原生结构面扩展破坏转变为煤岩基质的剪切破坏,峰值应变逐渐增大,抗压强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变质程度肥煤的煤质指标、胶质层指数、基氏流动度和奥亚膨胀度进行分析,并对其单种煤成焦光学组织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变质程度的肥煤具有明显不同的煤质特征,低变质程度肥煤具有高挥发分、高流动度和高膨胀的特点,单种煤成焦光学组织以细粒镶嵌结构为主;高变质程度肥煤具有低挥发分、低流动度和低膨胀的特点,单种煤成焦光学组织以粗粒镶嵌结构为主。  相似文献   

18.
为了工业配煤炼焦生产的需要,通过对配合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与焦炭机械强度的研究,得出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与焦炭机械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相关性好、可信度高的数学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焦炭机械强度M40和M25的预测误差小,可以用于指导工业配煤炼焦生产;影响M40和M25最大的均为肥煤,影响M10最大者为焦煤。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鹤岗矿区1/3焦煤煤泥水难沉降的问题,选取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对该矿1/3焦煤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实验,研究搅拌时间、pH、絮凝剂种类和用量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强度100 r/min、搅拌时间45 s、pH为8、凝聚剂用量2 mL、非离子型PAM絮凝剂用量3 mL的条件下,该矿1/3焦煤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最佳。该研究为鹤岗矿区1/3焦煤煤泥水处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木里煤田炼焦用煤资源/储量探明程度、灰分特征、硫分特征、精煤回收率的分析,总结出绝大部分炼焦用煤符合灰分20%、硫分1%、精煤回收率高的优质至非优质环保炼焦用煤。木里煤田可以作为稀缺煤种基地,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