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指出了当前基于HLA进行攻防对抗仿真系统开发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仿真模型可移植性标准(SMP2)标准进行攻防对抗仿真系统开发的思路.简要介绍了SMP2标准的顶层架构以及SMP2仿真系统的运行结构和开发过程.针对战略导弹突防仿真的应用需求,搭建了基于SMP2的战略导弹突防仿真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讨论了系统的模型框架以及关键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能否对抗预警卫星的早期预警探测是弹道导弹主动段突防的关键。结合导弹主动段飞行仿真、主动段红外特性计算和预警卫星红外探测仿真,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CMC)方法构建了导弹主动段突防仿真模型,并建立了导弹主动突防参数灵敏度分析的响应面近似函数模型。通过导弹主动段突防仿真与参数分析算例,定量给出了导弹主动段性能参数对其突防能力的影响,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全系统对抗条件下反舰导弹突防能力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舰导弹突防能力计算结果,将对作战时指挥员的决策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作战效果,提供一种考虑全面、贴近实战的突防能力计算模型,有助于提高指挥员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从分析反舰导弹突防水面舰艇防御分系统入手,借助传统的分析方法,结合作战实际情况,在研究各防御分系统突防概率的基础上,按照舰空导弹、舰炮系统要尽可能服务和平均服务、电子对抗系统必须服务的思路,建立了全系统对抗条件下的反舰导弹突防能力计算模型,给出了饱和攻击数的确定方法.运用模型对某型反舰导弹突防某型导弹驱逐舰的能力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说明该模型对反舰导弹的战斗能力计算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相控阵雷达导弹防御能力仿真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力斌  王雪松  丹梅  肖顺平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7):1417-1420,1424
对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系统导弹防御能力的评估,一直是备爱关注的问题。利用雷达电子战系统建模仿真技术,研究了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系统对弹道导弹的防御过程,建立了相控阵雷达电子战系统信号级仿真模型体系和软件。针对目标隐身和电子干扰条件下的典型导弹突防战情,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为评估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导弹防御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舰舰导弹突防概率求解的一种仿真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樊博  李艳丽  潘冠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0):2191-2196,2240
分析防御武器对舰舰导弹的拦截过程,建立了齐射舰舰导弹和防御系统的仿真对抗模型,利用此模型和一定的仿真策略实现了对齐射舰舰导弹突防概率的求解,这种仿真求解的算法比用排队理论的求解算法计算结果更加的可信。为评价舰舰导弹的射击能力和作战效能,提供了必要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6.
宽带相控阵雷达在导弹防御系统的预警探测、跟踪、识别、制导、拦截以及杀伤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深入分析雷达系统对弹道目标的探测、跟踪、识别等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宽带相控阵雷达电子战系统信号级仿真模型体系和软件.针对复杂电于于扰条件下的典型导弹突防战情,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为评估导弹目标的突防能力和宽带相控阵雷达系统的防御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着眼未来导弹武器作战精确化的要求,阐述了弹道导弹突防物理过程,提出导弹突防因素识别步骤,建立了导弹突防因素结构框架。运用大系统理论的分解协调法,将弹道导弹突防效能控制优化问题按照多级递阶结构思想分解为相互关联的子系统,采用关联预测法求解各子系统最优值。算例分析和仿真初步证明,分解协调法实现定量控制优化导弹突防效能,为导弹武器作战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在实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评估武器系统效能模型的基础上,对防区外发射机载武器系统在对抗战场环境下的作战效能进行分析,给出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建立了系统效能评价模型。通过建立突防空中拦截模型、敌国土防空模型和舰空导弹栏截等模型来仿真机群的整个突防过程。然后对某型防区外发射机载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进行评估,并给出仿真结果,为方案选定、系统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空间攻防对抗体系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空间攻防对抗体系涵盖的内容,并对先进仿真技术、空间攻防对抗体系建模技术及其仿真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个典型的空间攻防对抗仿真平台。研究过程中重点对空间攻防体系总体模型、空闽信息及信息对抗仿真模型、导弹武器突防仿真模型、空间导弹拦截系统仿真模型、反卫星仿真模型、空间攻防体系评估技术、仿真系统实现技术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导弹突防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导弹攻防对抗技术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导弹突防效能评估问题也日益复杂。考虑区间数理论处理不确定问题的优越性,建立了基于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导弹突防效能评估模型,对导弹突防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权重确定和信息集结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对几种导弹突防方案进行了突防效能排序计算,验证了采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评估导弹突防效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对抗环境下宙斯盾系统探测弹道导弹的仿真技术。仿真系统建立了宙斯盾系统中SPY 1相控阵雷达、SPG 62照射雷达及SM 2导弹半主动导引雷达的电波传播、射频信道和信号处理模型,给出弹道导弹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的快速计算方法,考虑宙斯盾平台和弹道导弹的运动模型以及阻塞式干扰等对抗情况,仿真宙斯盾系统探测并使用SM 2导弹截击弹道导弹的过程。仿真系统可以应用于弹道导弹利用速度、弹道设计和电子对抗等措施突防宙斯盾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常规再入机动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再入变轨机动导弹攻防对抗仿真问题.通过建立攻防对抗仿真数学模型和设计仿真软件,分析了防御方的拦截决策,并应用系统分析和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攻方导弹的突防概率.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爱国者”改进型导弹防御系统,攻方导弹采取再入变轨机动飞行具有强突防能力,防御方只有在保证十分精确的测量和预测变轨机动弹道的情况下,拦截攻方导弹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密集阵反导系统拦截反舰导弹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宋贵宝  孔丽  李红亮  李毅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0):2128-2130
密集阵反导系统拦截反舰导弹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密集阵武器系统在水面舰艇防御中的应用,简单介绍了密集阵武器系统,并由此建立了密集阵武器系统拦截反舰导弹模型,给出了平均必须命中数和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同时验证了模型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4.
导弹末敏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导弹末敏弹的控制过程,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重点建立了导弹的控制系统模型,并利用MATLAB对导弹控制系统进行了校正和仿真,获得了相应的校正参数,仿真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合乎技术和设计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防区外发射空地导弹突防效能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了防区外发射空地导弹突防的效能模型,并结合低空突防的特点,利用概率分析法对防区外导弹突防进行了效能分析,为发展我国的防区外发射空地导弹的作战效能分析提供了一个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导弹制导系统的一种新的统计分析方法——SLAM法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SLAM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SLAM法统计分析程序,用实例分析了几种随机干扰对导弹制导系统统计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与导弹实际情况是吻合的。从而说明本文推导的SLAM模型及统计分析程序准确可靠。文中所采用的CADET模型自动转换程序、SLAM法统计分析程序均可用于其他类型的导弹制导系统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7.
保修期是国际可靠性领域的前沿研究.基于海军舰载导弹系统入役初期现状及装备保修研究领域特点,论证了对舰载导弹系统故障规律定量化建模研究的必要性,利用实例现场数据,使用线性回归拟合发现舰载导弹系统故障规律更近似于二参数威布尔分布,并求出舰载导弹系统故障率函数及参数.分别创建了确定舰载导弹系统全局最优保修期模型与公平保修期模...  相似文献   

18.
战略导弹机动阵地部署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高机动导弹系统生存能力出发,提出了一种导弹阵地部署优化模型,有助于战略导弹机动作战阵地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9.
张炜  徐志高  黄先祥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12):1778-1780
为了分析其故障特性和获取各种动态故障模式,采用性能优良的Runge-Kutta-Fehlberg(R-K-F)方法求解动态故障模型方程,仿真液体推进剂导弹(液体导弹)动力系统全系统动态故障。对已发生过或可能出现的故障形式,进行了过渡过程动态故障模拟计算和特性分析,获得了动力系统全系统动态故障模式库。计算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正确合理,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满足要求。该研究开辟了导弹动力系统动态过程故障分析、检测和诊断方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