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之友》2005,(13):36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1933年因受纳粹迫害,他迁居美国.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普林斯顿.  相似文献   

2.
相对论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本世纪初的伟大发现。他的挚友英菲尔德(L.Infeld)说:爱因斯坦少年时期就曾想过,若有人跟着光线跑并努力赶上它,会发生什么?一个人关在自由落体的升降机里,又会发生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他刻苦钻研,经过“十年沉思”,1905年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狭义相对论;两年后设计升降机“实验”,又经历八年思索到1915~1916年才宣告广义相对论诞生,初步建立起相对论的理论体  相似文献   

3.
1906年6月28日,玛丽亚在波兰的卡托维兹(当时是德国的一部分)呱呱坠地,她是弗里德里希·戈珀特(Friedrich Goeppert)和玛丽亚·戈珀特(Maria Goeppert)的独生女。父亲是家庭的第六代教授,母亲在学校当老师,教法语、钢琴、唱歌,而且表现出色。虽然玛丽亚同母亲比较亲近,受父亲的影响却更大。她说:“不错,父亲对我更具有吸引力,归根结底,因为他是位科学家。”亏得他,玛丽亚对科学的热爱与日俱增。他乐于带她去郊游,同她一道观察日蚀和月蚀,一道采集化石。后来玛丽亚登上讲坛时,她常说:“在我的父亲看来,我简直就是第七代大学教授。” 1910年玛丽亚4岁时,全家迁居戈廷根,父亲被任命为戈廷根大学医学院儿科学(儿童医护科学)  相似文献   

4.
龚鹤  赵忠孝 《世界科学》2007,(10):43-46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出生于德国,1955年在美国去世,其论著《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享誉科学界而历久不衰。他的成名历程及其思想值得我们关注,为此,美国兰顿书店出版了由约翰·布罗克曼(John Brockman)编写的《我的爱因斯坦》一书,书中从多个方面揭示了爱因斯坦许多鲜为人知的思想活动和宗教见解,值得推荐。以下择要介绍该书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诸葛亮摇羽扇可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这羽扇从哪儿来,就鲜为人知了。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先生。诸葛亮于汗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家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随叔父逃乱来到襄阳,结草庐而居,躬耕苦读。他偶然听说黄家湾有一位才女叫黄月英,就想求见结交,不料却被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挡在门外。黄承彦用各种方式考察诸葛亮,发现他学识才华出众,但还是心有疑虑。  相似文献   

6.
正当我们遇到神秘的联系,究竟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相关今年11月22日是美国和加拿大的感恩节。这是美国女士艾米的第一个没有父亲(并不是她父亲过世了,而是父亲不再是原来的模样)的感恩节。她父亲2017年1月动了心脏手术,之后又遭遇中风和威胁生命的细菌感染。上一个感恩节,他还绕着艾米的3岁儿子转圈玩。而现在,他躺在椅子  相似文献   

7.
1994年,德国发行了1枚纪念电学先驱欧姆的邮票,邮票的画面是欧姆当年做实验的器材,面值80芬尼(如图)。 欧姆(Ohm·Georg Simon1789-1854)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名手艺高明的技工。欧姆少年时家境贫寒甚至一度辍学,但他父亲仍是省吃俭用,煞费苦心地让他受到了足够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保罗·沃尔夫凯勒(1856年-1906年)是一位业余数学家。他生于德国的达姆施塔特,父亲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在他父亲死后,沃尔夫凯勒成了一名药师。后来或是为了在精神上寻找寄托,又或是他在神奇的数学世界中得到了快乐,总之他决心研究数学,并设立了沃尔夫凯勒奖。保罗·沃尔夫凯勒进入大学攻读数学专业。求学期间,他痴狂地迷恋上一个漂亮女子,开始狂热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05,(12):F0005-F0005
陈延春(广东1蔡俊强‘福建,成炜静‘江西)葛建章‘辽宁)曾劲凯(昆明)丘秋兰(湖南)王国文(内蒙古】张伟霖(湖北)胡耀刚(浙江) 陈秀华【广东)文克武(江苏】李金龙(广西冷吐亚涛(河南,韩健(河北》蒋乾(广西》杜玉宝(哈尔滨)张晋凯(四川)金欧(江西)胡顺许(贵州) 罗玉俊男(贵州)贾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评述了阿尔贝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光的本性所作出的基本贡献。为了恰如其份地评价他在这方面的工作,首先概述胡克(Hooke)、惠更斯(Huygens)、牛顿(Newton)、菲涅耳(Fresnel)和麦克斯韦(Maxwell)的理论,并简要阐述了基尔霍夫(Kirchoff)、维恩(Wien)、瑞利(Rayleigh)、金斯(Jens)和普朗克(Planck)对平衡辐射定律的研究。然后讨论得出系统的辐射量子理论的爱因斯坦的主要论著。这些著作包括他在辐射的粒子性、波粒二象性、气体分子和辐射场之间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以及光子统计法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罗恩·里根的最新回忆录《我的百岁父亲》引发媒体轩然大波,书中披露,罗纳德.里根总统在入主白宫期间可能已经出现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的迹象——在今年二月的两次访谈中,罗恩·里根先生表示,他绝非意指1989年父亲卸任之前患有老年痴呆症。他诚恳地解释说,由于在描述总统私人医生们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冼鼎昌 《自然杂志》2006,28(1):58-62
学生时代 爱因斯坦的祖先定居于德国西南部与法国的阿尔萨斯比邻的斯瓦比亚(Swabia)地区,原来姓Ainstein,后来把“A”改为“E”,成为Einstein。爱因斯坦父亲赫尔曼(Hermann)是一位家境不错的商人,在1870年把家迁往乌尔姆(Ulm)。据说赫尔曼有很好的数学才能,不过没有上过大学。只念到职业高中。倒是他的弟弟雅可布(Jakob)在工学院受完高等教育,成为一名工程师,他对侄子后来的成长起过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的母亲保丽尼(Pauline)来自殷厚的商人之家,受过良好的教育,对学有很丰富的知识,钢琴弹得很好。这个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静态Manko黑洞和稳态Manko黑洞的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树政 《科学通报》1994,39(23):2143-2143
为了更好地描述真实天体的引力场,Manko引入了两个具有任意多极矩的轴对称的Einstein场方程的精确解,其中一个是静态的,另一个是稳态的,它们都有视界,因此,它们代表了两个黑洞.但是,由于Manko黑洞的视界不是一个完整的光滑超曲面,其上存在着“洞”(裸奇点),所以,它们与Schwarzschild以及Kerr黑洞视界的拓扑结构(Euler示性数)不同.我们将通过对Manko黑洞视界温度的计算,阐明这类黑洞的热力学性质.文献[1]中给出了扁球坐标表示的静态轴对称、具有任意多极矩的Einstein场方程的解:  相似文献   

14.
韩祖宏 《科学通报》1991,36(14):1117-1117
设(M,θ)是非退化的C-R流形,(θ,θ~1,…,θ~n)为其可容上标架,即:dθ=ih_(αβ)·θ~α∧θ_β,其中det(h_(αβ))≠0,如果(h_(αβ))正定,称(M,θ)是严格拟凸C-R流形,如果存在函数f,使得Webster-Ricci张量R_(αβ)=fh_(αβ),则称(M,θ)为拟Einstein的,  相似文献   

15.
《一句话保健康》包括饮食、运动、疾病预防,所有健康新资讯,尽在其中短短一句话,让您从此更健康!【装帧】A5【估价】14.00元【出版日期】2003.09  相似文献   

16.
19.order《英语自学》1985年第1期第31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The king became so angry that be ordered tohave Robin Hood arrested.【评】该句的意思是"国王大怒,下令逮捕罗宾汉", 但该句,to rdered,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奖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特的成材之路 阿尔弗莱德·伯恩纳德·诺贝尔,1833年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位发明家,才华横溢,刻苦顽强,虽屡遭挫折也毫不气馁。他的性格极大地影响了孩子们。诺贝尔是从父亲那里学习了工程学基础,也像父亲那样有发明才能。诺贝尔的母亲是以发现淋巴管(约1653年)而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O. 鲁德贝克的后裔,是一位颇有教养的典型的贤妻良母。她要求诺贝尔从小就做一些浇花、锄草、清扫垃圾类家务活,使他养成热爱劳动,善于动手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子承父业 在丹麦,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的大名,因为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相比之下,知道他儿子奥格·玻尔(下称小波尔)的人就要少一些.小玻尔也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尽管他不得不生活在他父亲的巨大阴影下,但他同样表现出具有为自己赢得不朽声名的实力.  相似文献   

19.
晾鞋架     
想用一种东西使刷洗过的鞋快些晾干,并且这种东西在公寓也能使用,你能设法制造出来吗? 【提示】 (1)水要很快沥干。 (2)几双鞋都能晾干。  相似文献   

20.
1987年10月20日,当代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安德列·尼古拉耶维奇·柯尔莫哥洛夫(Andrei Niko-laevich Kolmogorov)与世长辞了。 A.N.柯尔莫哥洛夫生于1903年,母亲死于难产,父亲没有抚育他。尽管如此.他的童年仍然幸福、快乐,充满了关怀、照顾和爱。他由姨娘养育.整个幼年都生活在父亲的庄园里,他的祖父从前是一个大土地所有者。良好的环境给他灌输了对知识、书籍和大自然的热爱。“早在五、六岁时,我就感知到数学发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