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介绍了Solgel法制备Bi4Ti3O12薄膜的工艺过程,研究了BiTi溶胶在Si基片上的匀胶规律;用TGDTA和TEM技术研究了BiTi干凝胶的形态,并成功地在Pt/Ti/Si基片上制备了c轴取向的Bi4Ti3O12薄膜.  相似文献   

2.
磁控溅射ITO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法制备锡掺杂氧化铟 ( I T O) 薄膜, 研究了不同的基片温度、氧分压等工艺参数对 I T O 薄膜电学、光学性能的影响, 制备出方块电阻为20 - 50 Ω、可见光透射率高于86 % 的 I T O 薄膜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离子团束-飞行时间质谱(ICB-TOFMS)系统制备了金(Au)超微粒子-聚乙烯(PE)薄膜和C60-聚乙烯薄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所制备的样品。它们的结构是Au超微粒子镶嵌在多晶的PE薄膜中,其中Au原子团呈球形,直径分布在2.0-5.0nm窄范围内,当沉积基底温度为90℃时,Au原子团相互靠近,几乎连接起来,但仍保持原来大小。基底温度为140℃蒸积的C60-PE薄膜具有晶态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石英玻璃基片上制备钛酸铋薄膜,讨论了前驱体溶液的酸碱度(pH值)对薄膜结构和结晶性的影响。pH〈2和pH〉3.5的前驱体溶液所制备的薄膜在晶化过程中出现Bi2Ti2O7和Bi2Ti4O11杂相。pH=2.5 ̄3.5的前驱体溶液制备的薄膜是钙钛矿Bi4Ti3O2结构的取向薄膜。  相似文献   

5.
液相外延生长Bi:YIG薄膜的溶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Bi2O3-PbO-B2O3复合助熔剂中,采用等温浸渍液相外延技术在GGG基片的(111)面上生长了(Bi,Al):YIG薄膜,建立了掺铋钇铁石榴石在Bi2O3-PbO-B2O3溶液中的溶性模型,并利用实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定量检验,发现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饱和温度Ts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该溶性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钨酸锆靶(ZrW2O8)和氧化锆(ZrO2)与氧化钨(WO3)的复合靶,在磁控溅射条件下制备钨酸锆(ZrW2O8)薄膜,研究了靶材制备工艺、复合靶成分配比以及热处理温度对薄膜成分的影响,并对薄膜生长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ZrW2O8靶材制备的薄膜在700℃处理后薄膜中ZrW2O8纯度较高,相同配比下,复合靶制备的薄膜经750℃处理后薄膜中ZrW2O8含量最高;以凡(ZrO2):n(WO3)为1:2.8的复合靶材制备的薄膜经热处理后,结晶度优于凡(ZrO2):n(WO3)为1:2获得的薄膜,并且ZrW2O8最佳含量的热处理温度较低;热处理时薄膜的生长机制为岛状生长方式;ZrW2O8薄膜在(211)和(220)晶面上的热膨胀系数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7.
(Ba0.7Sr0.3)TiO3铁电薄膜热敏电容器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射频磁控浅射法制备了用于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BST((Ba0.7Sr0.3)TiO3)铁电薄膜热敏电容器,介绍了热敏电容器上下电极的选材和制备及铁电薄膜的制备工艺。根据热敏电容器的电容-温度曲线,分析了热敏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实验结果表明BST铁电薄膜热敏电容器可以工作在室温附近,约26℃处。  相似文献   

8.
前驱体溶液pH值对溶胶凝胶制备钛酸铋薄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石英玻璃基片上制备钛酸铋薄膜,讨论了前驱体溶液的酸碱度(pH值)对薄膜结构和结晶性的影响.pH<2和pH>35的前驱体溶液所制备的薄膜在晶化过程中出现Bi2Ti2O7和Bi2Ti4O11杂相.pH=25~35的前驱体溶液制备的薄膜是钙钛矿Bi4Ti3O12结构的取向薄膜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采用PECVD方法制备多层薄膜材料,研究了不同结构薄膜材料的气敏特性,制得了具有优越性能的NOx、乙醇和TMA气体传感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鲜黄色的高反射TiO2-CeO2薄膜,研究了环境湿度和醋酸添加剂对薄膜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醋酸加入能显著提高薄膜质量,得到均匀透明的高质量薄膜;涂膜环境温湿度对薄膜质量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最近发明的一种制备汞系高温超导薄膜的新方法—阳离子置换法.采用T1 系外延超导薄膜作为先驱薄膜,将T1 系超导薄膜在Hg 气氛下进行热处理,用Hg 置换先驱薄膜中的T1,进而生成Hg 系外延超导薄膜.用此方法,成功地在LaAlO3 (001)衬底上制做出了高质量的HgBa2CaCu2Ox 超导薄膜.X-光衍射θ-2θ扫描和极图测试表明,薄膜具有很纯的超导相和很好的外延结构.超导临界温度可达122K.在77K温度下,临界电流密度达到3.4×106 A/cm 2,在110K 温度下,临界电流密度仍可保持在0.7×106A/cm 2 .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TEOS-EtOH-H2O-HCl体系原料,应用低温合成技术,成功地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完整透明的SiO2薄膜。对合成材料进行了差热—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透射光谱分析及理化检验。结果表明,无序SiO4四面体网络已经形成,薄膜的固体物理状态可控制为晶态、非晶态,并赋予基底优良的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报导了(PrDdYb)3-1Bix(FeAl)5O12石榴石单晶薄膜生长工艺,生产材料以及样品的实验结果;讨论了Bi^3+离子的加入使材料的Faraday,4πMs,Tc和光散强度增加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射频反应溅射的方法在不同衬底温度(Ts)下制备了Co-Al-O介质颗粒薄膜。薄膜的本征电阻及磁电阻值密切依赖于薄膜制备过程中的衬底温度。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样品表面的观察发现:以Co为基的纳米磁性颗粒的尺寸随Ts的增加而变大,并且颗粒之间由完全初介质分离逐渐变化到互相连接.对应这种结构上的变化,薄膜的电导机制由隧道效应向金属性电导转变,相应地薄膜的磁电阻值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直流磁控离子溅射及后热处理工艺在(001)LaA103单晶衬底上制备的T12Ba2CaCu2O8高温超导薄膜,经X-光衍射θ-2θ和Φ扫描测试证明,薄膜是外延生长的。薄膜的超导转变温度高达108.6K。在液氮温度下,零磁场时的临界电流密度达7.6×106A/m2。薄膜具有很强的磁通钉扎能力。当垂直于膜面外加一个4特斯拉的磁场时,临界电流密度仍可保持1.1×106A/cm2。  相似文献   

16.
染料敏化后ZnO超微薄膜的光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流气体放电活化反应蒸发沉积法,成功制备了ZnO超微薄膜。通过SEM、紫外吸收光谱对ZnO超微薄膜性质进行了分析。采用罗丹明-B、叶绿素铜钠盐等染料对ZnO超微薄膜进行敏化,制作了光电化学电池。对敏化剂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罗丹明-B是很好的敏化剂。获得单位面积的最大开路电压为226m V,最大短路电流为22μA。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本征超导辐射探测器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探测器是利用超导的临界电流与温度的关系(Ic-T)来工作的,而且完全工作在超导本征态.高温超导薄膜为采用准分子激光消融法制备的YBCO外延超导薄膜.采用离子束干法刻蚀进行器件的图形制备.在8~14μm红外波段进行了探测器的光响应测试.调制频率为10Hz时,探测器的等效噪声功率(NEP)为1.8×10-12W·Hz-1/2;归一化探测度为2.5×109cm·Hz1/2·W-1.实验表明,在低于Tc的温度范围内,探测器具有平坦的光响应与温度的曲线,从而克服了传统的Bolometer探测器工作温度过窄的缺点.  相似文献   

18.
新型磁光石榴石薄膜的液相外延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掺铋(YbTbBi)3Fe5O12及(ErGdBi)3Fe5O12激光单晶薄膜的液相外延生长进行了实验研究,用液相外延法将薄膜生长在大晶格常数的CaMgZr:GGG基片上,实验中采用新的材料配方与工艺技术,特别是在薄膜晶体生长中采用变化熔料温度与基片转速的新技术,生长出多分层而不开裂的薄膜,使用D/MAX-ⅡB型晶体衍射仪测量了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真空蒸发方式制备的金属微粒-介质复合薄膜,会存在各种不同的微观结构缺陷,为研究它的这种缺陷,制备了Ag微粒-介质(BaO)复合薄膜,并在不同温度下退火,对这些样品做了正电子湮没有寿命实验,结果发现随退火温度升高正电子湮没平均寿命减少,这是因为表征金属微粒与介质之间界面状况的缺陷退火而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MOPECVD法制备超微颗粒SnO2薄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SnCl4液体为锡源用MOPECVDE方法制备出了SnO2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TEM)分析了薄膜的晶体结构和SnO2晶体的颗粒度,优化出制备超微颗粒SnO2薄膜的最佳工艺,并给出此膜蒸发上电极,制成SnO2气敏器件,测量其对乙醇的气敏特性,实验证明减小SnO2晶体的粒度可以改进元件的气敏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