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金属蒸气法制备了三种金属含量比不同的Pd-Cu/C燃料电池电极。XRD和TEM测定结果表明Pd和Cu已形成合金,合金的颗粒很小,平均直径小于5nm。XPS和Auger能谱说明Pd和Cu均以零价态存在。极化曲线实验结果看出,随着催化剂中Cu比例增加,电极的催化活性略有增加.KOH溶液浓度(1~5摩尔/升)增大,电极活性随极化电流改变减小。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用DTA和X射线衍射综合技术研究Pd-Cu-Si非晶合金体系晶化全过程中的相变观测结果,实验表明,在结晶过程中亚稳态向稳定态转变与前人报道的有明显不同。用XPS技术观测了N-Cu-Si非晶合金体系的诸原子的电子结构变化,表明Cu,Si原子对该体系的晶化相变过程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化学沉积Ni-Cu-P合金及晶化处理对镀层结构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弱碱性化学镀溶液中化学沉积Ni-Cu-P合金,并用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晶化处理对镀层结构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CuSO4.5H2O浓度对合金组成有显著影响。在化学沉积过程中,Cu的优先析出使镀层中Cu/Ni摩尔比远远高于镀液中Cu^2+/N^2+摩尔比。镀液中SuSO4.5H2O浓度低时,沉积速度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大,但CuSO4.5H2O浓  相似文献   

4.
氧化物陶瓷与Ag-Cu-Ti钎料的界面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氧化铝和氧化铬陶瓷真空钎焊时陶瓷与Ag-Cu-Ti钎料合金的界面反应,分析了加热温度(1073~1323K)和保温时间(0~3.6ks)对界面反应的影响规律,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陶瓷均与Ag-Cu-Ti合金发生反应,反应层厚度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氧化铝陶瓷,低子1123K时,反应产物为Cu2Ti4O和AlTi;在1173K以上温度时反应产物则为Ti2O、TiO和CuTi2,此时,反应层是按Al2O3/Ti2O+Ti0/Ti2O+TiO+CuTi2/CuTi2/Ag-Cu呈层状过渡分布,对于氧化锆陶瓷,在整个试验温度范围,反应产物均为γ-AgTi3和δ-TiO,反应产物也是按ZrO2/δ-TiO/δ-TiO+γ-AgTi3/γ-AgTi3/Ag-Cu呈层状过渡分布的.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Al2O3/Al-Cu和Al2O3/Al-Cu-Si原位复合材料,采用SEM观察显微组织,XRD分 析物相,EDS分析相所含元素.初步结果表明,原位合金化和原位颗粒共同强化金属基体是可 行的,合金元素Cu和Si出现在基体中,细小增强颗粒Al2O3呈弥散分布.  相似文献   

6.
喷射沉积Al-20Si-5Fe-3Cu-M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喷射沉积技术制备了Al-20Si-5Fe-3Cu-1Mg合金,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和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喷射沉积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了Fe对合金挤压和热处理后的组织变化,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l-20Si-5Fe-3Cu-1Mg合金具有比粉末冶金Al-20Si-3Cu-1Mg合金更高的高温(300℃)强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Cu逐步取代SmNi5中的Ni原子所得的系列SmNi5-xCux物质的吸氢性能。经测定SmNi5和SmCu5饱和吸氢量很小,分别为0.4H/mol和0.25H/mol,但当Cu取代SmNi5中部分Ni时,饱和吸氢量明显增加,其中SmNi4Cu的饱和吸氢量最大,在0℃时可达3.5H/mol。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SmNi5-xCux均属六方晶系,CaCu5型结构。  相似文献   

8.
Cu—ZSM—5上NO催化分解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究了不同温度及不同空速条件下,Cu-ZSM-5、Cu/Al2O3及Cu/SiO2等催化剂上NO直接分解的性能,并采用XRD,TPR及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将表征结果与催化剂活性相关联,探讨了Cu-ZSM-5催化剂活性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Cu2(OH)3Cl-CuO纳米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铜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Cu2(OH)3Cl-CuO纳米粉体,并借助XRD、TEM及IR等技术对粉体结构和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体的最佳合成条件为:CuCl2浓度为0.5-3.0mol/L,NaOH浓度为4.0-6.0mol  相似文献   

10.
提出用脱乙酰壳多糖化学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钯。在pH=2的KCl-HCl底液中,+0.0V富集2min,以0.1V/s扫速阳极溶出,峰电位在0.67V(vs/SCE),Pd在0.075 ̄9.9mg/L范围内与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3。在富集10min时,可检测1.5μg/L Pd,大大提高了测定灵敏度。样品测定结果满意。同时研究了该体系的电化学性质和电极  相似文献   

11.
氧化物陶瓷与Ag—Cu—Ti钎料的界面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氧化铝和氧化锆陶瓷真空钎焊时陶瓷与Ag-Cu-Ti钎料合金的界面反应,分析了加热温度(1073-1323K)和保温时间(0-3.6ks)对界面反应的影响规律。扫描电镜和X射线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陶瓷均与Ag-Cu-Ti合金发生反应,反应层厚度随着漫画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氧化铝陶瓷,低于1123K时,反应产物为Cu2Ti4O和AlTi;在1173K以上温度时反应产物则为Ti2O,TiO和C  相似文献   

12.
用化学法制备了Co-B、Co-Cu-B及Co-Ni-B非晶态合金,电子衍射表明合金为非晶,透射电镜证实合金是粒径约20nm的球状颗粒。以示差量热法及X衍射分析研究了非晶态合金的热稳定性、晶化激活能及晶化行为。结果表明:激活能数据能从能量角度解释Co-B热稳定性高于Co-Cu(Ni)-B;非晶态合金的晶化过程是随处理温度升高而逐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Cu^2+,Zn^2+)对罗非鱼嗅电图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Cu2+、Zn2+溶液灌入嗅觉器官,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对鱼类嗅电图(EOG)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1)正常鱼体上DL-Met剂量的log值──EOG反应间呈指数函数关系R=21.0(1ologc/4.935);2)Cu2+、Zn2+对10-5mol/LMet刺激产生的EOG反应呈抑制效应,抑制的程度随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Cu2+的抑制效应大于Zn2+,约为10余倍,Cu2+的有效IC50为22.38μg/L,Zn2+为354.8μpg/L.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300K-1073K温度范围内两种纤维比C/Cu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及合金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α-T曲线的水平和下降阶段,合金元素对C/Cu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合金元素对其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Ni-Cu/ZnO催化丙烷氢解反应并用化学吸附和磁化率测量等技术表征了催化剂。随着催化剂中Cu含量的增加,H2化学吸附量与磁化率均显著下降,与以前的研究结果相结合,说明Ni与Cu相互作用形成了原子簇而且Cu富集在表面。同时,Nu-Cu间也存在电子效应,即Cu的d电子向Ni的d轨道进行了转移。丙烷氢解反应进一步表明,Ni-Cu/ZuO中也存在金属-载体相互作用,Ni-Cu金属间相互作用以及Ni  相似文献   

16.
通过CO氧化活性测试,采用XRD、XPS、TPR等方法表征,研究了Cu-Mn-Pt/γ-Al2O3系列催化剂中组分间的活性增强效应,并对其固相结构和表面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氧化型CuMn/γ-Al2O3催化剂中Cu和Mn之间存在一定的活性增强效应,两种活性组分发生协同作用;(2)还原型Pt-Cu/γ-Al2O3和Pt-Mn/γ-Al2O3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在系列中最高,Pt-Mn/γ-Al2O3的CO氧化活性增强效应最为显著.这与加人Pt后,Cu2+易被还原,Cu+明显增多有关;(3)同时含有Cu、Mn组分的几种催化剂中,催化剂表面上Cu均有一定富集,加人Pt后,表相以Cu+为主.由于Cu-Mn-Pt三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不同,以致氧化活性相差很大,共浸制备较分浸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要好的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XRD,TPR,TPD-MS,TPSR-MS和IR技术,研究了负载于SiO_2担体上的Ni,Cu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所引起的CO加氢反应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双金属Ni和Cu之间可以很好地形成合金,Cu的4s电子迁入Ni的3d轨道的电子效应,使双金属催化剂对H_2和CO的吸附能力有别于单金属Ni,Cu催化剂;CO加氢在Ni中心上按“表面碳”机理生成烃类,在Cu中心上通过HCO_(a)活性中间物生成醇类,Ni和Cu的合金化则有利于C_2以上的物质生成。  相似文献   

18.
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担载量的Pd/Al_2O_3和Pt/Al_2O_3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中测定了它们催化CO氧化为CO_2的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金属含量低于7×10 ̄(-5)时,Pd/Al_2O_3的活性优于Pt/Al_2O_3。催化剂经高温(800℃)水蒸汽预处理活性下降。稀释用的载体和GHSV在750~1500h ̄(-1)范围内对催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X光电子能谱表明,在Al-1.17%Cu合金氧化膜下的过饱和空位造成的空位坑中,有较大的Cu的偏聚。这种偏聚可用空位-Cu原子复合体扩散导致的非平衡偏聚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合成了四个新型异双核配合物,[Cu(samen)Pd(L)和[Cu(sampn)Pd(L)],same4-和sampn4-分别表示N,N'-乙二水杨酰胺根阴离子和N,N'-1,2-丙二水杨酰胺根阴离子,L为2,2-联吡啶和1,10-菲咯啉。经元素分析,红外,电子光谱,磁化率,ESR等方法已推定配合物具有酚氧桥结构和Cu(Ⅱ)及Pd(Ⅱ)的配位环境为四方构型,Pd(Ⅱ)为低自旋态,但双核单元间有分子间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