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二元光学技术制作背光照明系统导光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侧导式冷阴极灯背光照明系统为例,介绍了传统背光照明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性能及设计趋势.由二元光学中泰伯光栅能产生均匀高效率的阵列照明等特点,提出可以用二元光学设计和制作背光照明系统导光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面结构光测量无法处理类镜面物体由反光产生的强光区域,且无法提取物体在阴影区域里的有效信息,造成测量噪声大和测量数据不完整.基于正弦光栅的面结构光测量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线性透镜阵列的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通过在测量设备和被测量物体间加装线性透镜阵列,使得正弦光栅在竖直方向把一维的光线转化为一个二维反射光的光域,有效地解决了结构光在测量过程中存在的反光及阴影问题.经过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开口比为1/M的矩形光栅,基于其Fresnel衍射方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光栅射光场为纯位相分布的条件,即在分数Talbot距离z=(p/2M)zt处,当p为与M互质的正整数时,光栅的衍射光场为纯位相分布,而且给出了此时衍射光场的振幅和位相分布折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4.
阵列照明器及微透镜阵列均可以用体全息实现,该方法要求记录体全息时尽可能保持记录平面光强均匀,使被记录模板的信息主要由物波的位相分布携带.本文探讨和分析了模板尺寸、模板空间频率、象元大小及形状、人射光角度等对记录平面的位置及光强均匀性的影响.还给出在满足消象散记录条件的斜入射及圆形孔径模板情况下的计算机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生成二维空间光阱阵列的新方法.由光阱位置参量和强度参量构成的纯位相调制函数,可以生成光阱数目、每个独立光阱的位置、光阱的峰值强度都可控的二维空间光阱阵列.采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仿真模拟设计了生成二维3×3对称光阱阵列的位相分布模板,计算了光强分布.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开口比为1/M(这里M为正整数)的矩形光栅,基于其Fresnel衍射方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光栅衍射光场为纯位相分布的条件,即在分数Talbot距离z=(p/2M)z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智能天线自适应算法波达方向估计(DOA)问题,在一维MUSIC算法的基础上讨论了二维六边形天线阵列的空间谱并进行了Matlab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六边形天线阵列不仅可以判断波达方向的俯仰角而且可以判断方位角;同时讨论了DOA算法的分辨率,与一维MUSIC算法相似,二维条件下六边形天线阵列具有良好的角分辨率,可以满足非相干信号的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8.
该文研究了基于均匀圆阵阵列的信号波达方向向估计问题,对一维角度估计采用MUSICK算法,通过谱峰搜索得到信号的方位角;对二维角度估计采用模式激励法,对均匀圆形阵列的输出信号进行模式激励,其使阵列流形具有类似于均匀线性阵列的列式,在此基础上,对波达矩阵进行分解,由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处理得到对应信号的到达方向,给出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它们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时-空阵列流形的ESPRIT算法--联合角度-频率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入射到天线阵上多个窄带信号源的角度和频率同时估计问题.虽然常规ESPRIT算法是一种快速的一维高分辨率方向估计算法,但不能直接用于信号频率和角度的同时估计.通过构造一种特殊阵列结构,引出时-空阵列流形概念,利用该流形,将ESPRIT算法扩展到时-空二维情形,提出采用时-空阵列流形的联合角度-频率估计算法.该算法不仅给出自动配对的角度-频率估计值,而且其性能随着抽头延迟线数的增加而提高.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精度,而且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其性能优于其他现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一维最佳二进阵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维最佳二进阵列本质特征入手,证明了一维最佳二进阵列的猜想.这一证明表明,利用阵列的本质特征寻找高维最佳二进阵列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本文也回答了循环Had-amard矩阵猜想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Capon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3个正交均匀直线阵的二维Capon来估计信号的二维DOA,利用其中一个线阵来组合其他2个线阵分别估计的一维DOA,将复杂的二维处理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一维问题,大大降低了算法实现的复杂度,改善了DOA的估计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线阵列的判决反馈最小二乘恒模盲多用户检测算法,称为DFBLSCMA算法。首先用天线阵列中每根天线的均衡输出与期望用户波达方向(DOA)的共轭进行相关形成判决量,然后用检测器的输出与此判决分量的误差信息去调节多用户检测器的抽头系数。仿真结果表明,DFBLSCMA算法比传统的LSCMA算法性能要好,特别在低信噪比下性能仍优于LSCMA。  相似文献   

13.
对于用十二烷基硫醇包覆的金纳米微粒,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制备了二维金纳米微粒有序阵列.在单纯的硫醇包覆的金纳米微粒形成的LB膜中,由于硫醇分子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容易导致金纳米微粒的自组织而在LB膜中形成缺陷.为了改善金纳米微粒的成膜性能和提高金纳米微粒阵列的有序性,正十二醇作为添加剂和润滑剂加入到金纳米微粒的氯仿溶液中与金纳米微粒一起形成LB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金纳米微粒的二维阵列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正十二醇的加入可以有效地减少用LB技术制备的二维金纳米微粒阵列中的缺陷,提高金纳米微粒阵列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线阵列的判决反馈最小二乘恒模盲多用户检测算法,称为DFB-LSCMA算法。首先用天线阵列中每根天线的均衡输出与期望用户波达方向(DOA)的共轭进行相关形成判决量,然后用检测器的输出与此判决分量的误差信息去调节多用户检测器的抽头系数。仿真结果表明,DFB-LSCMA算法比传统的LSCMA算法性能要好,特别在低信噪比下性能仍优于LSCMA。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Capon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3个正交均匀直线阵的二维Capon来估计信号的二维DOA,利用其中一个线阵来组合其他2个线阵分别估计的一维DOA,将复杂的二维处理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一维问题,大大降低了算法实现的复杂度,改善了DOA的估计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自行设计的将二维Dammann光栅和Fresnel波带板集成为一体的同时具有分束和聚焦功能的二元位相型分光束器,并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淀积法制备的非晶氮化硅薄膜制作了这样的元件,成功地实现了设计的功能,分束阵列为3x3,焦距18cm,分束后的光强分布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7.
自1977年 Hellwarth 提出并验证四波混频相位共轭以来,人们对它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很多研究,普遍认为共轭光包括两部分:E_(c1)是抽运光 E_1经信号光(探测光)E_p 和抽运光 E_2形成的位相光栅衍射产生的;E_(c2)是抽运光 E_2经信号光 E_p 与抽运光 E_1形成的位相光栅衍射产生的,总的共轭光则是这两部分的相干叠加.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了第三束共轭光:E_(c3),其响应时间要大于 E_(c1)和 E_(c2),而强度远小于 E_(c1)和 E_(c2).  相似文献   

18.
均匀照明的发光二极管阵列仿真与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定发光二极管所在平面与探测面之间的距离、所设计阵列的发光二极管个数及发光角度等参数,依据斯派罗法则,利用Matlab对表达式进行计算.结合TracePro软件,对方形阵列、三角形阵列及环形阵列等3个常见的发光二极管平面阵列进行模拟仿真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排列方式不同,所得到的均匀照明的范围及所占面板空间也各不相同;三角形阵列可得到较大范围的平坦度和占用较小的面板空间.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两种二维 IIR 数字滤波器的模块化 Systolic 设计.一种是全局性结构;另一种是区域性结构.两者都是由同类处理单元组成的一维阵列构成,并且很容易扩展成适用于各种不同阶数的二维 IIR 数字滤波器的阵列.这些设计简单,规则,因此适合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 实现.这种一维结构维持了单一输入输出通道的要求,并且避免了数据以扭曲方式输入.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在线图像可视铁谱(on-line visual ferrograph,OLVF)反射光源亮度低、照明不均匀影响铁谱成像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OLVF探头的LED阵列反射光源。该反射光源为圆环形LED阵列结构,由8颗0.1W小功率LED组成。基于照明均匀性理论与仿真分析,确定了反射光源结构参数、安装高度及均匀照明区域大小;利用TracePro仿真计算了光源在磨粒沉积区域的照度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圆环形LED阵列反射光源的照明均匀性较好,磨粒沉积区域的辐照度分布为130~150W/m2,其光通量为56.64lm,显色指数为82.6,色温为6 376K,功率为0.336 1W,符合OLVF的低功耗、高亮度、均匀性照明等要求,铁谱成像质量得到了提高,有利于磨粒形貌观测与视觉特征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