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直销20年,有太多的直销企业不断涌现。这些直销企业成为后起之秀。尽管他们在开业或起盘后表现出不同的发展之路,有的随着中国直销回暖的趋势走向正轨,有的却由于各方原因停滞不前,甚至逐步离开直销人的视线。在它们中,有的原本就是直销企业,也有的是从传统转型而来的新兴企业;它们中有外资,也有内资直销企业。无论走向如何,这些企业融入中国直销界,都为中国直销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国直销添了新丁。在2009年,随着中国直销行业的整体回暖,新开业和新开盘的直销公司越来越多,这些公司为中国直销注入了新血液,让更多的人开始期盼他们的下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代地方科技》2006,(11):10-13
10月中旬,本刊联合腾讯财经以及中国直销博客网,共同举办了“直销人幸福指数调查”。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来了解中国直销人的幸福程度,让直销人全面了解并调整自身的状态,帮助直销企业从整体上把握直销员的状况,为国家和企业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依据。 截止到10月23日,已经有256位网友参与了本次调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从直销草案出台开始,更从海王、健康元、万基、哈药等医药明星企业高调闯阵直销开始,传统企业再造直销之梦便风生水起前赴后继,因此开盘就成了热门话题。时至今日,每天开盘的企业多达数十上百家,每天死掉的企业同样是数十上百家,“开盘”对于准备试水直销的企业,既是希望,又是梦魇,如何开盘成为热点中的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当代地方科技》2005,(11):62-65
随着中国直销越来越法制化.游戏规则越来越明朗、规范.一些有实力的内资企业开始涉足直销模式.纷纷表示欲申请直销牌照,进军直销市场.在大唱直销高调的同时,绝大多数传统企业不会把身家性命全赌上,而倾向于选择多种模式经营,目前企业采用得最多的是保持原来的传统产品线经营模式.而另外研制新的产品线来进行直销。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1日,《直销管理条例》正式出台,它一方面确立了直销在中国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又为这个行业构筑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也就是说,在中国市场上活跃着的千百万直销人当中,有一部分人终于迎来了阳光春天,而另外的人则面临如下三个选择:一,退出这个行业;二,跟随原来的企业转型;三,重新选择能够拿钱的直销企业。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一场地震让越来越多的人或企业开始涉足慈善领域,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对慈善事业的高度关注,各行业年度慈善报告纷纷出炉。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在2009年年初就深入直销行业,倾力打造中国直销行业慈善报告,此次慈善报告收录了拿牌企业和商务部发表声明并正常运营的企业,共计30家直销公司,数据主要来源为搜索引擎、民政部中华慈善奖发布信息、企业官方网站及相关企业提供的确认。  相似文献   

7.
《当代地方科技》2007,(4):66-69
虽然直销行业有一种论调,即直销模式省去了广告的费用,但如今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直销企业开始花大力气在广告宣传上,很多企业还把广告打到了央视。 直销企业该不该做宣传,如何宣传,宣传到什么程度?本刊邀请到以下嘉宾参与到讨论中,希望能给广大直销企业的宣传思路提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随着直销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大型直销企业登上市场的舞台。人们在不经意间发现一家年轻的企业正在悄然崛起。  相似文献   

9.
中国直销立法在即,越来越多的直销公司看好内地市场,安利、雅芳,攻琳凯.仙妮蕾德等直销龙头企业早已不再是直销商们的惟一选择,一些并不为直销人所熟知了解的直销公司其实早已在国内市场开始了或明或暗的市场行销计划,当中不泛佼佼者甚至国际直销业的实力企业。顺应市场规律X曲线变化,这些公司中的优秀者极有可能成为继安利、雅芳、玫琳凯等之后的新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10.
《当代地方科技》2010,(7):65-75
直销进入中国20年,足迹早已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每一个城市,都拥有每一个城市独自的直销故事。 企业、人、品牌、产品、历史、文化、建筑等等,都能承载和折射城市的直销精神气质,为城市直销代言。为了记住在直销发展的过程中那些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功劳的人和物,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发起这场评选。研究中心特此联合直销博客网、直销手机报开启大众投票,  相似文献   

11.
单层次、8000万注册资本,2000万保证金.透明的报备披露制度……这一个个带有中国特色的直销规则、让许多习惯了多层直销的外资直销企业.内资直销企业和传统保健品企业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直销管理条例》实施后的半个多月中.除了欧瑞莲明确向媒体爆出首递直销牌照申牌的消息外.更多的消息是某些企业准备转型做特许经营、某些企业准备退出直销行业……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个注定让所有中国直销人铭记的季节。酝酿已久的《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破茧而出,让广大直销人走上社会的前台,不仅写下了自由而舒畅地发展的潜台词,而且为直销企业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提供了市场竞争的制度保障,业界一派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直销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传统医药企业进入了这个新兴行业。7月7日起,共计20多家企业在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网站上纷纷发表声明,直销牌照指日可待,逐鹿之战一触即发,铁马金戈之声只在侧旁。  相似文献   

14.
《当代地方科技》2006,(11):58-60
近似中国的韩国直销史 韩国直销业和中国直销业的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韩国,刚刚出现的直销企业也曾受到政府的严厉抵制,韩国政府甚至一发现有人从事直销活动就予以逮捕。经历了一段时间以后,尤其是看到美国对直销行业全面放开,韩国政府才逐渐缓和了态度。这其中一波三折的经历像极了中国直销:  相似文献   

15.
瓜拿纳、万基、富饶,这些曾经万丈雄心的企业在中国的直销市场上演绎着一幕幕内资资本进军直销的悲壮奋斗史。而现在,海王似乎也正在步他们的后尘。 这是我们在内的众多希望民族直销企业崛起的人不愿意看到的,我们多少渴望庞大的中国直销市场在壮大外资企业的同时,也能衍生出中国自己的直销企业群。我们多么渴望像海王这样的民族直销企业,能早日脱困! 但仅仅有旁观者的祝愿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企业要能找到困境的症结与脱困的措施。如果我们的这组文章能对海王直销的发展有所启发,则目的已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96-97
特百惠 特百惠曾是1998年的“十家转型企业”之一,其母体是拥有60多年历史的美国特百惠,是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生产商之一,并在全球设有70多家分公司。在海外,特百惠依然是一家地道的直销公司,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0万名直销商,年销售额约12亿美元。但是目前,特百惠(中国)却离直销越来越远,俨然是一家以店铺为主的传统零售企业。  相似文献   

17.
当前转型直销企业所采用的奖金分配方案里,双向制因其诸多优点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比例,同时也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其双刃特性。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月7日,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直销行业第43家拿牌企业,同时也是新年第一家获牌企业及业界最新鲜出炉的直销企业。速度证明不凡。实际上,康美药业早已是中国医药行业的明星企业,其在发展速度、模式创新和标准制定方面一直是业界标杆,其一手打造的中医药全产业链模式更是引领中国保健医疗产业未来风尚。刚刚进入直销,康美药业就以21.98亿元注册资本、400多亿元的股票市值和133.58亿元的销售业绩,一举  相似文献   

19.
《当代地方科技》2005,(12):84-85
掐指算来,直销进人中国已有近15年历史。直销企业从最初寥寥数家到现在的灿若群星,直销在中国的发展紧跟巾国经济发展的大潮,由点及面,逐渐深人。其在中国的路线图概述起来,就是以珠江三角洲为发源地,逐步向长江三角洲发展,再北上环渤海湾经济区,并对巾西部形成辐射。下面我们就以此为线索,以重点城市为龙头,展开直销在中国所描绘出的宏伟画卷。  相似文献   

20.
5月16日上午,2009中国直销企业责任与发展峰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本次峰会由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重庆中科普集团、知识经济杂志社、《中国直销》杂志共同主办。本次峰会主题是:为中国直销行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增强中国直销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中国直销企业健康向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