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20多年来,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有了长足进展。学者们从生物、心理及社会诸侧面对疼痛领域的全方位探索,形成了一种新的大趋势,与整个医学发展模式的转变交相辉映。在疼痛临床治疗方面,心身对策是引人关注的  相似文献   

2.
正将信息数据称为全球经济的"新油"是一种普遍说法,数据科学家是能够在全球经济中提取、精炼和配置这种具有战略价值能源的人才。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催生了大量新技术,导致了经济、社会和产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蒸汽机的发明开始了人类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化大生产的重要转变;化石燃料用于发动机及装配线等创新工业生产的模式迅速扩大了生产的规模;数字化革命更是显示了计算  相似文献   

3.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心身医学的发展》就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医学模式的转变的必然性、现代医学与社会心理观点的关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心身医学发展的关系、A 型性格与冠心病,高血压病的关系作了介绍.新的医学模式是当代及未来一个很长历史时期医学发展的总方向,它赋予一切医学的传统概念以新的含义.心身医学的研究近年来在我国已有开展,并已对性格类型与冠心病、高血压病的相关性开展了研究,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由此可以说明在我国开展心身医学研究是大有发展前途的,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提高医疗质量,造福病人.  相似文献   

4.
心病乐疗     
保持生理平衡、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应激能力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这里所说的应激,是人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适当的刺激可以促使人们维持日常社会活动必要的“压力”。如果刺激过于强烈,超过了人们所能承受的能力,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打破了个体心身的平衡状态,就会发生疾病。 应激反应受大脑不同功能相互作用的影响,产生一系列的生理(例如呼吸、血压、心率)与心理(例如恐惧、焦虑、抑郁)反应。这种反应如  相似文献   

5.
应对焦虑     
当代中国,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人们的心理压力也在与日俱增。有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心理障碍者的发生率已达10%左右,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在这支心理失衡者的大军中,青少年所占的比例正在上升,如“焦虑”等心理障碍正如影随形地陪伴在他们身边,使他们举步维艰,同时又容易被社会忽视。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增大,出现心理问题的人群正逐年扩大。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人们健康生活挥之不去的阴影。军校学员,作为中国军队新军事变革的生力军,其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不容忽视。加强心理疏导,维护心理健康,使其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培养造就新一代革命军人。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增大,出现心理问题的人群正逐年扩大。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人们健康生活挥之不去的阴影。军校学员,作为中国军队新军事变革的生力军,其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不容忽视。加强心理疏导,维护心理健康,使其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培养造就新一代革命军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增大,出现心理问题的人群正逐年扩大.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人们健康生活挥之不去的阴影.军校学员,作为中国军队新军事变革的生力军,其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不容忽视.加强心理疏导,维护心理健康,使其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培养造就新一代革命军人.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     
<正>大数据是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大数据在政府、公共事业、商业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成功案例层出不穷.真实、准确、及时的大数据样本也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带来了崭新的机遇,拓宽和加深了心理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心理学研究的预测力和控制力.我国已有不少学者投身大数据的洪流,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朱廷劭研究员创建了"计算网络心理实验室"并基于大数据开发了"国人心理地图"、蔡华俭研究员创建了"云端心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社会——心理——生理——疾病相互间的关系日益重视。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与机体内脏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着人的身体健康,任何一方面发生障碍都将引起疾病.远在2000多年以前,祖国医学在《黄帝内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医学史上,医学模式从40年代起,已由生物医学向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扩展。新兴学科“音乐治疗学”便是心理医学中的一种治疗方法。音乐已不再单以其文艺形式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欢快、鼓舞和教育,其独特的治疗功能已不再是鲜为人知的话题。据有关人士统计,目前国内已有200多家医疗单位建立了心理音乐治疗室,其治疗范围也由原来的精神、神经系统的疾病而拓展为防治内、外、妇、儿、牙、理疗及肿瘤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出生时低体重儿童出生时体重均在2500克以下,对智能影响的结果。男孩34例,女孩56例,平均年龄4~4.5足岁,其中孕周<37周(早产儿)45例。孕周≥37周(足月小样儿)45例。从心理-生物-社会医学模式出发分别进行儿童心理卫生调查表分析、智能测定(词汇图片测试及画人测试),体格检查,父母妊娠心身调查,教养方式等情况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西方从古至今有着层出不穷的末日预言、末日救赎、末日审判等,这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一种敬畏心理。反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人定胜天的思想。2011年,美国加州奥克兰市,有一个叫"家庭电台牧师团"的基督教成员组织,该组织的负责人哈罗德·康平的一个预言,引起许多民众纷纷议论,那就是,耶稣将在2011年5月21日"审判日"第二次来到地球甄选圣徒,其余的人将面临灭顶之灾。当然,这一天,全世界,包括全美国也都在无灾无难中安然度过。在基督教中,预言未来是"先知"的特殊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人,既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以此为基础谈论人类的健康,就无法仅仅关注生物学因素在疾病和健康之中的意义。1977年《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美国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George L·Engel)题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文章,批评了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然而,这一模式也仅仅关注了疾病的成因,疾病对社会的反向影响则少有探究。  相似文献   

15.
有首流行歌曲中唱到:"生活就像一团麻,"当今社害,人们一面享受着时代进步的恩惠,一面却又被人生固有的烦恼和时代变革带来的种种困惑所深深困扰,疾病的纠缠、追求的失落、情惑的伤害、工作和生活快节奏的压力等等导致的忧郁、恼怒、哀伤、愁怨之类的不良情绪,时常无情地啃噬人们的心灵,妨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既然心灵不可能是一泓永远宁静的湖水,当波澜起伏时,需要正确的疏导与宣泄.类似马家爵一类的凶残杀人,自是法所不容,而貌似合理的某种宣泄,也并非权学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大型化、平板化、高清晰化"将成为电视发展的四大趋势,其中"高清晰化"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点,人们都期望在家里就能观看到电影院一样的画面效果和音响效果.随着数字电视传播模式和高清晰电视机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将让我们能够欣赏到越来越清晰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7.
李升伟 《世界科学》2012,(10):42-43
由于不断认识到各种空间因子和物理因子对细胞过程控制和功能的重要性,以及直接在体内观察功能的系统遗传学探索和努力不断增加,生物图像信息学得以产生。2001年底,人类基因组和其他几种重要模式生物体秀丽隐杆线虫、黑腹果蝇和小鼠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完成。在人们掌握了这些生命的遗传密码之后,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这些遗传密码编码的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和谐地谱出生命之歌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供使用:比较测序、各种模式生物体或者各种组织细胞的表达分析、染色质的免疫沉淀反应分析、流行病学状态的确定,等等。就总体的效果来说,人们将这些对基因组序列的分析,在"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改称为"系统遗传学",指的是对每种人们感兴趣的、推定的基因组学元件进行系统地修饰、测量或者用仪器进行操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来介绍"测谎"技术和"测谎仪"的文章多了起来。许多报道对"测谎仪"的神奇渲染过度,给人造成一种"一测就灵"的印象。人们不禁要问,测谎技术果真如此吗?诞生于19世纪末、发展于20世纪初、成熟于二次大战后的测谎技术是基于人类心理学、生理学、伦理道德观的基本原理,运用微电子学、生物电子学、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通过提取被测试人在被询以特定问题时的生理反应变化的物理参数间接判断心理情况的一种讯侦手段。它的发明和运用都源于人们简单的生活事实。正如当小孩做了错事,在受到大人查问时,总会表现出脸红、身体扭动不安等惶恐态一样。我国明代有过这么一个案例,江苏吴江城外一家小  相似文献   

19.
正无人驾驶智能汽车,应当是汽车变革的最核心内容。智能驾驶汽车看似很科幻,但其实汽车自动化、智能化过程贯穿整个汽车发展史。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实现了无人驾驶技术所需要的大部分功能,自动驾驶汽车离人们越来越近了。2016年以来,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芬兰和迪拜等众多国家已经开始小规模进行无人驾驶车辆的试运行。未来,汽车交通系统概念将迎来变革,交通规则、基础设施都将随着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而发生巨变,智  相似文献   

20.
正非语言治疗能够帮助人们应对创伤,建立适应力。据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世界上1/4的人口在一生中会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1/5的儿童和青少年会发展出心理健康问题。战争、人生逆境、歧视、自然灾害以及COVID-19之类的疾病增加了人们对社会心理支持的需求。王尔德说:"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