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解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来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测试了10个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化学组成,并和浙江南宋时期龙泉大窑青瓷、寺龙口越窑仿官瓷数据一起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南宋龙泉大窑区,少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浙江龙泉其他窑区.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胎、釉料来源和南宋寺龙口越窑仿官瓷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赤峰缸瓦窑白瓷、彩绘瓷、黑釉瓷和酱釉瓷的原料配方,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能谱仪对33件辽代和6件金代缸瓦窑遗址出土的陶瓷标本进行了科技分析。缸瓦窑胎体元素组成具有典型北方“高铝低硅”的特征,细白瓷胎可能使用了有别其他品种瓷器的原料配方,且淘洗更为精细。缸瓦窑白瓷釉为透明釉,以钙作为主要助熔剂,来源可能是草木灰;细白瓷为钙碱釉,CaO、P2O5和MnO含量均低于粗白瓷,说明灰用量较少。白地褐彩产品的底釉Fe2O3的含量均值与白瓷相近,但MgO、CaO等助熔剂含量较低,目的是增大高温黏度,有助于褐色彩绘纹样呈色清晰。缸瓦窑黑釉中CaO含量较高,但P2O5和MnO含量低,应是以黄土作为主要的配釉原料;酱釉具有较高的硅铝摩尔比且P2O5含量高,有助于瓷釉产生分相析晶和酱釉发色。可为揭示缸瓦窑制瓷工艺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EDXRF)检测了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8种化学组成,和南宋时期的浙江龙泉大窑青瓷、寺龙口越窑仿官瓷等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中选择能够表征这些青瓷来源的特征指纹化学组分进行了散布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南宋时期的浙江龙泉大窑,少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浙江龙泉其他窑口.分析结果可以为深入研究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来源以及陶瓷航运的历史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对中和窑青白瓷胎釉化学组成进行测试,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试图从器物的内在属性方面还原中和窑的制作工艺、发展演变规律、产地特征.结果表明,中和窑青白瓷坯料采用当地瓷土,为"一元配方",釉料为钙釉配方.早期中和窑胎料处理较精细,中期釉料配方发生了改变,且较早期稳定,制作工艺水平有所提升,晚期瓷土采集点可能发生了改变.胎中ZrO_2/Rb_2O值可以区分城关窑、中和窑、桂平窑,其均值分别为0.06、0.08、1.08.对比安徽繁昌窑、武昌青山窑、景德镇湖田窑、福建德化窑,城关窑、中和窑青白瓷胎具有高Rb、高Sr、低Zr的特点,广西桂平窑具有低Rb、高Sr、高Zr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宋代龙泉青瓷工艺恢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浙江龙泉大窑地区窑址群中出土的质量很高的南宋哥窑和弟窑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和烧制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龙泉市内紫金土和瓷土等原料,恢复龙泉哥窑和弟窑青瓷生产,并研究成功龙泉青瓷新产品。  相似文献   

6.
用EDXRF研究钧台窑出土不同时期古汝瓷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钧台窑出土不同时期古汝瓷之间的原料来源和分类关系,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测试了30个不同时期古汝瓷胎和釉中的8种主量化学组成,将这些测量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以下分析结果:不同时期古汝瓷胎的原料产地接近,用化学组成不能把它们区分开;多数宋代早期釉样品的原料产地相对比较分散,釉料配方有些变化;多数宋代中、晚期釉样品的原料产地相对比较集中,釉料配方相对比较稳定;古汝瓷胎和釉的原料产地、配方则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浙江龙泉大窑地区窑址群中出土的质量很高的南宋哥窑和弟窑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和烧制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龙泉市内紫金土和瓷土等原料,恢复龙泉哥窑和弟窑青瓷生产,并研究成功龙泉青瓷新产品.  相似文献   

8.
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韩国元山岛海底出水14件高丽青瓷样品进行科学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此海域出水青瓷来自两个产地,优质青瓷原料产地推定为康津,粗质青瓷原料推定为扶安,且优质青瓷原料的组成成分比粗质青瓷稳定;两种青瓷瓷胎属于高硅质瓷胎,瓷釉均选用草木灰作为助熔剂,均属于钙釉;物性分析上,两种青瓷的烧制工艺特征明显.这些特性可为推定出水高丽青瓷原料产地及烧制工艺提供依据,也可作为研究我国境内出土高丽青瓷的分析比较对象,为研究我国古代制瓷技术的对外传播历史提供重要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X射线衍射(XRD)和热膨胀法等科技手段对广西宋代永福窑出土的瓷器、窑具和瓷土进行了测试分析,初步了解了永福窑的物理性能、胎釉的化学组成、瓷胎的原料成分和瓷器的烧成温度.研究认为,永福窑瓷器具有南方典型的胎釉成分特征,瓷器的部分物理性能较好、但烧成温度偏低.研究为确定永福窑的时代和地域特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所测得的科学数据可供后续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解决钧台窑制作时代问题,选取1974年和2004年两次发掘出土钧瓷样品45个,对这些样品进行质子激发Χ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定每个样品的化学组分.将所有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数据计算平均值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以下分析结果:两者胎的多数主量化学组成平均含量接近但有所不同,其分类关系和胎料产地接近但有些不同.两者釉的SiO2,CaO,Fe2O3平均含量差别较大,其余7种化学组成平均含量接近;两者多数部分钧瓷釉的釉料来源和配方接近但不同,少数部分钧瓷釉的釉料来源和配方相似.孔雀绿釉的胎料产地和同时期钧瓷胎相似,但釉料来源,配方和所有的钧瓷釉都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