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北京沙尘何时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爱 《科技潮》2001,(5):28-31
自2001年3月1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中增加了沙尘天气的监铡预报。这是根据公众的要求而开展的一项新业务。在沙尘天气监测预报播出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首都北京的沙尘天气,他们纷纷询问,北京的沙尘何时了?北京的沙尘由来已久去年以来,沙尘暴频频在北京出现,许多人觉得这是一个新问题,颇为关注。其实,北京的沙尘由来已久。在元代,北京地区即有沙尘出现。至正十五年(1355年),元大都(即现在的北京)流传的童谣说:“一阵黄风一阵  相似文献   

2.
2021年3月中下旬,我国北方地区首次发生大范围沙尘暴天气,也是近10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 本次沙尘天气具有风力大、沙尘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目前北京沙尘暴黄色预警和大风蓝色预警双预警生效中.此外,北京市气象局于3月27日11时30分启动气象灾害(沙尘)Ⅳ级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2006年3~5月北京的大气质量与沙尘天气的关系,发现在污染指数≥200(中度污染以上)的14天中,有9天与沙尘天气有关,达到64%,说明春季北京的大气质量与沙尘天气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卫星资料和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对造成北京沙尘天气的起沙地和路径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后发现,2006年春季有5条沙尘路径影响北京地区,是近年来少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不同沙尘天气微气象和沙尘演变规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实验探测资料,给出2004年春季多次沙尘天气过程近地面微气象学要素、湍流通量及沙尘浓度的极值对比,重点分析了3月27-28日强沙尘暴过境时近地面微气象学要素和辐射分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沙尘天气过程中,白天近地层温差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夜间逆温强度减弱;净辐射与感热通量较晴空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弱。沙尘天气过境时,动量通量显著增加,动力湍流与热力湍流配合,有利于加强沙尘源区的局地起沙和沙尘的垂直输送过程。3月27-28日强沙尘暴过境时,伴随地面水平风向的转变,沙尘浓度迅速增加,风速及其垂直梯度增大;在沙尘暴增强阶段,近地层降温达7℃,比湿出现极大值,净辐射和感热通量降为负值。当沙尘浓度达到最大值后,净辐射上升至零,反映了夜间沙尘气溶胶对低层大气和地表的保温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北京沙尘天气的总体概况.春季沙尘多发季节,颗粒物浓度明显高于其它季节,且以粗颗粒为主.沙尘对太阳辐射的消光作用明显低于城市型二次粒子,沙尘天气期间气溶胶光学厚度往往低于前期局地积累造成的城市型污染阶段.北京的沙尘天气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特别受高低压配合影响,由低压底部伸出的冷锋是重要的起沙条件.沙尘天气过程中,大颗粒物浓度明显上升,但大风的到来带走了城市型污染物,特别是气态污染物,如SO2浓度急剧下降,细颗粒物浓度也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北京大气环境的区域性特征。利用网络点集确定出大气输送通道,提出了汇聚带概念,同时分析了北京地区大气污染特征,使用激光技术探测了大气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研究表明北京大气环境质量与周边地区的污染源有密切的关系,认为只有进行同步治理才能有效地改善首都大气环境的质量。通过卫星监测技术和对气象流场进行分析,对我国沙尘暴现象进行了研究。指出境外沙尘源和境内沙尘源,并以2002年3月20日北京一次特强沙尘暴为例,对原始沙尘源的分布进行了解析,分析指出原始沙尘源包括春季长江以北广大的裸露土地,显示出沙尘暴起始过程是以点源群出现,然后合并为沙尘带,最后出现大面积沙尘污染。并简述了我国现代环境理念。  相似文献   

7.
黄羊滩沙地的形成及其对北京沙尘暴天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黄羊滩沙地进行物质成分分析、粒度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黄羊滩沙地的物质具有二源性特征,分别来源于黄羊滩洪积台地洪积物和洋河冲积物.根据沙地发育条件和历史过程,认为黄羊滩沙地不会有大的扩展.以粒度数据为基础,估算出黄羊滩沙地沙丘φ值大于4的沙尘年平均输出量为7.98×102 t*a-1,φ值大于7的沙尘年平均输出量为3.23×102 t*a-1,占年沙尘输出量的40.5%.北京沙尘暴沙尘组分以φ值大于6.8的为主,黄羊滩沙地对北京沙尘暴天气的沙尘有一定的贡献量.  相似文献   

8.
2006年4月.北京遭遇了5年来最大沙尘天气,仅4月16日一夜就下“土”30万吨!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据数学家分析.以北京市1500万人口计算,人均约20公斤土。气象专家认为.由于北京上游地区内蒙古高原、外蒙等地出现了强大的风暴和沙尘暴天气。沙尘随后被大风扬向空中.并顺着空气气流飘逸到北京上空。造成了北京的浮尘天气。无独有偶。厦门这个东南海滨城市.从2006年3月31日至4月4日.空气质量连续5天达到或接近轻微污染的程度。主要污染物均是可吸人颗粒物。  相似文献   

9.
随着奥运会期的临近,各行各业都在拿出最好的成绩为奥运添彩.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和北京市气象台,在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和中国气象局的支持下,于近期完成了<北京及周边地区沙尘天气监测、预警、预报系统>的研制工作.这一科研成果应用了目前最新的卫星遥感技术、通讯网络技术和数值预报技术,对北京及周边地区沙尘天气进行不间断监测和预报,使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预报精度、预报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一系统的应用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行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乌拉特中旗地区1991年1月至2007年8月的沙地扬沙,沙尘暴天气的气候特征,概括了沙尘天气日变化、季节变化、年变化的基本情况,以及有利于沙尘天气的地面天气形势。分析了沙尘天气的天气形势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气象数据、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结合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卫星数据和逐小时空气质量数据,分析了一次典型的甘肃沙尘天气过程的成因及其影响.结果表明,此次沙尘天气是由高空槽东移发展,冷空气南下,配合地面高压系统和锋面东移,冷锋后强气压梯度形成大风造成的; HYSPLIT模式模拟结果与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显示沙尘天气沿西北路径传输,沙尘源地位于南疆地区,沿河西走廊向东南传输至陇中地区;沙尘天气发生前沙尘源地气温上升造成土壤湿度下降,低层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利于起沙,沙尘期间各层水平风速均较大,有利于沙尘的水平输送;沙尘源地和武威沙尘加强区中低层的垂直方向皆为上升运动,有利于将沙尘源地的沙尘粒子带入高空,传输路径中的酒泉、张掖和兰州为下沉运动,有利于将沙尘带至近地面,形成沙尘天气.沙尘天气影响了甘肃绝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影响由西北向东南减弱, 7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500的持续时间超过10 h,张掖达19 h,酒泉、武威和兰州达16h;沙尘天气对甘肃各城市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由西北向东南减弱,对甘肃中西部城市颗粒物质量浓度影响最大:武威w(PM_(10))最大值达8 771μg/m~3,是沙尘天气发生前的258倍, w(PM_(2.5))最大值为1516μg/m~3,是沙尘天气发生前的95倍,沙尘天气期间风速增大,省内中西部城市气态污染物质量浓度下降,兰州w(SO_2)由沙尘天气前30μg/m~3以上,最高80μg/m~3降至沙尘天气时的20μg/m~3以下, w(NO_2)由65μg/m~3以上,最高123μg/m~3,降至沙尘天气时的30μg/m~3以下,沙尘天气结束后气态污染物质量浓度缓慢上升.  相似文献   

12.
利用运城市13个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对1961—2001年运城的沙尘天气气候特征和沙尘天气的主要环流形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城的沙尘天气中,浮尘最多,占66%;扬沙次之,占32%;沙尘暴最少,占2%。风沙多发生在春季,冬季次之,夏季最少。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沙尘天气多,80年代至90年代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基于PMF模式的北京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PMF模型对北京大气污染进行源解析,进一步分析了北京大气污染特征.针对2000~2005年北京大气污染变化趋势,文章选取了3个主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因子代表北京大气燃烧源型污染,主要污染物为NOX、SO2、CO,污染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以秋、冬季较为严重,年际变化大,整体来看,从2000~2005年,燃烧源型污染有减轻的趋势;第二主因子代表地壳源型污染,以极端气候条件下地壳运动产生的大气颗粒物为主,北京春季容易发生沙尘天气,污染最严重,地壳源型污染年际变化复杂,2000~2002年北京沙尘天气频繁发生,地壳源型污染严重,2003年北京沙尘天气少,污染比较轻,2004和2005年,北京地壳源型污染较2000~2002年减轻;第三主因子代表光化学二次污染,主要特征污染物为O3,北京光化学二次污染夏季最严重,年际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
进入本世纪以来,“沙尘暴”一词就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其实,沙尘暴古已有之,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只是过去发生的频率远低于现在而已。20世纪70年代前后,我国沙尘暴平均3年1次,90年代平均1年1次,2000年,竟陡然增加到14次。2001年,我国北方地区共出现18次沙尘天气,其中强沙尘暴41天。2002年3月18—21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自西向东经历了20世纪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强沙尘暴席卷了140万平方千米的地区。在对北京构成严重威胁的沙尘源中,离北京最近、面积最大的,是位于内蒙古的浑善达克沙地。浑善达克沙地距北京正北方向不足200千米,…  相似文献   

15.
沙尘天气过境前后北京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影响北京的沙尘天气可分为沙尘暴、浮尘和扬沙3种类型。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发生前后的污染物类型和质量浓度ρ有明显的差异,属2类不同性质的污染。在沙尘天气发生之前,大气中SO2,NO2等气态污染物的ρ往往较高,在大气逆温的情况下污染尤其严重,并且与颗粒物的ρ相关性较好;随着沙尘天气的爆发,颗粒物的ρ骤然增加,但伴随沙尘天气出现的大风使SO2,NO2等污染物的ρ显著下降,大气污染转变为由降尘过程造成的相对单一的颗粒物污染,属典型的沙尘污染。  相似文献   

16.
杨震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6):28-29
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多出现于春、秋两季。当出现沙尘天气时气温常在零摄氏度以下。通过对洁净室新风水洗处理的系统设计,解决水洗处沙,水喷淋防冻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实时探测资料和模式预报产品、运用欧洲细网格产品对大风天气进行解释检验,分析了2020年6月20日14时至21时石河子垦区区域性大风沙尘天气成因,结果表明:大风沙尘过程是里海快速长脊,西西波利亚低槽快速东移南下,冷空气沿西北路径南下爆发形成,大风发生时地面气压增加8hpa,850hpa温度场和风场存在强烈的斜压,地面白天升温迅速,08h~19h气温上升了14~16℃,EC细网格产品检验结果显示,大风发生时三小时变压达7~10hpa,850hpa风速达到20m/s。  相似文献   

18.
一、沙尘洪频发的主因与治理战略最近几年来,我国北京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越来越频繁。2000年3月初至5月中旬,北京选后出现了13次尘天气,强度之大,范围之广,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19.
采用2002-2016年兰州市PM10、SO_2及NO_2质量浓度监测数据、空气质量指数和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兰州市的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沙尘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市空气重污染天数减少,空气质量呈好转趋势,首要污染物仍以PM10为主,其污染天数占总污染天数的89%.较重的空气污染主要出现在11-4月,尤其春季的沙尘天气对空气污染有重要影响.兰州市每3~4 a会出现一个沙尘天气多发年, 3类沙尘天气以浮尘为主;沙尘天气的月、季分布特征明显, 90%以上的沙尘天气出现在春季.沙尘天气的PM10年均质量浓度最高,为非沙尘天气的1.2~5.4倍,平均为2.6倍;沙尘天气的PM2.5年均质量浓度比非沙尘天气高2.4倍, SO_2和NO_2的年均质量浓度差别不大.沙尘天气对兰州市PM10月均质量浓度贡献率较大的月份为3、4月,对PM2.5月均质量浓度贡献率较大的月份则持续至5月. 14 a间3类沙尘天气对PM10日均质量浓度的平均贡献率均为正值,对SO_2和NO_2,除沙尘暴对SO_2的贡献率为正值外,其余均为负值, 2013-2016年浮尘对PM2.5日均质量浓度的平均贡献率为110%,扬沙对PM2.5的平均贡献率为-30%.不同强度的沙尘天气对兰州市空气质量的影响体现在细颗粒物和粗颗粒物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不断遭受沙尘暴的袭击,北京已经是第7次遭遇沙尘天气,南方一些城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