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9,(23):14-15
癌症让许多人觉得恐怖,但并非完全不能从它的魔爪下逃离。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近日刊出美国癌症协会专家总结出的“男人和女人最容易忽视的15个癌症症状”,提醒大家要抓住癌症的蛛丝马迹。因为有调查显示,与较晚期病人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只有10%-30%相比,早期癌症病人正规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能高达70%-95%。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05,(17):20-21
民间有“十人九痔”之说,这句俗话是指痔疮的发病率相当高。有调查表明,痔疮的发病率接近30%,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步升高,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不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痔疮的发病人群有低龄化趋势,30几岁甚至20出头的中青年发病率升高。从职业来看,从事久坐、少活动的工作的人发病率较高,尤其是机关工作人员、教师、秘书、电脑操作员、编辑等“办公室一族”。为什么痔疮会“偏爱”这些人呢?问题就出在“久坐不动”上。长时间保持坐姿,特别是坐在软座上时,腹部血流速度会减慢,下肢静肢血不能回流,…  相似文献   

3.
大便带血要小心及时发现早治愈现在有的患者16~17岁就被确诊为大肠癌晚期。这类病人往往一段时间以来经常便血,有被误诊为患了痔疮,有被误诊为患肠梗阻,耽误了治疗时机,使病情日益严重。发展到肠道中有肿块时,已经治愈无望。目前大肠癌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并且有低龄化趋势。原先发病的人多在50~60岁,现在40岁左右的患者居多,最年轻的只有16岁。在临床诊断中,除患者自己忽视病情延误治疗外,被误诊为痔疮而耽误了病情的也不少。肠癌发病率为何上升大肠癌发病率上升主要是因为人们饮食习惯改变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细食品、动物脂…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07,(11):18-19
从一些医院统计数据上看,将近6成人有肛肠疾病,而痔疮占整个肛肠疾病的8成以上,其中20 ̄40岁的人较为多见,这些患者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因为害羞或是工作原因强忍着,等拖到病重的时候才来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1、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酒精,一是兴奋大脑,使情绪激动;二是使血管扩张,血液升高,这样易发生血管破裂而引起死亡,或者发生心律不齐,心跳加速等不良症状。2、肝炎病患者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酒精对肝功能有抑制和毒害作用。患有肝炎病的人,不节制地饮酒等于慢性自杀。3、胃肠疾病患者酒精会造成胃黏膜的损伤,引起上腹饱胀、反酸、嗳气等症状,使原有胃病加重,如胃溃疡、胃炎、肠炎、肾炎及眼病等都不宜饮酒,有痔疮的人也不宜饮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1,(11):46-46
根据美联社与一个网站合作进行的调查,很喜欢狗的人达到74%,很喜欢猫的人只有41%。有些人只爱猫狗的其中一种,而讨厌另外一种:15%的人很讨厌猫,而只有2%的人很讨厌狗。人猫关系与人狗关系确实存在较大差异.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科恩博士认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对于猫狗的偏爱反映出人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8,(10):61-61
高血压是目前全世界流行最广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世界各国的患病率为10%~20%。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高蛋白和高脂饮食)、社会竞争的加剧和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生率也在不断地逐年攀升。据我国10个省市35~74岁人群的调查资料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已上升到27.2%,预计我国高血压病人已超过1.6亿!目前我国有脑卒中患者500余万,每年新发病150万人,死亡20万人,其中76%的人有高血压病史t冠心病患者约有1000万,65%有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8.
并非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顺利得相似,有些人因为身体的障碍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在德国,你会发觉对于这种与众不同的尊重:据统计数据显示,德国总人口为8253.2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10%左右,约800多万人,联邦政府在多部法典中都有特殊的规定以保障残疾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体内污染医学干预水平level of medical intervention for internal contamination根据体内污染所致待积有效剂量的限值,即5年内不超过100mSv,平均每年不超过20mSv及总量不超过250mSv,对低于1个年摄入量限值(ALI),不考虑治疗;对吸入易转移性核素,估计摄入量可能为1~5个ALI,考虑治疗;估计摄入量超过5个ALI必须给予治疗.皮肤放射性污染控制水平control level for skin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α核素污染皮肤的控制水平为2.5Bq/100cm2,发射β-γ射线的核素控制水平是此值的10倍.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它们相当于皮肤基底层的控制剂量率0.15Sv/a.皮肤放射性污染洗消cleaning for radioactive contaminated skin皮肤放射性污染用肥皂和软毛刷洗消,污染严重的可用1%或5%次氯酸钠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洗消后,再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面部等敏感的皮肤,不适用上述氧化剂处理.皮肤清洗后用羊毛脂等护肤品保护皮肤,有毛发的部位先剪除后再做洗消.  相似文献   

10.
谢庆国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6):17-17,19
肝肿瘤是严重威胁世界和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全球性疾病,死亡率很高。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肝癌发病率占全球发病率得50%以上。造成其高死亡率的原因在于其早期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而当出现症状时,多已进人中晚期,预后性差。目前,肝肿瘤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但多种综合治疗手段适应症重叠,治疗方法选择复杂,并且缺乏有效的方法对治疗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使得目前存在盲目就医、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来自权威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其中,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综合不同来源的数据,我国青少年中有20% ~ 30%的人存在着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8,(2):53-53
抑郁症是一种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等特点的常见精神障碍,其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危害及给社会造成的巨大负担早已为世人瞩目。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0%~20%,时点患病率为2%~5%,并有约15%~20%的患者最终死于自杀。然而,抑郁障碍的识别率、治疗率却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同时,在现时的“经典抗抑郁治疗措施”下,所获临床疗效远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8,(6):42-42
在我国和世界,胃癌死亡率都次于肺癌,占各类恶性肿瘤死因第二位。胃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一般较低,日本为50%~60%,美国为20%左右,我国平均仅为15%。因此,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疑将会降低其死亡率,延长寿命,是我国胃癌防治战略中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医学家已查明“打呼噜”可以直接引起多种致命性疾病,包括高血压、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这几种病的共同发病基础是全身组织血管缺氧。凡是每晚打呼噜的人,其动脉血管硬化比不打呼噜的人早10~15年。打呼噜年限超过5年的人,大多数会发生心律不齐和早搏等心脏病症状;年限超过10年的人,一多半人发生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年限超过20年的人,百分之百发生心脏病。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09,(1):22-23
每4个城市女性中,就有1个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自己的性生活质量。在南京召开的“亲密关系管理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公布了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介绍,最近完成的一项全国调查表明,对自己性生活的质量感到非常满意的只有19.9%,而有19.7%的人表示不满意,5.2%的人表示非常不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观察蒙医治疗脑震荡的临床疗效。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中蒙医院(200例)、内蒙古中蒙医院(60例)、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40例)等地确诊为脑震荡的50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蒙医治疗组)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各150例,并对总有效率和症状进行比较;蒙医治疗组治愈76.72%;显效19.86%;好转2.74%;无效0.68%,总有效率99.52%。西医治疗组治愈20.85%;显效52.08%;好转22.22%;无效4.86%,总有效率95.14%;蒙医治疗脑震荡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人之所以会有口渴的感觉,是因为体内缺水达到一定程度,即体内水分失去相当于体重的10%时,神经系统会把这些信息传到大脑,人就有口渴的感觉。这时候喝凉水,胃肠受到刺激,反射性地使胃肠黏膜血管收缩,不利于水分在胃肠内及时吸收进入血液;而喝热水吸收快,容易给人一种解渴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我相信会有这么一天,我的腿会和正常的人腿有完全相同的功能。然后我的腿会有更多的升级和拓展,到时候,它会比你的腿更好。我走路所耗费的能量会比你小,我的速度会更快,我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跑马拉松。10年内,我想做这个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相似文献   

19.
可可 《科学大观园》2010,(14):79-79
美国睡眠基金会建议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为7-9个小时。不过根据该基金会的数据,20%的美国人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近三分之一的人因担心财务状况失眠。因而,睡眠不足正在严重损害着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8,(3):40-40
抑郁症是一种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等特点的常见精神障碍,其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危害及给社会造成的巨大负担早已为世人瞩目。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0%~20%,时点患病率为2%~5%,并有约15%~20%的患者最终死于自杀。然而,抑郁障碍的识别率、治疗率却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同时,在现时的“经典抗抑郁治疗措施”下,所获临床疗效远不容乐观,总体上有大约3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经各种抗抑郁治疗而无效,成为所谓“难治性抑郁症”。然而,目前国内外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