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在基于码分多址(CDMA)和空分多址(SDMA)技术的联合多址系统中, 扩频码的分配应根据移动用户空间向量的正交性来进行.文中给出一扩频码的分配算法.应用该算法,相同的扩频码可分配给同一小区内不同SDMA信道的用户,进而提高CDMA系统的通信容量.  相似文献   

2.
CDMA通信系统中,各个用户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导致了多址干扰。随着用户数的增加或信号功率的增大,多址干扰就成为宽带CDMA通信系统的一个主要干扰。多用户检测(MUD)是宽带CDMA通信系统中抗干扰的关键技术,就是在传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造成多址干扰的所有用户信号信息对单个用户的信号进行检测,有效地消除多址干扰。笔者从理论上分析了CDMA系统在不采用和采用MUD时用户容量的表达式,提出了利用MUD技术增加系统容量的多种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仿真来分析采用MUD对CDMA系统容量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得出结论:MUD效率越高,CDMA系统容量改善越好;同样的MUD效率下,数据速率越低,小区间干扰越小,比特能量功率谱密度之比低,CDMA系统容量的改善越好。  相似文献   

3.
多用户检测对CDMA系统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用户检测(MUD)是宽带CDMA通信系统中抗干扰的关键技术,能够有效地消除多址干扰,提 高CDMA的系统容量。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MUD对CDMA系统容量的影响,并用MATLAB进行了仿 真。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在CDMA蜂窝通信系统中采用终端间直接通信模式的无线接入方式。提案方式中,相距较近的通信终端采用小功率发射的直接通信模式,谋求减轻同信道干扰、增加系统的通信容量。通过计算机仿真证明了提案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用有限几何中的点线构造而成的LDPC码的结构特征,同时分析了它的译码方 法,并比较了三种不同构造的LDPC码在同一种译码方法下的误比特率.最后把性能良好的 LDPC应用到CDMA通信系统中,从而提高了CDMA通信系统的容量.  相似文献   

6.
多用户检测(MUD)是宽带CDMA通信系统中抗干扰的关键技术,能够有效地消除多址干扰,提高CDMA的系统容量。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MUD对CDMA系统容易的影响,并用ATLAB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CDMA通信系统存在的多址干扰问题,提出新型CDMA接收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在混合噪声环境下,这种接收机的解调特性、误码率及渐近效率,由此导出新型接收机的结构及算法使得系统具有抗多址干扰能力,从而使系统的容量极大化。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推导了FDMA ,TDMA ,CDMA系统的容量表达式 ,计算了 3种典型的系统AMPS ,GSM和Q -CDMA的容量关系 ,分析比较了不同系统的通信性能 ,并指出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将物理层网络编码运用于协作通信,可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增加网络容量,高阶数字调制方式是提高通信系统传输速率的有效方式之一.结合协作网络编码与数字调制技术,分析了协作网络编码中不同数字调制方式对系统误码率和吞吐量等性能指标的影响,并进一步给出了一种基于此方案的系统功率分配策略.计算机模拟分析表明,协作网络编码可使...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宏小区覆盖范围内高密度部署小小区所带来的跨层干扰和同层干扰,研究了超密集异构蜂窝网络中的资源分配问题,采用了一种共享频谱与分离频谱共存的混合频谱分配方案。依据簇中小基站与宏基站的干扰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将簇进行分类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超过阈值的簇采用分离频谱的方式分配资源,反之,可共享整段频谱。而在每个小基站簇内,在相应的约束条件下采用对偶分解法求出规划的优化目标,为每个小基站分配子信道和功率。基于联合分配方案提出算法1和算法2(次梯度算法),算法1最接近最优解决策略,而算法2可以解决高复杂度问题,具有更高的实用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有效地抑制干扰、提升系统容量,同时兼顾用户间公平性。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CDMA网络中混合信道分配策略的容量问题. 通过分析动态信道和固定信道得到各自的独立容量, 将其联立作为信道分配比例的制约方程. 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制约方程受系统负载的影响, 即确定的负载可以对应最佳的分配比例, 按照该比例分配信道能够得到最大的系统容量. 最后引入了负载的估计模型以支撑混合信道分配策略比例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针对蜂窝通信系统高能耗、 低通信资源利用率和低信道利用率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效率(energy efficiency, EE)与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 SE)联合优化的网络资源分配策略. 首先, 在保证通信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er, QoS)的前提下, 提出一种基于启发式算法的信道选择策略, 为系统内的D2D(device-to-device)用户分配信道复用资源; 其次, 在通信系统干扰门限和回程容量限制约束下, 利用Lagrange对偶分解迭代实现系统功率和频谱资源分配. 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有效扩充系统内D2D用户的数量, 提高能量效率及信道利用率, 增加频谱利用率, 为D2D用户分配最优的功率, 增强业务承载能力, 降低通信系统能耗并减少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新型光码分多址通信技术,该技术与以前文献提出的技术相比,可较大地增大系统容量,提高系统速率,处理增益高,而不需超短脉冲激光发射机,将光纤的巨大带宽与码分多址高的频谱利用率相结合,并可与DWDM技术结合,极大提高系统容量,而且价格便宜,在CATV网络,高速局域网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在双向中继去噪转发(denoise and forward,DNF)网络编码的多址接入系统中,相互通信的配对用户共用一个多址资源块,使多址接入系统中用户之间的多址干扰减少一半,并设计了DNF网络编码中配对用户共用扩频码的通信模式.通过对DNF网络编码系统多址接入时不同配对用户的干扰进行建模,提出了基于Turbo迭代干扰抑制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使用DNF网络编码时,用户对共用多址接入资源块的可行性,相应的干扰抑制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对系统性能带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CDMA 1X数据业务优化前应解决的问题及数据优化过程,重点探讨了SCH管理与分配的流程,指出通过网络优化可以综合评估网络的潜力,从而能够更合理、更经济地配置和利用资源,为数据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刻使用无线网络的用户数量不同,安全智能无线网络资源分配处于动态变化中。当前资源分配方法无法适应动态变化环境,导致整个无线网络吞吐量高、资源利用率低下、整体效用差。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安全智能无线网络资源动态分配方法,给出选择的虚拟现实架构,对虚拟现实架构进行分析。在对安全智能无线网络资源进行动态分配时,将增强网络吞吐量,减少延迟,保证系统稳定和用户的服务质量看作分配原则;将整体效用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实现资源分配。通过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对安全智能无线网络资源进行动态分配,不仅能够保证网络吞吐量,而且资源利用率高,整体效用强。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速率的多用户MC-CDMA等效子载波分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矿井巷通信环境,文中基于灌水原理提出能够满足不同速率需求的多用户MC-CDMA等效子载波分配算法,并建立系统模型,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多用户服务质量和系统的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保证每个等效子载波上用户数接近相等,对于随机特征使同道干扰达到最小,而且可以实现每个用户按照速率的大小有选择地占用一个或多个等效子载波;与随机等效子载波分配系统相比,在平均误码率为10-4时,系统大约可提供2 dB的信噪比增益。  相似文献   

18.
多业务CDMA系统在非均匀小区条件下的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小区裂化过程中多业务条件下的蜂窝系统的容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CDMA系统参数进行了仿真,以检验多业务对系统容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视频和数据业务由于要求更低的误码率,从而使其信干比要求更苛刻,引入视频和数据业务将会对系统容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蜂窝与终端直通(D2D)混合网络中的资源分配,将其建模为以最大化网络吞吐量为目标,关于蜂窝用户与D2D用户资源的联合优化问题。基于该模型进一步提出一种两阶段资源分配策略,即先采用改进的贪婪频谱分配算法将资源块分配给用户,然后基于对偶分解理论给每个资源块分配最优的传输功率。该算法在考虑蜂窝用户服务质量(QoS)的基础上,不再限制每个资源块上的D2D用户数目以及D2D用户可复用的资源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保证蜂窝用户速率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了系统的整体容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宽带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媒体业务,提出一种基于交叉熵的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链路容量方程构建方法。该方法通过定义病毒式移动通信概念,将视频业务数据转化为话音业务数据,进而构建了多媒体业务下的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链路容量方程,并引入交叉熵概念,仿真并分析了微小区病毒式移动用户进行视频业务的发生概率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微小区病毒式移动用户进行视频业务的发生概率可达到40%。该结果为病毒式移动通信概念应用于3G及4G 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媒体业务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