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淳于岳松 《科技信息》2009,(25):332-332,338
该项目在企业内部实现了对输电线路的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与通讯技术,使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杆塔定位,记录经纬度信息,实现了与GIS系统进行数据同步,方便直观地显示线路的走廊地理信息及运行维护情况。可实时检查线路巡视人员、车辆的运动轨迹.方位,可提供巡视现场的图片信息。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组合方便、应用广泛的低速数据复接设备的实现方案。在介绍了系统组成和构造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研究了X50数据复用、基群信道接口及同步检测等部分的电路原理及实现特点。通过实际线路试验,该方案完全达到了预定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3.
输电线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与管理所涉及到的线路、杆塔、设备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数据与信息流,提出了以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据库软件分别管理输电线路数据的方法,构建了输电线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框架.输电线路的空间(图形)数据采用GIS软件进行管理,非空间(属性)数据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两者通过集成地图开发的方式进行关联.数据库设计时,定义了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与从属关系,例如输电线路与杆塔、杆塔与塔头等,可依据这些关系对设备和输电网络进行追踪.整个系统数据库基于C/S(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实现网络共享和系统安全性功能.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测温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介绍了电力线路温度采集及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的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5.
冯忠义 《科技信息》2011,(26):340-341
本文简单陈述了电流互感器导纳测试的意义、基本原理及实现方式,提出了横向比较及纵向比较两种数据评估方法,并总结了各自的基本判断标准。阐述了电流互感器导纳测试法的故障分析和诊断方法,对CT常见故障线路电阻增大、二次绕组阻抗减少、CT二次存在分流现象等进行了分别陈述。最后对采用导纳测试技术在CT中应用研究做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交通卡的普及,智能交通卡中隐藏着越来越丰富的个人及群体移动行为信息.但当前很多城市智能公交卡主要用于收费功能,并未包含乘客确切的上下车时间及站点信息,这给分析挖掘交通卡刷卡数据、提供基于精确位置的服务带来了阻碍.本文针对上海市不含公交上下车站点的刷卡数据集,借助于确定的地铁站点刷卡信息,分析个人的整体刷卡历史记录,提出一个基础的基于时空邻近性的恢复算法(STA,Space-Time Adjacency algorithm)和一个改进的基于历史的恢复算法(HTB,Historical Trip Based algorithm).具体地,STA算法根据刷卡记录线路的时空邻近关系进行恢复,在此基础上,HTB算法将刷卡记录集合根据时间和空间属性进行切分,获得有明确出行意义的出行记录,再利用历史记录集合,提取乘坐线路以及频繁换乘线路,根据线路间的空间关系生成线路带权候选站点列表,再次进行站点恢复.实验证明本文算法可以较好地缩小线路的候选上下车站点范围,且时间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帧中继(Frame—Relay)技术简化了节点之间的协议,提高线路带宽利用率。分析了帧中继技术的特点、数据帧格式及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8.
李洪涛 《广东科技》2010,19(10):122-123
本文分析了故障发热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危害及高压输电线路红外诊断与检测技术的特点,介绍了高压输电线路设备红外诊断与检测的相关原理,分别列出了高压输电线路上基于不同发热原理的两种主要设备及其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时的注意事项,及诊断缺陷及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输电线路参数在线测量方法存在不能对线路导纳参数及非对称输电线路参数进行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电线路∏型模型的非对称输电线路参数在线测量新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三相非对称输电线路的∏型模型,建立起线路参数计算的电路方程,然后针对该线路参数计算方程的欠定性,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欠定方程求解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输电线路两端电压和电流进行多次测量,建立求解线路导纳参数的超定方程,应用复数域内的最小二乘法,推导出导纳参数的计算公式,并利用导纳参数,推导出线路阻抗参数计算公式。仿真结果表明,线路零序阻抗及导纳模误差分别为-0.011%、-0.119%,正序阻抗及导纳模误差分别为-0.005 1%、0.064%,远小于实际工程误差要求。该方法不仅可以求得输电线路的阻抗与导纳参数,以及线路的正序、负序、零序以及各序间的耦合参数,解决了线路参数在线测量法不能求解导纳及非对称线路参数的问题,还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可为三相非对称输电线路参数的在线测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吕恒  徐庆锋 《科技信息》2011,(17):I0364-I0365
本文通过从线路路径的选择,线路的机械力学及电气部分设计计算,线路绝缘配合,杆塔及杆塔基础设计,线路排杆定位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输电线路设计方法,这为初学线路设计提供了一条便捷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陈璇 《广东科技》2010,19(24):122-124
为提高线路检测效率,实现线路的自动化管理。本文阐述了电力线路巡检技术的传统方法,结合实际电力线路巡检工作,对GPS定位系统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了GPS技术在电力巡检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以实现线路的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论电力线路检修及缺陷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广 《广东科技》2008,(22):175-176
如何科学地处理缺陷数据并安排检修,现已成为线路管理部门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从线路缺陷数据的积累、综合、处理,到辅助决策提供了高效率的工具。供电局线路管理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已为线路的管理和缺陷数据的积累与综合提供了成熟的软件手段,以下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文涛 《科技信息》2010,(26):394-394
目前银行业业务种类发展迅速,得益于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银行业务数据集中化、传输网络化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银行对网点监控信息的集中管理,及视频会议、ip语音等对线路带宽要求较高的系统的使用,要求银行网络线路类型传输模式适应这些新的特点,为此就多线路的有效结合及防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超高压架空输电线的工频电场及其影响(一)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为了分析进入城镇的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基于模拟电荷法,建立了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带避雷线)的工频电场数学模型.以单回三相输电线路为例,介绍了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下方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重点分析了单回、多回线路在不同的排列方式、相序布置及高度下,对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分布的影响;结合环境评估标准,探讨了如何布置线路有效地减小电场.最后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总结了减小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对所穿越地区影响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交通大数据的公交线路OD矩阵推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交通大数据的普及与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推断多模式交通网络线路OD矩阵的方法。首先,通过匹配乘客的刷卡数据和公交车辆报站数据获得乘客的上车站点,其次结合地铁刷卡数据准确分析乘客的下车站点,最后根据乘客的出行信息获得线路OD矩阵。利用广州一天近800万刷卡数据和600万公交报站数据进行了上车站点、下车站点以及OD矩阵的推断,结果表明:早高峰与全日出行规律一致;广州交通方式呈现多样化等。提出的方法可以更为准确地获得线路OD矩阵,揭示城市交通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输电线路雷电的原因及危害的种类,介绍了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技术,分析了接地网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方法,探讨了输电线路杆塔接地降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该文深入分析了吉查线穿越乌兰布和沙漠地段影响线路方案的各种因素,阐述了初测及可行性研究工作中该段线路方案研究比选情况,提出了类似情况下线路方案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玉朴 《科技信息》2012,(4):226-227
文章主要论述了《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及技能训练》课程教学的方法、步骤,要上好这门课程,让学生真正掌握其知识及技能,首先要从读懂线路图开始,然后注意基本功的技能基础训练,熟练掌握各种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判断各种电机控制线路的故障及排除的方法,最后对生产机械控制线路提出了教学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闫伟  吕玉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1):3096-3100
配电网线损是线路传输电能时产生的各种损耗,它是供电企业考核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配电网分支多、结构复杂,理论线损计算困难。为了准确计算配电网线路损耗,依据10kV配电网实际分布情况,构建了一种结构可灵活变化的多层级多节点分支的辐射状网络模型,得出了该模型下的配电网线损计算公式。利用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实时数据进行了10kV配电网线损计算,根据已有的人工实际统计数据进行结果验证。表明该计算方法合理,结果准确有效,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是衡量无缝线路轨道强度与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本文就无缝线路锁定轨温降低的原因及监控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