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在不借助辞典等工具的情况下做课堂定时翻译,其译文能够真实体现学生瞬间的翻译决定。基于学生课堂定时笔译的调查表明,学生译文中"了"、"着"等英语视点体的翻译反映了学生翻译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具体而言,含有完整体意义的一般过去时在译文"了"的使用中占绝对地位,其次是含有未完整意义的一般现在时的译文"了",而译文中"了1"和"了2"所占比例差异增大,说明学生语法意识的严谨和显化。译文中动词加上"着"的用法也表明学生在翻译中自觉的语法意识。通过分析视点体"了"和"着"汉译过程中的正迁移现象,不仅可以解释翻译语法显化、进一步验证翻译共性理论,而且使师生共同参与翻译认知学习,有利于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2.
合作原则是交际中需要遵守的原则.翻译也是一种交际,是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通过译者的交际,因而合作原则在翻译中同样适用.本文从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入手,探讨在汉诗英译中质量准则的遵守及违背,并得出了在汉诗英译中译者遵守质量准则以求忠实于原文,违背质量准则以求忠实于译文读者,即遵守和违背质量准则皆是为了达到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成功交际的目的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译事难,而译诗则更难。这似乎成为了译界的一种共识。因为一般翻译,只要译出原文的意思,语言通顺,即大致可以。但是诗歌翻译,除要译得忠实于原文外,还要求传达原文的风格,表现出原文的美感。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解构主义翻译观的主要思想,即"延异"、"作者死了,译者诞生"、原文与译文的"共生互补"关系以及译文多元流动的评价标准等,从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以及译文的评价标准三方面进行浅析,认为解构主义翻译观尽管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过分强调差异性,否认原文文本的终极意义;过多强调译者的翻译主体性和创造性,否认作者的权威性和独创性;同时提出译文的多元评价标准,否认忠实的翻译准则等,在一定程度上,必将导致翻译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5.
"奴性的忠实"在翻译中具体体现为字、词上的盲从,句式上的亦步亦趋,以及无视文化背景和认知语境的差异而照搬原文三个方面.本文通过分析学生翻译实践中普遍出现的不妥译例,论证了当"奴性的忠实"表现为字、词、句义翻译上的盲从时,语内译在语际翻译中使用的必要性,它是挑战"奴性忠实"的有效工具.而针对后两种体现,译者则需要培养对汉英的语言结构差异以及思维方式和认知语境差异的敏感,善于变通才是求"信"之道.  相似文献   

6.
诺德的"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是一个更为关注原文特色的功能翻译模式。该模式一方面坚持译文目的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原文分析对选择适合翻译策略的作用。运用这一模式进行外宣英译,译者可以在对原文功能与译文目的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好地实现外宣英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旅游外宣资料汉英翻译中的"译与不译"问题,应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目的论"的指导下,突破传统"忠实"翻译原则的束缚,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予以解决,以实现目的语读者的交际目的.具体表现在增译、缩译、编译和创译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奈达是这一理论的杰出代表,他认为好的译文就是要从译入语中找到与源语言中最自然、最贴切的对等语,使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相同.其中,在《翻译科学探索》中,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中的四个评价标准.《翻译茶座》中选取了新美国短文精品及毛荣贵的相应翻译,这些文章的原文内容丰富,趣味性强,而且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而毛荣贵等人的译文大部分不错,但也有瑕疵,为了指导读者进行批判性的阅读,本文从功能对等的四个标准出发——传达信息,传达原文的精神和面貌,符合译入语规范和表达方式,读者反映相似,对《翻译茶座》的译文进行了评析,指导读者培养批判性看待译本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诺德的“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是一个更为关注原文特色的功能翻译模式.该模式一方面坚持译文目的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原文分析对选择适合翻译策略的作用.运用这一模式进行外宣英译,译者可以在对原文功能与译文目的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好地实现外宣英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译事不易,如严复所言,"求其信,已大难矣",再加之于"雅",可谓难上加难。他所提之"雅",是指优秀的译文要在"信"和"达"的基础上,还要具备古文的文雅。而现代则更偏向将"雅"解释为译文于原文风格的一致。该文列举了汉英翻译(Chinese-English)过程中常会遇到的"失雅"现象,从语言文化角度探究原因,感受差异,加深对翻译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