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科学史上学派林立,几乎涉及到所有学科。在光学上有微粒学派和波动学派、生物学上有突变论派与进化论派;地学上有渐变派与灾变派、水成派与火成派;天文学上有大爆炸学派与稳恒态学派;生命起源上有奥巴林学派与福克斯学派;遗传学上有摩尔根学派与米丘林学派……。所谓学派,是持有相同学术观点的科学家所组成的集团。他们为了探索科学真理、交流学术思想,合作研究、携手共进,组织了科学家的大家庭。长期来,科学学派被人们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科学的组织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比过去更加紧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也在不断增加。科学家要发挥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家作为个人,二是科学家通过他所在的科学家群体,这个群体就是科学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王公  杨舰 《中国科技史杂志》2023,(4):481-492+478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民族的危机和社会的需求,清华大学开始了战时特种研究的探索。经过多次计划和调整,清华大学先后成立了农业、航空、无线电、金属和国情普查五个特种研究所。这些研究所的出现,首先是科学家群体科学报国的意愿和自下而上组织,而后也得到了国民政府注意和支持。这些研究所通过与政府部门及地方厂矿企业合作,展开的一系列工作直接支援了前方战场和大后方建设的需要。这段历史是中国科学家以科学服务抗战需要的伟大业绩,也是中国科学家以科学为武器参与到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的实证。此外,抗战时期中国的这种政府和科学家之间上下结合的协作,是科技欠发达国家科技动员的典型代表,也是对以往只关注自上而下科技动员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科学史表明 ,并不是所有优秀的科学家 ,甚至包括最为杰出的科学家都能创立起自己的学派 ,这确实要取决于某些优异的个人品质。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 ,科学学派是具有一定内在结构与功能的学术共同体 ,学派领袖在其中担负的角色必然有其相应能力上的要求。对科学学派领袖素质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水平 ,有助于构建优秀的科研团队。  相似文献   

5.
 科学是人类的一座精神宫殿,来自全球的科学家年复一年在此构建、雕琢科学的美丽新世界。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又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别具匠心的工作,其中自然包括日益成熟的中国科学家群体。在这个群体中,这一年又有哪些人做出了更具影响力的贡献呢?在科学体系日益庞大、科研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即使同一学科不同分支的研究成果,其重要性尚且难以立判高下,况论差之千里的不同学科?因此,笔者不揣鄙陋,试图以科学家2016年所完成工作的影响力作为依据,和广大读者共同回顾2016年度重要科学人物。  相似文献   

6.
科学史与后人文主义--析皮克林的后人文主义科学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代美国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安德鲁·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的科学史观.指出他欲建立独立于科学家的解释方式的"历史解释",以超越传统的逻辑实证(经验)主义的科学史观;摆脱爱丁堡学派的"利益模式"在实践上的困境,以"后人文主义"(posthumanism)的观点来看待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文化的多样性、异质性来理解实验室中的科学文化.这些新观念对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对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沟通与融合带来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科学管理研究》2015,(5):25-28
科学学派能够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影响该时代的科技发展,具有相对成熟的科学范式和学术思想,通过领军人物的学术观点,使其得到认可。科学学派的形成机制主要有基于相同学术观点、基于地域相近或交叉而形成。科学学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进行科技研究、培养前沿人才、促进科技交流、传承科技思想等方面。促进中国特色科学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从深化我国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研究与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给予重视,最终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能够应对国际竞争的科学学派,促进我国科技在国际上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5月5日,"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全国巡展济南站开幕。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是共和国历史上第1次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展览,由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等8部委共同主办。展览按照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展示了我国科学家群体形成、演进的曲折历程。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2014-05-06]  相似文献   

9.
遗传学领域著名的摩尔根学派学者刘易斯于199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他是第四次获此奖项的摩尔根派学者。同一学派先后四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在近百年的诺贝尔奖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为什么摩尔根学派能够多人获得科学  相似文献   

10.
科学研究学派是现代科学的重要组织方式,具有巨大的创造性和竞争力。本文考察了研究学派在西方科学中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它在现代科学活动中的结构—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11.
 工程科学不是新名词,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形成并有其深刻内涵。20世纪初,以克莱因、普朗特为代表的科学家提出了数学、力学等要面向应用解决工程问题;在力学方面形成应用力学派,普朗特的学生冯·卡门、铁木辛柯等力学家继承应用力学派思想,而冯·卡门的学生钱学森先生对此有所发展,明确提出工程科学(也有人称之为技术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类星体奥秘的探索已有二十七年的历史,由于红移论争和能量之谜直到目前尚未揭开,所以一直是天文学中争夺诺贝尔奖的科学前沿。还因为它是宇宙学中科学与哲学争论的基本问题,所以又是哲学家们非常关心的哲学前沿。本文在介绍红移和能量之谜研究的新进展的基础上,着重从哲学及方法论角度对宇宙学派及非宇宙学派的基本观点作了评价,并提出了应克服目前重宇宙学派、轻非宇宙学派,同时发展两派理论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它们可能具有的变革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科学及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早期是中国近现代农业科学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军阀混战、中央政府无力扶持科学教育的困顿历史条件下,留美科学家群体通过与地方势力的合作与相互促进,一方面建设东南大学农科并取得卓著成就,为中国农业科学、生物科学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农学研究强调实用性以应对地方需求,服务东南地区,推动了地方农业和工业的发展。这段历史展现了社会力量推动形成的科学的若干特征,表明了在动荡的军阀时代,中国科学并没有因为中央政权的缺位而停滞,而是与社会力量合作互动,在实现自身发展、完成近代化与体制化的同时满足地方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我不是历史学家,因此对历史是由英雄还是群众创造的这个命题无意深究.但是.当英雄史观扩散到探讨科学家群体中的个体贡献时,我就不能不予以高度关注了.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把布拉福德定律(Bradford's law)不断外推,得出"重要的科学进展是由少数人完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按]老科学家是共和国科技发展历史的活档案,他们的学术成长历史本身就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遗憾的是,尽管目前相当一部分老科学家已经步入高龄化阶段,身体状况较差,全面系统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资料抢救整理工作迄今仍未开始.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科协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主任张开逊研究员、委员王春法研究员建议通过口述方式,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资料进行抢救性发掘整理,并通过多种方式加以应用.科技工作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历史更是不可复制和再生的宝贵资源.随着时间流逝,相当一部分老科学家已进入暮年,而记录其学术成长历史的书籍、影像资料却寥寥无几.每一位老科学家的去世,不仅仅是相关科研领域的重大损失,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科技发展中珍贵历史档案资料的缺失,供后继者学习借鉴的学术思想线索的中断,以及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培养科学兴趣机会的减少.从这个意义来说,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资料抢救工程,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系统抢救整理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资料,确实是一件十分紧迫且功德无量的重要事业.  相似文献   

16.
 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家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公众对科学家这个群体却没有正确的认识,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现在,这个群体开始更多地出现在聚光灯下,让公众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也使科技变得更加流行。  相似文献   

17.
7月1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名代表汇聚河南新乡召开第六届全国科学哲学大全。上届年会是1987年开的。本届年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对6年来学术成果和研究队伍的状况作一次检阅。哲学和科学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亚里士多德身上,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角色融为一体;爱因斯坦既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如果说哲学是人类知识最高殿堂的话,那么自牛顿以后两百多年间,科学就是堂主。由于科学和科学应用的巨大成果,人们相信,科学和科学方法是获取知识的最可靠来源,靠着确凿无疑的知识的不断积累,人类最终将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作出准确无误的描述和把握。然而,本世纪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对牛顿体系的革命,把这种传统的科学观及其科学的世界图景冲得支离破碎,于是,围绕着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理论与观察的关系。科学进步的模型等问题,涌现出逻辑实证主义,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历史学派,科学实在论,直到最近的后现代主义的科学哲学诸多流派。尽管它们在许多问题上存  相似文献   

18.
科技人员的道德自律与他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当我们面对各种科技道德行为失范现象时 ,自然就会想起那些为科学无私奉献的高尚的古代科学家和解放后的中国科学家群体。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永远牢记和弘扬他们体现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 ,是一代代后来者的责任。应该看到 ,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前进 ,历史不会逆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我们不能总是觉得过去好 ,现在不好 ;老的一代好 ,年轻的一代不好。事实上中国一直在进步。我们应该针对现实的问题拿出现实的办法来推动现实社会的进步。古人所言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  相似文献   

19.
潘文良 《科技资讯》2012,(27):239-239
科学家社会责任在社会分工中具有历史性和层次性,不仅可以把科学家社会责任分为科学家个人和科学共同体两个层面,还可以结合越来越细的社会分工,在"科学家队伍"中,进一步把更具体的科学家社会责任分解到不同层次、不同环节的科学工作者上,以便实现科学家社会责任的可操作性或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贾哲  贾慧 《科技信息》2011,(4):156-156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继单线进化论学派和传播论学派之后,文化人类学界又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它是西方人类学的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是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因此,该学派又被称为博厄斯学派。本文将对博厄斯的文化观从历史特殊论、文化相对论、文化区域理论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