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汉字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社会用字比较混乱,它除了与人们的思想认识、社会环境,书写者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关系外,还与汉字本身的不规范有直接的关系,现就汉字在社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规范汉字的方式方法,从而使汉字趋于更合理,更好地为社会交际服务.  相似文献   

2.
作为社会交际的语言工具,为适应社会的需要,汉字必须规范.汉字的不断涌现和汉字的不断规范,两者伴随着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秦始皇的"书同文"是汉字发展史上第一次国家规范汉字.唐朝在规范汉字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后,迅速而彻底地制止自古以来"正体""通体""俗体"并行的混乱局面,在全国推行"规范汉字".  相似文献   

3.
书法理论与汉字理论关系密切,以往众多的书法理论继承了汉字发生论的“仓颉造字说”是有历史渊源的,这种继承也揭示了书法的“法自然”的本质。书法理论对汉字形体论的继承有得有失,汉字也正是在不断的“规范—变化—再规范—再变化”循环中演变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书法理论与汉字理论关系密切,以往众多的书法理论继承了汉字发生论的“仓颉造字说”是有历史渊源的,这种继承也揭示了书法的“法自然”的本质。书法理论对汉字形体论的继承有得有失,汉字也正是在不断的“规范—变化—再规范—再变化”循环中演变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汉字简化总表》的简化方式大致有四种。繁简字之间存在“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关系。客观审视简化字,可谓有得有失。现阶段汉字的发展应以简化为主,汉字简化的关键不是减少笔划而是减少用字的数量。建议《规范汉字表》分成三类,确定各类的使用原则和范围,以弥补《汉字简化总表》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社会规范用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用字目前不很规范,报刊杂志题名、商品外包装、公共场所、电视、网络存在一些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生造字和错别字的现象;百姓对规范汉字的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还不尽如人意。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1、认识汉字规范内在的基本矛盾;2、主观意识方面的加强;3、客观条件方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社会用字目前不很规范,报刊杂志题名、商品外包装、公共场所、电视、网络存在一些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生造字和错别字的现象;百姓对规范汉字的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还不尽如人意。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1、认识汉字规范内在的基本矛盾;2、主观意识方面的加强;3、客观条件方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书写习惯、娴熟的书写技能、书写出规范汉字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这同时也是教育教学的要求。然而近些年来对规范书写教学的忽视、教师缺乏对规范书写重要性的认知以及教材中甚至出现不规范汉字等情况,使得学生汉字书写的质量下降。规范书写关系着孩子的未来成长,对他们的道德审美等能力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对我国汉字的传承起到重要影响。该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规范书写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久远而密切的联系。汉字的产生、发展过程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观。从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与我国古代的生产关系、神崇拜、玉文化以及汉字的特点等方面 ,论述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 :汉字里积淀着中国文化的结晶 ,中国文化也仰仗着汉字流传得更为久远。本文指出 ,通过研究汉字的形、音、义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情况 ,揭示了汉字的优越性 ,从而确立了汉字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钱伟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2):80-81,90
汉字常能折射出社会的文化烙印,并在历史演变中进一步透视出文化变异的信息,所以,汉字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文化是造字的依据,汉民族文化又深刻影响着汉字的构造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永蓉 《科技资讯》2010,(22):238-238
近几年,是否恢复使用繁体字,成为社会关注和热议的问题。在简化字推行了五十余年并已深入人心的今天,识繁用简是两全之举。汉字使用的当前要务,是将汉字规范化工作落到实处,有效解决当前汉字使用中的一些不规范现象。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是我国现行汉字规范标准,通过将日本计算机用字的国家标准(JISX0208—1990情报交换用汉字符号系》的6355个汉字与我国现行规范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的字形比较,并且给予详细分类。希望分类结果能为中日两国人民相互间的语言学习和教学提供帮助,为中日双方的汉字规范和汉字文化圈国家的汉字“书同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简化和繁化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必然现象。简化是为了控制社会用字的数量和书写更为便捷;繁化是为了社会用字的词义更为准确。在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必须依靠国家的强制措施,必须依靠语言文字工作者的指导作用。整理规范语言文字,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我们整理规范语言文字的根本目的。要确定现代汉语规范通用汉字,前提是颁布相关规定制定必要措施,整理、规范和限定“人名用字”、“生僻的地名用字”、“方言用字”。  相似文献   

14.
汉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一块"鸡肋",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必要全面提升汉字教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本文试图从汉字本身的规律及其延伸拓展的作用方面,探讨汉字教学与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汉字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汉字和图画在起源上是相同的,二者是同源的关系,这是对"书画同源"的合理解释.汉字起源于图画或汉字分化出绘画是对汉字与绘画关系的绝对化,不符合汉字与绘画同源的历史事实.正确认识汉字与绘画的原始关系须做到第一,史前图象符号释义的平衡;第二,理清汉字与绘画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第三,研究角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汉字和图画在起源上是相同的,二者是同源的关系,这是对“书画同源”的合理解释。汉字起源于图画或汉字分化出绘画是对汉字与绘画关系的绝对化,不符合汉字与绘画同源的历史事实。正确认识汉字与绘画的原始关系须做到:第一,史前图象符号释义的平衡;第二,理清汉字与绘画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第三,研究角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分析汉字规范书写存在问题,提出了汉字规范书写的全重心理论,为汉字的定型和结构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结合汉字书写的特点给出了一整套科学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史讳与汉字的关系,由此揭示出汉字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侧面展示了汉字的历史价值,从特定角度说明了汉字演变的规则  相似文献   

19.
方块白文的书写符号系统与汉字俗字有很密切的关系。一些过去被认为是白文自造字的书写符号实际上是由汉字俗字借用而来的。此外,有一部分白文自造字则是在字形上与汉字俗字偶合。汉字俗字对白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白文直接借用汉字俗字;二是白文造字法受到汉字俗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汉字和图画在起源上是相同的,二者是同源的关系,这是对“书画同源”的合理解释。汉字起源于图画或汉字分化出绘画是对汉字与绘画关系的绝对化,不符合汉字与绘画同源的历史事实。正确认识汉字与绘画的原始关系须做到:第一,史前图象符号释义的平衡;第二,理清汉字与绘画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第三,研究角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