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信阳市浉河河岸带湿地设置30个草本群落样地,利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其群落类型,并利用CCA和RDA排序探讨环境因子对群落物种分布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0个样地群落可划分为3种群落类型,分别为菵草+酸模+红蓼群落、马唐+鬼针草+水蓼群落、藜+酸模群落.菵草+酸模+红蓼群落为主要类型,物种TWINSPAN分类及DCA排序清晰地反映出了群落所在生境的水分梯度变化.CCA排序显示,决定物种分布的主导性环境因子为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大部分植物趋向分布于中低水平的土壤环境中.RDA排序显示,Patrick丰富度指数与土壤pH值具有密切的正向关系,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土壤速效钾具有密切的正向关系,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土壤速效氮具有极高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土壤种子库是指在土壤中和土壤表面活着的所有种子,在植被更新、恢复及植物种繁殖、扩散等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不同退化类型群落土壤种子库特征、地上植物多样性以及对应的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仍不清楚.作者选择香格里拉亚高山森林带受人为砍伐、过渡放牧等影响退化形成的不同类型的针阔混交林群落(石漠化草地、草地、灌木林地、疏林灌木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种子库、地上植物多样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分析香格里拉亚高山退化森林带不同退化类型的针阔混交林群落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土壤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为当地亚高山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群落类型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物多样性均极低,物种以多年生植物为主,地上和地下植物物种数量都表现为灌木林地疏林灌木林地草地石漠化草地;4种群落类型土壤种子库平均密度700.5±215.5粒/m~2,与地上植物相似性均不高,说明土壤种子库中物种萌发生长到地上的植物较少.②4种不同退化类型群落之间土壤p H值、有机质、水解性氮、全磷、全钾、全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灌木林地群落土壤状况最好,石漠化草地最差.③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特征指数与地上植被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与土壤理化性质呈负相关;土壤全氮、p H值、有机质、Patrick丰富度指数对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大,有效磷、速效钾和全磷对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小.④总体上看4种群落类型土壤状况均较好,植物多样性较差,人为干扰(砍伐、过度放牧等)是导致森林退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西藏拉萨市当雄县阿热湿地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双向指数种分析(TWINSPAN)法、主分量分析(PCA)法以及冗余分析(RDA)法对阿热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以及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记录阿热地植物物种45种隶属于20科,其中主要植物有35种;阿热湿地植被类型有高山草甸群落、湿生草甸群落、沼生群落和旱生群落;影响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素为过度放牧、暂时性积水、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其他干扰,并且各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较大,生境间的异质性小。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扎龙湿地不同植物群落结构以及土壤因子对其驱动作用,采用单位面积取样法进行群落物种调查,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土壤因子,用Pearson相关分析群落结构参数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7月份,扎龙湿地2个样地4种不同植物群落物种数为6-50种/m~2之间,生物量在176.9-661.0 g/m~2之间,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在0.6369-0.9523之间,优势种重要值在161.8-257.1之间,群落物种数和多样性均以缓冲区草甸的杂类草群落最高,核心区干-湿交替带的芦苇群落最低,群落生物量和优势种重要值则正好相反。土壤含盐量、pH和含水量对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具有显著(P0.05)负向驱动,对群落优势种优势度具有显著正向驱动,土壤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速效钾和含水量对群落生产力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宁夏荒漠草原5种破碎化典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5种植物群落均以禾本科、豆科、菊科、苋科植物为主,占群落物种数的76.92%~87.50%.蒙古冰草群落的物种数量、科属类型及多年生植物种类明显高于其他群落,蒙古冰草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苦豆子群落的最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容重、速效磷、速效钾和过氧化氢酶负相关,与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 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正相关.土壤速效磷、田间持水量和脲酶是影响植物群落特征和生物量的关键因子,分别可解释其变异的37.30%、 18.30%和11.30%.表明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因子密切相关,蒙古冰草群落和针茅群落可作为未来宁夏荒漠草原改良和保护利用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选取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群落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段,设计11个样地,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乌金山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外貌、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群落学特征,并对该群落的环境概况进行分析,计测了不同地段上群落的频度、盖度指标和不同层次上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在乌金山海拔950 m-1450 m之间,群落分为乔、灌、草3个层次,乔木层为油松单优组成,外貌特征上以地面芽植物为主.其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海拔高度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海拔的升高,森林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呈上升趋势,均匀度指数呈平缓下降的趋势,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不明显;乌金山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明显受群落类型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群落结构越复杂,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越大,均匀度指数越小.  相似文献   

7.
按照水位梯度将金川泥炭地的植物群落划分为4个类型(臌囊苔草-柳叶绣线菊群落、芦苇-臌囊苔草群落、臌囊苔草群落和油桦-臌囊苔草群落),研究4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及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位的升高,4个群落的生物量逐渐减少,水位最低处的臌囊苔草-柳叶绣线菊群落的地上生物量最高;4个群落中地下水位、生物量、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和物种多样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有机质差异不显著;物种多样性仅与土壤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全氮、有机质和地下水位无相关性;生物量随土壤全氮、全磷的增加显著增加,与湿地水位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关系不显著.金川泥炭地群落生产力的分布与土壤全氮、全磷和泥炭地水位的关系密切;土壤全磷可能是影响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不同海拔珙桐群落乔木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生长的最适海拔高度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研究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白泥岗地带不同海拔高度的珙桐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及其根际土壤性质.结果表明,海拔1700 m的珙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1500~1700 m是适宜珙桐生长的海拔高度.珙桐根际土壤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和含水量在3个土层深度上差异显著;整个地区土壤pH值变化范围小.腐殖质层土样1500~1700m 3个海拔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1800 m和1850 m 2个海拔;淀积层、母质层土壤养分在5个海拔间的变化规律性不强.相关分析表明,速效磷、速效钾和pH值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无显著相关性,只有淀积层有机质、腐殖质层含水量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显著相关,母质层速效氮和淀积层、母质层含水量甚至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河南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天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对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枣香林区1 hm固定样地内的植物区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样地内共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54种3514株,隶属于28科41属;区系成分较为复杂,以广布分布成分为主,同时含有一定比例的温带和热带区系分布,体现了该区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特征.群落各层次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层间植物层;Hurlbert指数(DH)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层间植物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D2)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层间植物层;Pielou均匀度指数(J)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层间植物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D1)表现为层间植物层>灌木层>乔木层.为认识和研究小秦岭物种多样性特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赤水河流域上游黔西北段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设立35个森林群落样地,采取样方调查方法,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CA)排序法,分析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赤水河上游黔西北段样地中,共调查到79科183属262种物种,植物组成丰富。不同植物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以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变化最小。银白杨(Populus alba)和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为优势树种的林分具有更为复杂的结构,但优势树种分布亦趋于集中。经度、纬度和海拔对样地分布的影响效应较强,坡位、坡向对群落分布的影响效应较弱,坡度越低则群落组成越丰富。研究区群落多样性受到丰富度在内的诸多因子影响,因此建议对该区森林群落进行综合管理和科学经营。  相似文献   

11.
选取湖北省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退耕年限的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样地进行了植物多样性调查.通过Jaccard相似性指数、Gleason丰富度指数比较,分析了不同退耕年限对群落植物多样性丰度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样地退耕后的植物群落大致经历了白车轴草、鸭儿芹群落→杂草类群落→毛茛群落→山酢浆草群落4种群落类型的演替.退耕50年的样地与未耕种过的自然生境的物种组成相似度最高,Jaccard相似性指数值为0.3,退耕5~6年的样地与未耕种过的自然生境的物种组成相似度最低,Jaccard相似性指数值为0.021.各种地类的植物Gleason多样性丰富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未耕种过50年30年20年10年5~6年.该研究可为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理利用土地、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急尖长苞冷杉林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轿子山的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var.smithii)林是西南地区同类森林中分布纬度和海拔最低的类型,具有重要的地理学意义和保护价值.急尖长苞冷杉林目前残存于昆明北部禄劝县和东川区,主要分布于轿子山保护区内,分布海拔为2700~4000m.基于10个20m×25m的样地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生物多样性特征是:群落样地由252种维管植物组成.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40.77%.种以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占30.74%.②生活型谱以地面芽植物为主,占38.53%.其次是高位芽植物,占32.90%.③该群落叶型以单叶(81.82%)、纸质叶(50.65%)、非全缘叶(54.11%)、中型(51.95%)和小型叶(40.69%)、非渐尖(77.49%)占优势.④群落中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最大,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是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  相似文献   

13.
落叶阔叶天然林是河南省伏牛山南坡的主要林型,在伏牛山南坡落叶阔叶天然林内设置28个样地,采用多元回归树(MRT)和冗余分析(RDA)方法,对落叶阔叶天然林进行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伏牛山南坡落叶阔叶天然林分为3个群落类型:栓皮栎+山胡椒+披针叶苔草群落,主要分布在海拔范围为600~1 030 m;短柄枹+胡枝子+细叶苔草群落,主要分布在海拔1 100~1 400 m的中山地带;锐齿栎+桦叶荚蒾+宽叶苔草群落,主要分布在1 326~1 830 m的中高海拔区域。RDA排序很好地反映了落叶阔叶天然林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环境因子对植物分布的解释率为69.6%。海拔、土壤有机质、全氮、土壤容重、铵态氮、全磷、硝态氮对本研究区落叶阔叶天然林群落分布有极其显著影响(P<0.01)。海拔、全氮、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容重是影响伏牛山南坡落叶阔叶天然林群落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4.
水青冈属(Fagus)植物是北半球温带森林的重要建群种,其中以米心水青冈(Fagus engleriana)分布最为广泛.以湖北神农架为研究点,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应用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对米心水青冈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为2.55,Simpson指数5.31,均匀度指数0.70,Shannon-Wiener指数与Simpson指数的顺序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径级分布研究表明整个群落更新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对塔里木河下游公益林30个样地的实际调查资料,运用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对该区植物群落进行了分类,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对塔里木河下游的天然植被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植物区系组成贫乏,群落结构简单,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较低,TWINSPAN程序将30个样地划分为9个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选择五台山4个海拔梯度(2 200 m、2 250 m、2 300 m、2 350 m)的林线森林斑块为样地,对其林下的草本层和表层土壤(0~10 cm)进行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研究,运用指数、单因素方差分析、PERMANOVA分析、PCoA排序以及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秩相关进行分析.主要结果有:(i)在林线森林斑块内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在样地间差异不显著,但草本群落差异性显著受海拔梯度的影响.海拔2 350 m和2 300 m的2个样地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最小且群落相似性最小,海拔2 300~2 350 m引起了草本群落较大的变化.而海拔2 250 m和2 200 m的2个样地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最大,且群落相似性中等.推测海拔2 200~2 250 m的变化引起了物种地位的变化;(ii)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表层土壤pH值、全氮、全磷和全硫在不同海拔的林线森林斑块内呈显著变化,秩和检验结果表明有机碳在海拔梯度间变化不显著,全氮、全硫和有机碳的变化随海拔升高而增大;(iii)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秩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全氮、全硫、全磷和有机碳呈显著负相关,全氮、全硫、全磷和有机碳之间大多数呈显著正相关,这些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的相关性不显著.研究发现:在林线森林斑块内草本群落的海拔间变异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显著,受海拔影响显著但变化趋势波动性较大,这可能与放牧和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有关,需设置更严格的控制实验来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龄级样方调查海南橡胶林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研究了胶林的植被类型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橡胶林下植物约有维管束植物207种、61个科和113个属,以耐阴性禾本科植物为主。经聚类分析,橡胶林下代表性的植被群落类型主要有8种:幼龄阳性杂灌木为主的群落、飞机草群落、白茅群落、耐阴性禾草(为主的)群落、假蒟群落、芒萁群落、蕨类群落、阳性禾草(为主的)群落。橡胶林生物多样性因降雨量、土壤理化性质、胶林年龄而异。降雨量越大胶林林下生物多样性越丰富。随着橡胶树年龄的增长,生物多样性有所下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全磷、速效钾、全钾含量的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白河湿地14个样地夏季昆虫群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利用网捕法共捕获昆虫标本15目149科,其中各样地分别捕到44~75科.(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与Pielou均匀度指数(E)显著正相关(r=0.942 9,P<0.001)而与丰富度(S)相关不明显(r=0.237 9,P>0.05);H’在物理环境和植被比较复杂的浅水带样地和紧邻水库的样地较高,而在较干燥的草地和植被稀疏的河边卵石滩样地较低.群落复杂性指数(Cj)的变化与H’大致类似但与丰富度的相关性(r=0.541 9,P<0.05)明显高于均匀度(r=0.336 3,P>0.05).(3)寄生性功能群的丰富度与植食性功能群及中性功能群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6 1(P<0.001)和0.771 0(P<0.01),显示出对于宿主昆虫分布特征的高度依赖性.(4)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样地昆虫群落的组成呈现明显分异,反映出湿地昆虫对于栖息地特定小环境的比较明显的选择性.重视湿地多样化生境的保持,对于湿地昆虫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在天津滨海湿地选取互花米草入侵程度不同的样地采集土样,分析不同样地间土壤可培养细菌和真菌数量、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利用冗余分析研究细菌和真菌群落构成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程度对天津滨海湿地土壤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群落组成...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阐明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入侵对土壤养分循环产生的影响及机理,以杭州湾滨海湿地围垦区内分布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与3种土著植物群落:束尾草(Phacelurus latifolius)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0~10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束尾草、白茅和芦苇(P0.001),分别提高了91.49%、116.97%和334.88%;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也显著提高了土壤蔗糖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碱解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和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全磷含量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全磷、碱解氮、铵态氮和全氮含量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全磷、碱解氮和全氮含量都与β-淀粉酶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全磷、碱解氮、硝态氮、铵态氮、全氮和有机质含量都与β-葡萄糖苷酶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显著提高了部分土壤酶的活性.这些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可能加速了土壤养分转化,有利于其进一步入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