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物体存在甲状腺毒性、神经系统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和潜在的致癌性等。通过文献资料查阅等方法,归纳总结了PBDEs在我国生物体及人体中的污染现状,提出今后对PBDEs污染研究需加强的方面: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PBDEs分析检测方法;增加内陆生物体中的PBDEs研究;增加PBDEs在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残留水平和分布特征的研究;加大生物体中PBDEs源解析研究等。  相似文献   

2.
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物体存在甲状腺毒性、神经系统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和潜在的致癌性等。通过文献资料查阅等方法,归纳总结了PBDEs在我国生物体及人体中的污染现状,提出今后对PBDEs污染研究需加强的方面: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PBDEs分析检测方法;增加内陆生物体中的PBDEs研究;增加PBDEs在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残留水平和分布特征的研究;加大生物体中PBDEs源解析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电子电气产品中溴化阻燃剂多溴联苯(PBBs)、多溴联苯醚(PBDEs)的快速方法。样品经粉碎、超声萃取,用SCAN和SIM扫描,利用保留时间定性,质谱特征离子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多溴联苯混标和多溴联苯醚混标的检出限、回收率和重复性都较好,方法检出限2 mg/kg,PBBs和PBDEs的回收率范围为80%~96%。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等特点,符合对电子电气产品中塑料原料及部件中溴化阻燃剂的分析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环境中的微污染物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微污染物往往具有浓度低,但却具有很强的毒理学以及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效应.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环境微污染物,了解其来源和转化行为非常有必要.作为环境微污染物中的重要代表,新型溴代有机污染物受到高度关注.文章以阻燃剂多溴代联苯醚(PBDEs)的衍生物羟基多溴代联苯醚(HO-PBDEs)和甲氧基多溴代联苯醚(MeO-PBDEs)为代表,总结其在环境中的来源(包括天然合成、代谢转化和化学反应生成)与转化行为(如生物转化、化学转化以及光化学转化),为了解并推测两类化合物可能具有的环境行为,以及预防和控制其带来的环境危害提供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5.
电子电气产品中痕量阻燃剂聚溴联苯/聚溴联苯醚(PBBs/PBDEs)的检测通常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但该法是建立在持久性污染物多氯化苯/多氯化萘(PCBs/PCNs)基础上,因此此类物质干扰不可避免。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2种解决方法:1)阴离子化学电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NICI)和电子轰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EI)联合使用;2)以YMC ODS-C18为载体,基质固相分散法(MSPD)吸附分离。结果显示,前者可以同时洞察聚溴联苯和联苯醚的分子链断裂后阴离子碎片[Br]-,[HBr2]-和分子链段碎片[M+2]+,[M+4]+,[M+6]+,[M+8]+的滞留峰,增加了对溴系阻燃剂的选择性。后者可以有效分离多种多氯化苯与聚溴联苯醚的色谱峰,这为溴系阻燃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中多氯化苯及其衍生物干扰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采用此方法对8类电子电气产品中10种聚溴联苯醚和多氯化苯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及精密度分析,回收率在60%~98%,相对误差在9.5%以内,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溴系阻燃剂检测精度要求,说明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也为我国电子电气业更好遵守...  相似文献   

6.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常用的有机溴阻燃剂,其分子量大、挥发性差,使用GC-MS分析时仪器条件变化对分析结果影响比较明显,而进样技术的改变影响尤为明显.本文研究了不同进样技术对PBDEs分析结果的影响,优化了进样方式和进样口温度等影响较为明显的参数.  相似文献   

7.
王旭 《科技资讯》2011,(18):141-142
本文介绍了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溴联苯醚的理化性质,化学行为特征,总结了多溴联苯醚在全球大气环境中残留现状的研究,全球从城市、农村到偏远的环境背景点均有多溴联苯醚被检测出,浓度可高达数百pg/m3,已经在全球的大气环境中的普遍残留。最后对多溴联苯醚环境化学行为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机采集广东省贵屿地区从事电子垃圾拆解工人的血液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多溴联苯醚类污染物在电子垃圾拆解工人血液中可能形成的代谢产物.结果表明,BDE-209不但可以在人体内蓄积,而且还能够发生代谢,生成的羟基代谢产物同样能够蓄积在体内.初步判断,电子垃圾拆解工人血液中新发现的3个高溴数的羟基联苯醚代谢产物分别为2个八溴羟基联苯醚和1个九溴羟基联苯醚.  相似文献   

9.
多溴联苯醚的环境行为及其生态毒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全球性有机污染物。近年来由于其持久性、毒性和潜在的生物蓄积性而备受关注;且在环境中的浓度快速增长,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日益引起各国科学家的关注;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的一大热点。对最近几年来环境中PBDEs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对多溴联苯醚的理化性质、环境暴露及途径、环境中的降解和生物代谢、生物富集与放大以及生态毒理效应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目前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从细胞毒性、氧化应激以及代谢酶活性等方面,研究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ether,BDE-47)的两种代谢物5-羟基-四溴联苯醚(5-OH-BDE-47)和5-甲氧基-四溴联苯醚(5-MeO-BDE-47)对人体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毒性效应.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5-OH-BDE-47和5-MeO-BDE-47染毒后HepG2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急性染毒后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及细胞内P450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5-OH-BDE-47和5-MeO-BDE-47均能抑制HepG2细胞生长,降低GSH活性,诱导EROD和PROD活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11.
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s,HBCDs)属脂环族溴系添加型阻燃剂,是仅次于多溴联苯醚和四溴双酚A的世界第三大用量的阻燃剂产品。六溴环十二烷目前是斯德哥尔摩公约POPs候选化合物,其在水体、土壤、沉积物、鱼体、鸟类、哺乳动物和人体中均有检出,应对其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给予关注。本文对六溴环十二烷分析的主要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介绍和评价,目前动物组织中六溴环十二烷残留检测方法有很多,其中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主要方法。质谱法检测六溴环十二烷残留的前处理步骤为样品提取、净化和浓缩富集,通常经C18色谱柱或手性柱分离,由ESI负离子模式下质谱检测。本文同时也对六溴环十二烷的生物富集和选择性代谢降解进行了综述,并对生物体种六溴环十二烷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类具有内分泌干扰和神经毒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但对其代谢产物的毒性研究还较少.从细胞毒性和氧化应激的角度,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BDE47)的羟基代谢物6-羟基-多溴联苯醚47(6-hydroxylated-2,2′,4,4′-tetrapolybrominateddiphenyl ethers,6-OH-BDE47)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6-OH-BDE47对A549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随着染毒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A549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急性染毒实验证实,6-OH-BDE47对A549细胞的氧化应激系统有严重的影响.当细胞培养体系中6-OH-BDE47浓度≥0.5μmol/L时,24 h急性暴露能诱导A549细胞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力升高1.03倍以上;而6-OH-BDE47浓度≥2.0μmol/L时,还原性谷胱甘肽(reduced the glutathione,GSH)含量减少71.2%.由此可见,6-OH-BDE47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能刺激A549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诱导抗氧化酶升高和内源性还原剂耗竭.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流量大气采样器采集了校园7个有代表性的室内空气样品,利用GC-ECD和GC/MS测定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在所测样品中,共发现14种PBDEs同类物,其中BDE-17、BDE-28、BDE-47、BDE-99、BDE-100、BDE-153、BDE-190的检出率为100%.∑_(14) PBDEs的质量浓度为78.1~414.0pg/m~3,平均质量浓度为266.6pg/m~3,质量浓度最高的同类物是BDE-100.所测室内空气样品中的PBDEs主要以五溴联苯醚污染物为主,其次为八溴联苯醚污染物.不同类型室内空气中PBDEs浓度差异较大,电器数量、家具数量、装修年份是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GC-MS/MS技术对45个白洋淀表层沉积物(0~5 cm)样品中的三类(多溴联苯、 多溴联苯醚和多氯联苯)多卤代芳烃(PHAHs)进行分析。实验发现多氯联苯(PCBs)是优势污染物(20.57 ng·g-1 ·dw),PCB28,52, 66, 138, 156和170是被检出的主要同族体;多溴联苯(PB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在沉积物中的检出浓度相对较低(0.47 ng·g-1 ·dw和1.78 ng·g-1 ·dw),PBDE28和PBDE 47是最具支配地位的PBDE同族体,分别占PBDEs总量的16 %和21 %。实验结果与国内外最近的文献报道值相比较,显示这三类PHAHs在沉积物中的浓度处于低污染水平,引起的潜在风险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十溴联苯醚(BDE-209)热解过程中容易产生毒性较高的低溴代联苯醚和溴代二噁英,氧化锌对BDE-209的热解过程及热解产物有较大地影响.利用差热-热重(DTA-TG)分析,X线衍射(XRD)分析和GC、GC/MS对热解产物种类以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锌的加入降低了BDE-209热降解反应的活化能,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2,2′,4,4′-四溴联苯醚(tetra-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BDE-47)是环境样品及生物组织中含量最高的PBDEs同系物之一,具有多方面的健康危害作用.本文简要介绍BDE-47的理化性质、主要暴露途径及人体组织含量水平,并对其内分泌干扰毒性、神经毒性、肝脏毒性、生殖毒性及免疫毒性等作了归纳与总结.结果表明,对BDE-47环境毒理学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为此,一方面可从其各种毒性作用之间的关联入手,另一方面可引入医学与生命科学的新技术与研究策略,全面深入地研究其生物毒性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微胶囊包覆法提高阻燃剂八溴醚的热稳定性.包覆过程为:三聚氰胺与甲醛反应制得氨基树脂预聚物的囊壳材料;将囊芯八溴醚乳化分散到水相后,氨基树脂预聚物以原位聚合的方式在八溴醚粉体表面聚合成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等结构表征分析证明八溴醚已被完全包覆.原位微胶囊包覆将八溴醚的初始分解温度从160 ℃提高到了240 ℃以上.  相似文献   

18.
刘春杰  杨曼 《科技信息》2012,(11):17-18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离子色谱法测量无机溴来分析零价铁对多溴联苯醚的降解过程。分析试验数据得出:相同条件下,在一定范围,温度越高,脱溴处理效果越好;pH值越低,酸性条件下脱溴处理效果越好;铁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脱溴处理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分散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多溴联苯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分散液相微萃取(DLLME)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联用技术快速测定水样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新方法。考察萃取剂和分散剂的种类、萃取剂用量、分散剂用量、萃取时间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目标物萃取效率和富集因子的影响。用单因素实验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1.0 mL丙酮作分散剂,30μL四氯乙烷作萃取剂,萃取时间为5 min,不加盐(NaCl)。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该方法溶液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50μg/L(线性相关系数r2=0.998 3),相对标准偏差为8.6%,检出限为15.2 ng/L(信噪比为3)。将该方法用于生活污水和海水的分析检测,均检出4,4’-二溴联苯醚(BDE-15),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5%和92.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3%和7.9%。该方法可对水样中痕量多溴联苯醚进行快速准确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压汞灯作为紫外光源对正己烷相中2,2',5,5'-四溴联苯(PBB52)进行了光降解研究.试验发现,正己烷相中PBB52的紫外光降解遵从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检测到其降解产物主要为更低溴代的多溴联苯及联苯,表明其可能的降解机理为连续脱溴;邻位溴原子较间位溴原子更容易被脱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