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简单回顾康德、恩格斯等对吸引和排斥的含义及它们之间辩证关系的论断. 2通过对恒星演化、天体运动、分子和原子内部及化学运动中吸引和排斥相互作用的分析,阐明吸引和排斥的矛盾运动是无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3指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遗传和变异的矛盾运动是吸引和排斥相互作用在生命运动中的表现形式,从而说明吸引和排斥的矛盾运动也是生命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4指出承认吸引和和排斥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就是坚持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2.
1、认为自然界的主要运动形式有: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核运动、基本粒子运动、化学运动和生命运动.2、讨论了非生物界中吸引和排斥的物理本质.3、指出在生命运动中存在着生物化学吸引和排斥作用.4、提出把吸引和排斥看成是自然界一切运动的共同矛盾.  相似文献   

3.
化学运动的基本矛盾问题是化学哲学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多年来国内学术界流行的观点是认为化学运动的基本矛盾是分解和化合,本文对此提出了质疑。作者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分析了怎样正确理解一种物质运动形式的基本矛盾,指出恩格斯所述化学的吸引和排斥具有两种含义。然后根据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量子化学和结构化学的成就,阐明了化学的吸引和排斥作用的本质及其各种形式;分析了化合和分解、化学的吸引和排斥这两对矛盾的性质、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化学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上述分析和论证得出结论:化学的吸引和排斥作用的矛盾(而不是分解和化合的矛盾),是化学运动中其它各种矛盾的基础,是贯穿于化学运动过程(包括化学静态和化学动态)之始终的矛盾,是物质发生化学运动的根本动力。因此,这对矛盾才是化学运动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4.
本文继文[1]、[2]而论证质量和能量是运动物质内部的一对矛盾,并运用这对矛盾来揭示机械运动内部的根本矛盾以及吸引和排斥与这对矛盾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文〔1〕中,我们已经分析了机械运动中的各种矛盾,并指出惯性和运动转变性是机械运动内部矛盾性.但当时未把这对矛盾和运动物质中的根本矛盾——质量和能量的矛盾联系起来.本文运用〔2〕中质量和能量是运动物质中的根本矛盾的观点来阐述机械运动内部矛盾.文中主要是阐述机械运动的内部矛盾性,同时揭示了相互作用、吸引和排斥与质量和能量矛盾的关系,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相对性原理和达朗贝尔原理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无机化学的发展史和整个内容,充满着辩证法,本文仅用矛盾分析法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无机化学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化学物质和化学运动也不例外,如原子内部各微粒之间,化合物内部各原子(或离子、原子团)之间存在着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着分子电离成离子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矛盾,化学反应中存在着破坏旧键与形成新键、吸收热量与放出热量的矛盾,等等。每一化学过程中又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如钠原子和氯原子伺存在着争夺电子的斗争,当氯原子夺得钠原子的一个电子形成氯化钠以后,钠原子和氯原子之间的矛盾解决了,让位于新体系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三、怎样正确理解“化学的吸引和排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辩证法的一般问题,在一段札记中作了具有纲领性意义的表述。他指出:“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这些对立,以其不断的斗争和最后的互相转变或向更高形式的转变,来决定自然界的生活。”接着,他根据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用无机界、有机生命和人类历史中的事实进一步说明“对立中的运动”在客观世界中  相似文献   

8.
探索了三个问题:一、生命与非生命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物质、能量与信息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不同.生命物质运动和生命活动是依据生命信息的主导、调控作用而实现的,而非生命界不存在这种关系.二、生命的起源,其关键环节是由化学进化向生物进化的过渡过程,从核酸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优化组合开始,通过化学自催化机制、反馈机制进化到信息反馈机制,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命信息的主导、调控作用逐渐占优势,导致原核细胞形成.三、阐述了科研方法暨实验技术的自主创新对破解生命科学前沿问题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做好自主创新谈了几点管见.  相似文献   

9.
<正>生命活动的过程离不开各种形式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运动与变化。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有机运动及其变化成为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生命现象得以产生的基础。从生命的物质存在和运动的角度考察生命,信号转导本身就是一种基本的生命运  相似文献   

10.
评价了表面活性剂表(界)面吸附单分子层状态方程的热力学理论,分析了单分子层中表面活性剂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亲水基之间的相互排斥,疏水基之间的相互吸引)和表(界)面下方基底液中无机盐的存在对单分子吸附层状态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新的关于表面活性剂表(界)面吸附单分子层的一般表面状态方程。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11.
自然物的运动状态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情况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的情况决定着运动的状态。当排斥作用与吸引作用相互抵偿时,则有运动的平衡态;当两者不相互抵偿时,则有运动的非平衡态。当排斥作用占优势时,则出现排斥运动;当吸引作用占优势时,则出现吸引运动。运动的状态对相互作用的情况也有阻挠或促进作用。本文运用大量自然科学材料,尤其是现代生物学材料论述了斥引致动规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2.
赵纬国 《科技信息》2009,(33):I0141-I0141
康德作为著名的哲学家对自然科学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对牛顿体系的批判中,提出了自己对运动与空间,吸引与排斥、物质的看法。康德通过运动学、动力学、力学、现象学逐层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有很多思想是被现代科学证实的。最后对康德的科学思想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于维里定理进行了详细全面的研究。对于量子力学维里定理的常用表达式给出了证明。对于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都考虑了正动能物质和负动能物质的运动。每一种力学包括非相对论和相对论运动,都给出了维里定理的具体表达式。对于自旋1/2的单粒子和二粒子的情况做了仔细的讨论。对于各种相对论运动,都给出了低动量近似时的表达式。对于所有各种情况,都体现出维里定理关于正负动能的对称性。维里定理的这种对称性与物质运动的基本方程具有的对称性是一致的。一个正(负)动能粒子,只有受到吸引(排斥)作用,才能做稳定运动。  相似文献   

14.
"以毒攻毒"的思想与我国古代的五行论有共通之处。五行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而构成,因而事物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有的是相互吸引、相互补充,有的则是相互排斥、相互克制。它反映了古人对世界认知的不足,却也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现代的天体物理学同样受"相生相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Pearson提出的酸碱的绝对硬度参数(η)出发,假设取代的乙烷分子中两个相邻碳原子上所连接的基因之间存在某种吸引或排斥作用,定义出吸引参数f,排斥参数,稳定参数k,通过计算取代乙烷分子不同构象的k值,可推断出该分子不同构象的稳定性大小。  相似文献   

16.
自然界是一个无限上升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区分为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作为这些不同的阶段,就是物质的不同形态。本文认为:物质形态是机能与结构的对立统一,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机能与结构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物质形态的进化。文中分析了我们所属的总星系在物质形态进化上的历史,认为大体可以追溯到和划分为四个阶段:物理物质形态,化学物质形态、生命物质形态、人类。  相似文献   

17.
利用广义相对论从加速度的角度来研究重力对高速粒子的作用,可以发现重力有一种非常奇特的性质,即对低速粒子表现为吸引,对高速粒子表现为排斥。仅把重力看作是吸引不对了,正如恩克斯所说“宇宙中有一个吸引运动,就一定有一个与之相当的排斥运动来补充,反过来也一样”。一、重力加速度与反重力加速度重力场中自由粒子运动方程的四维协变形式为  相似文献   

18.
变量和微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运动的世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事物何以运动呢?就在于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又斗争又统一而带来的发展。毛主席说:“矛盾是简单的运动(例如机械运动)的基础,更是复杂运动形式的基础。”因此可以说运动就是矛盾,是矛盾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评爱因斯坦的运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观是人们对物质运动的总看法。物质为什么运动?因为有矛盾。一切物质内部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有矛盾的两个侧面,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这就构成了运动。机械运动也一样:“矛盾是简单的运动形式(例如机械性的运动)的基础,更是复杂的运动形式的基础。”(《矛盾论》) 机械运动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最早认识到的物质运动形式。从上古时代,由于农、牧业发展的需要,人们就不断提出关于天体运动的问题。屈原在《天问》中问道:“日月安属?  相似文献   

20.
生命起源研究是一项古老而又年轻的综合性前沿研究领域。要深入地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科学,就必然涉及某些生命物质的化学结构、反应性能与反应机理,这就是生命化学。而磷元素及含磷有机化合物在生命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不仅是生命过程中物质变化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