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从汉字传入日本到日本文字"假名"的形成,大约经过六百多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日本通过汉字还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迅速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日语语言文字的发展.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日语特点的日本文字-日语.  相似文献   

2.
试论汉字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社会用字比较混乱,它除了与人们的思想认识、社会环境,书写者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关系外,还与汉字本身的不规范有直接的关系,现就汉字在社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规范汉字的方式方法,从而使汉字趋于更合理,更好地为社会交际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游乐园】在"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一定对汉字有了更多的了解吧?一定感受到了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收获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共享快乐吧!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汇报收获,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题目可以用"收获""可喜的成绩""汉字王国之旅"等,也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概念在逐西向东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人经由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为中介,先后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平""群""公""共"去解读socialism术语,最终达到了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认知.本文从概念史的维度,探究socialism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语境,梳理译词变化和意义生产,追索"社会主义"概念渊源.  相似文献   

5.
秦封泥文字是"秦系文字"的重要分支,将其与《说文解字》所辑"小篆""古文""籀文"和"或体"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秦文字的特点及其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进而了解《说文》"小篆"的来源,并确定"古文"和"籀文"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用字比较混乱,它除了与人们的思想认识、社会环境,书写者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关系外,还与汉字本身的不规范有直接的关系,现就汉字在社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规范汉字的方式方法,从而使汉字趋于更合理,更好地为社会交际服务。  相似文献   

7.
想想 做做     
正一、读写算下面算式中,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当"读""写""算"三个字各代表什么数字时,下面的算式成立?二、移火柴移动一根火柴棒,使下面的等式成立。三、插彩旗为庆祝三八妇女节,杨公小学在校门口插了12面红旗,他们还要在两面红旗之间  相似文献   

8.
有一种汉字的"书写变体",针对一部分汉字的某个意义加以半图画化的改造,迎合人在直观上膨胀的视觉需要.此"半图画体"使用范围很窄,表义简单(只能表示或增显原字的一个最常用的义项),书写形式不易规范.它的出现是语言稳健性的认知许可.也是汉字形、义相生的造字思维和汉文化"书画合一"这个审美传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简化和繁化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必然现象。简化是为了控制社会用字的数量和书写更为便捷;繁化是为了社会用字的词义更为准确。在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必须依靠国家的强制措施,必须依靠语言文字工作者的指导作用。整理规范语言文字,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我们整理规范语言文字的根本目的。要确定现代汉语规范通用汉字,前提是颁布相关规定制定必要措施,整理、规范和限定“人名用字”、“生僻的地名用字”、“方言用字”。  相似文献   

10.
郭瑞 《泰山学院学报》2013,35(4):112-114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使用情况呈现出“形体多样,异体繁多”的现象,给当时的社会生活带了诸多不便,并对后世汉字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究其原因,既有汉字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当时的社会环境角度出发,探讨其对魏晋南北朝汉字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汉字之美,充分体现在篆字之中,汉字由篆变隶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变革,却也留下了诸多缺欠.假如由篆到隶多一些顶层设计,而不是迁就下层吏卒庶民的书写习惯,假如把精力用在规范字根字上形成标类标音文字,假如多利用弧线去造字、多造上下和左右结构的字,假如将“六书”中的“转注”和“假借”作为重要的造字手段,汉字或许成为一种更高级实用、更高效规范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将甲骨文运用于汉字教学中,有助于增强趣味性、知识性,有助于增强对汉字字义的理解及对异体字的了解,使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利用甲骨文进行汉字教学时必须注意:要根据教学性质和教学对象,适度安排甲骨文字形讲解;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字形进行讲解;可适当辅以金文、陶文、简帛及封泥等文字进行分析;对于某些学界有争议的甲骨文字形,要实事求是,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3.
对于"廷"字的使用,国人都习以为常,殊不知它是不规范的,而规范的写法应是"廷"。1997年《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将"廷"的字形改为"廷",含"廷"的一组字形也都随之改形。该组字的新旧字形并存了十四年之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混乱,至今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2009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又拟改回"廷"组字形。"廷"字混乱,挑战国家语委之权威;"廷"字复原,拷问国家法律之尊严。教育部、国家语委应果断采取措施为"廷"组字正名,使汉字规范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隋唐时期是汉字楷书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当时社会上各种书写材质并用,其中碑刻材料是最能够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用字情况的实物文献资料之一。本文试从汉语文字学的角度讨论隋唐时期碑刻楷书潜在的研究价值:总结楷化规律;确定历史地位;保存楷书字形;提供新增汉字;明确简化来源。  相似文献   

15.
意象性是汉字根本特点之一,也是汉字创造和发展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本文从分析汉字构造的意象性入手,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提出尊重汉字意象性、遵循汉字意象发展规律的对外汉字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四个方面对中学语言文字规范现状进行了调查:一、对语言文字法规的认识,二、普通话使用情况,三、规范字使用情况,四、汉语拼音掌握情况。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中某些方面还很不理想,如对语言文字法规的认识和汉语拼音的正确拼写。  相似文献   

17.
世界遗产的特点是珍贵和稀少。世界遗产分成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还有文化景观遗产、记忆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专门类型。女书是世界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跟民族共同语文字并行的自主创造的汉语方言文字。  相似文献   

18.
为市井细民写心--论宋元小说话本的写实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小说话本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以市民阶层为主人公,描绘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意识;风格清淡朴实;在市民阶层的生活细节和思想意识方面都达到了高度的真实,具有写实精神.宋元小说话本的写实精神促进了中国世情小说叙事艺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种手写体汉字的非线性规范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写体汉字变形问题是无约束手写体汉字识别的关键问题。规范化处理的目的是对字符图像点阵进行变换,矫正手写体汉字变形,减小同类字符之间的差异。文章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规范化方法,它一方面调整了汉字的笔划分布,使笔划的分布密度趋于均匀;另一方面又调整了笔划的粗细,使笔划的宽度趋于一致。实验显示,用文章提出的方法产生的同类字符点阵的离散度小于用已有的几种非线性规范化方法产生的同类字符点阵的离散度,表阴提出的非线性规范化方法,较之已有的几种非线性规范化方法更有效地减小了同类字符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嵌入式系统VxWorks下应用软件中文输入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字输入是中文应用软件进行人机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嵌入式系统Vxworks下只提供了西文信息的输入输出功能,不支持中文信息处理功能。详细介绍了汉字输入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技术,并在嵌入式系统Vxworks下实现了应用软件的中文输入功能,为嵌入式系统Vxworks下中文应用软件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