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阐述信道由多条传输线组成的微机测控系统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对分机数量大且很分散的测控系统是非常有效的。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最大限度地简化分机电路、降低其复杂度,以求尽可能提高它的可靠度,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本文先阐述这一基本思想,进而论述系统结构的配置、模拟量的传输方法、信息的传输方式及编码方法,并导出了构成这种系统的必要条件,最后举出一个实际系统及其分机电路框图。这种设计方法对于研制与设计微机测控系统、实现自动控制和生产过程自动化以及管理现代化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在提高硬件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同时,如何利用软件抗干扰技术的特点,即设计灵活、节省硬件资源,来提高微机测控系统的可靠性.本文以TP TSD十二位6路转换器板为例,介绍对微机系统软件抗干扰方法实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T6963C液晶显示控制器及SMG240128图形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LCM)的工作原理,并以8031单片机为例,论述了微机测控系统中LCM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模块设计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对智能测控装置的人机界面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T6963C液晶显示控制器及SMG240128图形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LCM)的工作原理,并以8031单片机为例,论述了微机测控系统中LCM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模块设计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对智能测控装置的人机界面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T6963C液晶显示控制器及SMG240128图形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LCM)的工作原理,并以8031单片机为例,论述了微机测控系统中LCM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模块设计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对智能测控装置的人机界面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建筑涂装机器人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嵌入式结构的智能测控系统,现场实验表明,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电磁兼容性,适合在强干扰环境下长期稳定可靠工作。  相似文献   

7.
微机系统的可靠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是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随着微机在工业测控中的广泛应用,微机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抗干扰设计是计算机应用系统研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T6 96 3C液晶显示控制器及SMG2 4 0 12 8图形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 (LCM)的工作原理 ,并以 80 31单片机为例 ,论述了微机测控系统中LCM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模块设计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对智能测控装置的人机界面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如何运用计算机对冷库进行测控等,并较详细地介绍了采用STD工业控制机组成大型冷库微机测控系统的设计思想和一种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0.
魏辉峰  徐金明  王新梅 《科技信息》2011,(25):I0370-I0370
随着社会的发展,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目前在电力系统及厂站供配电等系统中被广泛应用。尽管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经过多年的升级改进后技术已相当成熟。但运行中难免出现故障,如何快速准确查出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在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原因,为排除故障争取到到宝贵时间,成为广大从事电力继电保护工作者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就现场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常见故障及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工程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对电子产品可靠性进行了探讨。给出电子产品可靠性的定义,重点介绍了可靠性预计、电磁兼容设计、抗辐射加固设计、热设计几种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的技术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时代是以半导体产业为基础和支柱的时代,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已深入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用电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它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电磁兼容性令人特别担忧,人为产生的电磁与日俱增,由此而产生的电磁干扰日趋严重.因此,造成了所谓的电磁环境污染.为了降低这些电磁环境污染,该文分别从电磁干扰产生机理和电磁兼容设计两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且,结合本人实际的研究情况,总结出高频电路中常用元器件的特性和PCB布线规则,为今后工程设计人员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电磁兼容与系统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构建系统可靠性模式,提出了对系统工作电磁环境处理方案的任务及目标,确定系统联合作用的基本点,并对设备电磁兼容性品质因数进行检查。工程与设计部门应通过对电磁兼容性问题的分析和预测提出基本要求及模拟工作的电磁环境,制定和修改设备规范。通过系统可靠性模式示例,为通信运营商在保障通信、运营维护、设备生产等方面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较全面地讨论了彩电遥控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并对一般常见的一些干扰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实践证明 ,文中提出的一系列方法对克服电磁干扰 ,提高遥控系统的可靠性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力系统需求,研制了一种具有RFID接口与GPRS通信模块的三相多功能谐波电能表,介绍了电能表的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了电能表的空间电磁干扰、传导耦合干扰和公共阻抗耦合干扰,探讨了电能表的电磁干扰传输途径,提出了三相多功能谐波电能表的电磁兼容可靠性设计方案,论述了电能表开关电源电磁兼容、PCB布线、通信接口抗干扰、防静电设计、软件抗干扰设计等电能表的EMC设计方法,给出了电能表的EMC测试结果.试验和运行表明三相多功能谐波电能表设计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16.
电磁屏蔽技术与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福平  冯晨  王以伦  邓宝林 《应用科技》2005,32(11):28-29,33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干扰越来越严重。所以,电磁兼容设计已经成为产品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在电子设备及电子产品中,电磁干扰能量通过传导性耦合和辐射性耦合来传输,为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对传导性耦合需采取滤波技术,即采用EMI滤波器件加以抑制;对辐射性耦合则需采用屏蔽技术来加以抑制,电磁屏蔽已成为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大部分电磁兼容问题都可以通过电磁屏蔽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汽车电子转向器电磁兼容设计,提出一种电磁传导敏感度测试系统。采用DSP控制技术,按照SAE标准产生异常电压实验条件和瞬变过电压实验条件,在此条件下对汽车电子转向器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综合测试。通过对测试系统及电子转向器故障诊断电路显示结果的分析,能快速找到电子转向器被电磁传导干扰攻击出现故障的部位,为进一步采取电磁干扰抑制措施,实现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圆孔电磁耦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缝电磁耦合问题历来是电磁兼容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多年来人们已经采用多种方法对孔缝电磁耦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随着电子系统的日益复杂,无论是全波分析还是解析方法在孔缝电磁耦合问题研究中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探讨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孔缝耦合分析的可行性.以大量数值计算结果为训练样本,建立了适用于...  相似文献   

19.
时钟电路是数字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电磁兼容设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分析脉冲频谱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时钟电路的电磁干扰问题,提出了时钟电路电磁兼容设计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矿井低压选择性漏电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井下低压电网选择性漏电保护的可靠性,通过故障参数特征及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以AVR单片机为核心进行了硬件和软件设计,克服传统设计不完整,电磁兼容性差,灵敏度低的缺陷,通过矿井低压电网选择性漏电保护运行,证明装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有利于提高矿井低压电网供电安全性,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