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云强 《科技信息》2010,(21):J0252-J0253
西北地区建筑物基础设计施工中,大量的采用了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本文通过对某工程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检测、试验,对湿陷性严重的自重湿陷性场地的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浸水湿陷机理进行了研究,为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设计、施工、监理、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工程的概况、技术要求,论述了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桩距条件下灰土挤密桩检测结果的分析,从孔内夯实质量、桩间土的挤密情况、地基处理前后的物性指标的改变、地基土湿陷性的消除以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等方面,综合评述了灰土挤密桩在处理建筑地基后的效果,得到的检测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杜健 《甘肃科技》2013,(24):111-11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方法与检测方案。试验数据表明,经过灰土挤密桩处理的复合地基桩间土湿陷性完全消除,地基承载力显著提高,对兰州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灰土挤密桩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设计方法、计算过程及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采用灰土挤密桩法进行地基处理,能够有效地消除其湿陷性,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在灰土桩顶部逐级施加荷载模拟了夯扩灰土挤密桩单桩复合地基的实际工况。对夯扩灰土挤密桩荷载沿深度方向的传递规律及沿桩体径向的土压力分布规律和夯扩挤密桩的沉降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夯扩挤密桩的有效加固范围和土压力沿桩体径向呈钟型分布的规律等结论。  相似文献   

7.
王长洪  党冬玲 《甘肃科技》2012,28(21):118-121,31
西平铁路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根据工程设计方案确定布桩方式、施工准则和技术要求。通过现场取样,对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前后黄土的工程性质进行了研究,得到地基处理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质。通过单桩复合地基的现场静载荷试验,根据室内、现场试验及有限元计算结果,验证采用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技术的可行性,对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总结,为今后类似条件下的地基处理工程提供借鉴和经验,为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提供一种适宜的处理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延安新区综合管廊项目中挤密桩处理地基为背景,为了研究挤密桩对高填方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和消除湿陷性的处理效果问题,进行了现场试验段的分析。首先,在试验场地设计了7个实验组,分析了桩心距、桩孔填料、处理深度、处理范围等因素的影响,处理后测得了两桩间和三桩间各个实验点的地基密实度变化值;其次,进行了现场的静载试验、桩体取样试验、小面积浸水和大面积浸水试验,测量得到了在不同情况下的浸水试验的各组湿陷沉降量。结果表明:桩心距在2.5d范围内基本上不仅可以解决承载力问题还可以完全消除回填黄土的湿陷性;桩孔填料为灰土时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素土,灰土配合比为3∶7时能满足要求;小面积浸水试验消除的湿陷性为外荷载湿陷性,大面积浸水可以完全释放地基的湿陷性。  相似文献   

9.
朱雪玲 《甘肃科技》1999,15(5):28-29
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和填夯的桩体组成的人工"复合地基",它根据生石灰吸水、膨胀、放热使桩周土压缩,固结脱水的原理,来改变土的物理特性,从而达到消除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在西北湿陷性黄土地区应用较为广泛.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了解灰土挤密桩在消除湿陷性方面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湿陷性黄土场地里采用灰土挤密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二元复合地基对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刘亚丽 《科技资讯》2011,(28):70-70
工程中什么样的土质都可能遇到,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往往采用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灰土挤密桩能有效地提高地基强度,不需要上置荷载,就能减少沉降量。本文分析灰土挤密桩的挤密原理,以及如何设计和计算,并通过实例说明该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在坪上应急引水工程季庄加压泵站厂房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基于实践效果,指出在严重湿陷场地采用灰土挤密桩,可有效消除湿陷性地基并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海晓凤  赵瑞艳 《科技信息》2008,(18):111-111
从地基处理的重要性谈起,重点论述了灰土挤密桩法进行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谈了谈灰土挤密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小区1~4号楼工程实例,对其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灰土挤密桩与CFG桩二元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施工、检测及地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振界  焦金辉 《科技信息》2010,(3):253-253,285
用挤密灰土桩或土桩消除湿陷性,确保渠坡稳定,灰土挤密桩对处于湿陷性黄土地段的地基进行处理,具有处理深度大,施工简易和对周边既有建筑影响小的特点。本文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安阳段渠道工程介绍了灰土挤密桩或土桩处理黄土湿陷性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薛雄飞  狄生奎 《科技信息》2010,(28):I0336-I0336
本文通过对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工作原理的阐述,以工程实例介绍了灰土挤密桩设计与施工要求,并用静载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灰土挤密桩是最常见的地基处理措施。本文结合国道310三门峡西至豫陕界段南移新建工程,详细阐述了一种路基填土较高且沉降不满足要求的桥头路段中的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本文的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可为类似工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根据对地质条件的分析,介绍了灰土挤密桩的设计方法,实验证明,该工程灰土挤密桩在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同时有效消除了地基土的湿陷性,达到了国家规范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一高低联跨的商住两用住宅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为例,对灰土挤密桩及CFG桩双桩共同作用下的地基进行论证、分析。通过灰土挤密桩对整个地基做首次处理以消除湿陷性,满足低跨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要求,再对高跨建筑物地基进行二次CFG桩处理,经过现场静载荷实验,承载力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湿陷性黄土的特有工程特性,采取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加固、治理,消除其湿陷性,提高承载能力,控制地基变形,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采用灰土挤密桩和CFG桩多桩型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通过桩土共同作用,既发挥了灰土挤密桩的挤密效果,达到消除黄土湿陷性的目的,又充分发挥了CFG桩的高承载力性能,提高抗变形能力,处理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