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为探讨一年两收金槐花不同时期叶片内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规律,以营养期、花芽期、花蕾期、盛花期和果期5个时期的一年两收金槐叶片为试材,对其干物质、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钙和磷等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物质含量在第一季果期阶段含量最高(37.2%),第二季花蕾期含量最高;第一季和第二季花芽期至花蕾期的干物质含量都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该阶段需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第二季采收时各时期粗蛋白含量均低于第一季采收各时期,均在花芽期含量最高,其中第一季采收花芽期为5.99%,第二季花芽期为5.35%。第二季粗脂肪含量除了花芽和盛花期略高于第一季外,其他时期都低于第一季,第二季粗脂肪含量最高为盛花期(1.19%)。第二季采收时金槐在花芽-花蕾-盛花阶段粗纤维、灰分和钙含量明显高于第一季,第二季磷含量在营养期-花芽-花蕾阶段要低于第一季,但在盛花期到果期要显著高于第一季,其中第二季时磷含量最高为盛花期(0.126%)。第二季芦丁含量显著低于第一季,其中第二季花蕾时期芦丁含量为27.5%,但第一季花蕾时期芦丁含量却达到36.7%。因此,可在第一季采收结束及时补充磷肥,以促进二季金槐的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交培杂双七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 1992年采用低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与广东丝苗型优质稻品种七占配组杂交而成。它属感温型中熟组合 ,在广东早季全生育期 12 5~ 130d ,晚季 113d ,比对照组合汕优 6 3早熟 5~ 6d。株高90~ 10 1cm ,株型集散适中 ,分  相似文献   

3.
《特区科技》2013,(7):46-49
季红生只有初中学历,在北京开餐饮连锁店。在郭师傅的帮助下,他一年搞两次股改,四年让门店增加了一倍,让营业额翻了四倍。郭师傅点评说:为什么季总的餐馆能有30%的利润率?因为季总已经把家族企业的管理,变成共享式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方海 《安庆科技》2006,(1):22-24
安庆市曾经是全国十个水稻高产地区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逐年减少,人口日益增加,原有的生产水平、质量水平已不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安庆市地处双季稻区最北缘,是理想的水稻新组合的生态鉴定点。因此,安庆市科技局在省内率先开展了两系杂交水稻的试验、示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使水稻生产在产量、质量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为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条件,而且以两系杂交水稻科技示范工作引领全市农村科技工作,提升了全市农业技术水平,走出了一条特色科技工作道路。  相似文献   

5.
在充分认识城市形象的内涵和特征下,从两型社会的背景出发探索武汉城市形象塑造,根据两型社会的核心理念,分别从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人居环境方面阐述武汉城市形象塑造的设想,以期对武汉市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以及对武汉城市圈的两型社会的建设起到先行和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冀东北两茬积温不足地区,以两茬作物持续高产高效为目标,利用农业生态学原理,采用定点、单项、组合优化和示范重演等方法,通过作物种植模式的改良,提高环境资源的转化率及系统生产率。经过3a的研究,提出了以两茬套种持续高产高效为特点的种植模式。与当地习惯的带田套种和两茬复种比较,生育期间积温增加346.2~384.9℃,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0.31%和0.14%,产量分别提高31.0%和19.0%。产值分别增加27.80%和13.65%,为该区“两高一优”农业的建设提供了栽培管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讨论在中心融合律综合下两元两站分布式判决系统中最优分站压缩律的问题,着重讨论两种斯信号检测,得出的结论是:在高斯噪声影响下的确定性信号检测中,和在随机性高斯信号检测中,当方差,相关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最优分站压缩律是似然比。  相似文献   

8.
两创示范工作,即杭州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杭州自入围国家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以来,紧密结合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和浙江省“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的实施,全力推进“两创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永顺 《华东科技》2003,(10):14-15
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以促进产业科技创新为主线重点抓好“两带”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加快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两体振子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两体问题是物理学中的力学重要内容。特别是两体弹簧振子的问题更具有典型性,但两体振子的相对运动涉及椭圆积分,问题的求解变得复杂。文章运用椭圆积分的理论,给出了两体振子运动规律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1.
闭式两相热虹吸管冷却段内凝结换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垂直布置闭式热虹吸管冷却段内两相流凝结换热特性。讨论了凝结换热系数的预报方法,提出了考虑上升蒸汽速率和液滴夹带现象后的凝结热换系数预报模型,计算表明这两种因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安徽科技》1998,(4):25-25,28
庐江县是以双季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常年水稻播种面积140万亩,其中双季稻60万亩以上,稻谷总产50万吨上下。近几年,我县示范推广双晚两系粳杂“70优04”,普遍增产增收。其中新渡乡双千亩双晚示范片,多次受到出席全国和全省两系粳杂现场会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称赞,产生了轰动效应。县委、县政府把推广“70优04”列入农业产业化优质粮油系列开发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快了两系粳杂推广步伐。  相似文献   

13.
曲元 《安徽科技》2005,(11):19-21
安庆市曾经是全国10个水稻高产地区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逐年减少,人口日益增加,原有的生产水平、质量水平已不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安庆市地处双季稻区最北缘,是理想的水稻新组合的生态鉴定点.因此,安庆市在安徽省内率先开展了两系杂交稻的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使水稻生产在产量、质量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有力地调整了全市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而且以两系杂交稻科技示范工作引领农村科技工作,提升了全市农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合肥科技》2006,(7):17-17,F0004
2006年7月20-21日,安徽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安徽省农科院和安徽农业大学承担,贵池区和庐江县人民政府具体实施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双季早稻示范进行了田间测产和考评。  相似文献   

15.
深两优58香油占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梅州市于2007年开始引种,充分表现出具有抽穗整齐、纯度高、株叶形态好、茎秆粗壮、熟期转色好、丰产性好、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其抛栽高产技术要点是: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优化群体结构;科学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在垂直布置闭式热虹吸管冷却段内两相流凝结换热特性,讨论了凝结换热系数的预报方法,提出了考虑上升蒸汽速度和液滴夹带现象后的凝结换热系数预报模型,计算表明这两种因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1-苯基-3-甲基-4-己酰基吡唑啉酮-5(简称PMHP)的电离常数K_a、溶解度S、两相分配常数K_d及两相电离常数K_(aE),并根据Hildebrand的非电解质溶液理论及PMHP在两相体系中的两相常数的测定结果,推导出计算PMHP在有机溶剂与水两相中的K_d与K_(aE)的半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8.
杨仁会  陈昱 《遵义科技》2004,32(3):23-24,56
为了实施贵州省粮食优质高产示范工程,从2001-2002年在遵义县农业局、科技局的安排下,我镇实施了500亩“两优363”订单基地,其优良的米质,良好的市场行情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为了筛选出更优质,产量更高的优质品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好优质带来的产量和品质、高产与抗性、穗大与倒伏的矛盾,特引种两优培九四个品种的区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单产达597.9kg/667m^2,且米质优良,比对照菲优63增产18.1%,是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类两层决策问题的数学模型和决策机理,并提出一种决策方法,该方法为这一类两层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求解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上交所债券利率期限结构与两因子Vasicek模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上交所债券价格隐含的利率期限结构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分析发现,至少需要两个状态变量,利率模型才可能反映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因此利用Kalman滤波法及极大似然估计法,估计了连续时间的两因子Vasicek模型.发现此利率模型可以很好解释1年期、2年期、3年期利率的相对变化,模型下的利率变化与实际利率的变化一致.但对4年期、5年期利率的拟合有一定的误差,主要表现在1998年利率变化幅度较大时.这种差别可能有两个方面原因.一种可能是1998年左右一段时间,市场没有准确预期利率将来的下降走势,导致4年期、5年期利率的市场观测值过高;另一种可能是模型不是一个异方差模型,并且模型下的风险金是常数,不能反映风险金的变化.而在1998年左右,市场利率波动较大,投资者承受的市场风险也较大,投资者对长期债券可能要求更高的风险金,从而导致长期债券的收益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