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审美活动的发生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双向的作用。表现在主体则为审美态度,表现在客体则为审美诱导。审美态度与工作态度的功利性(意志)、科学性(理性)相对立,审美态度是非功利的,感性的。功利悬置是审美态度产生的前提。审美客体的作用在审美诱导。就自然审美来说,奇与险的风景具有极大的审美魅力。  相似文献   

2.
审美对象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因素,是美学研究中的重点,它不仅包含事物本身的审美属性,也承载着一定的社会与历史的内涵。审美对象所存在的审美活动从本质上讲,是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它的生成是在对象性的审美活动过程中,在审美主体的感知作用下,使具有审美性质的外在物质世界,从可能成为审美对象的审美客体转化为现实的审美对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审美过程中,音乐审美体验是音乐欣赏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三个过程:一,音乐审美体验是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二,音乐审美体验过程中,情感的作用尤其重要;三,音乐审美体验过程中的共鸣现象。在音乐审美过程中,音乐审美理解是整个音乐欣赏活动的最高阶段。音乐审美理解过程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与思维、感知与理解融为一体的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4.
文学的发展是审美系统自身的矛盾运动。审美系统的基本矛盾包括: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矛盾,审美能力和审美形式的矛盾,审美存在和审美观念的矛盾。文学史大量材料证明:审美系统基本矛盾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机制,是推动文学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化学教学中的审美感知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审美感知不是单纯的生理感受,而是与复杂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带有普遍性、社会性品格的心理感受。每个人,由于他的的生活地位、生活环境、道路、命运和遭遇,以及文化教养与心境等各不相同,而决定了其特殊性格、需要、爱好和情感体验,形成了个人的千差万别的审美趣味、审美情感。化学学科中有许多审美要素,教师可以通过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审美思维训练,将美的哲学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中,铸就学生美的人生态度,做一个不甘平庸、不断求索的新时代公民。  相似文献   

6.
审美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审美何以成国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精神维度,审美具有怎样的性质,审美与自由、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打通审美隧道,还可警惕我们跌进审美陷阱。审美研究可以把美的理论和美的实践联系起来,并使它们得到某种提升。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在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引导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方面具有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的作用。学校应通过审美教育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从学生学习数学审美感知力,数学审美的想象力,数学审美情感活动能力以及数学审美评判力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数学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老子美学通过探讨自由与审美心境、审美人生等的关系,率先实现了审美与自由的统一,从而开创了道家美学中审美的超越来探求生命的自由的基本精神和独特传统。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及古代的文学艺术实践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阐明了学生审美素质的结构,其次分析了审美素质教育过程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提出了一些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