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可怕的不是遇到敌人,而是发现数十年的“老朋友”竟是伪装得最好的敌人。一项售台武器的交易,终于使中国的“老朋友”波音露出了掩藏的另一面。一个波音在中国大做生意,另一个波音则在制造包围中国的武器。波音是一个怎样的双头怪兽?  相似文献   

2.
周健 《科技术语研究》2001,3(2):41-42,111
本文从纳米、纳米结构、纳米技术等术语出发,引出纳米武器的概念,将纳米武器分为飞行器类、地面爬行类和水中兵器三类,着重分析了各类纳米武器的性能和作用。指出纳米武器的出现和使用将促使未来的战场形态、作战形式、战争结局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进而使人们重新认识军事领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产生全新的战争理念,使武器装备的研制与生产进一步向质量智能型方向发展,彻底变革未来战争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纳米、纳米结构、纳米技术等术语出发,引出纳米武器的概念,将纳米武器分为飞行器类、地面爬行类和水中兵器三类,着重分析了各类纳米武器的性能和作用.指出纳米武器的出现和使用将促使未来的战场形态、作战形式、战争结局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进而使人们重新认识军事领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产生全新的战争理念,使武器装备的研制与生产进一步向质量智能型方向发展,彻底变革未来战争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200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题为"纳米科技中的基本科学问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150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执行主席为白春礼院士和解思深研究员.参加本次会议的约有40位专家学者,其中包括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王中林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的沈平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的李述汤教授.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2,(9):10-11
俄罗斯总统当选人普京近日授权俄罗斯科学家研制一种可以攻击敌人中枢神经系统的未来派武器,这种使用类似于微波炉中的电磁辐射的神奇新式武器也被称为"僵尸枪",可以有效地将中枪者变成"僵尸"。来自莫斯科的消息称,普京将这种武器大致定性为一种可以实现政治与战略目标的崭新装备。  相似文献   

6.
下列这些武器就像科幻电影中描述的那样,但是所有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在战场上已经有了用武之地。应该庆幸还有些科幻小说中更可怕的武器尚未成真。来认识一下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的未来派武器吧。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海军海空陆特种部队目前正在试验一种新研制的"武器包",这种"武器包"可以为单兵战斗武器在水下或海岸运送时提供保护。训练小组和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海军海空陆特种部队第三小组的成员将负责目前所进  相似文献   

8.
余东 《科学大观园》2009,(13):38-39
美国M2技术有限公司网站上的情况介绍极其简单:“公司总裁兼CEO是简妮特·莫利斯,副总裁兼董事长是克里斯·莫利斯;公司主营业务为非致命性武器研发与部署,为美国海军陆战队、陆军、联邦调查局、阿尔贡国家实验室、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提供非致命性武器的研发支援;为海军陆战队系统司令部、陆军战斗实验室提供非致命性武器的战略企划;为海军陆战队和陆军提供实战的非致命性武器。”  相似文献   

9.
摘要 本文从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成果证实人类种族之间存在基因差异的事实出发,概述了基因武器的产生背景,提出了基因武器的概念。对基因武器的原理、性能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基因武器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制状况进行了介绍,对基因武器的发展态势及其潜在威胁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我国应当呼吁国际社会全面禁止基因武器的研制和使用,寻求对中华民族有效的生物药剂和疫苗,研制对抗基因武器的新型探测和防护器材,以及探索未来反基因战的战法、途径和手段等四项基本对策。
在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中,已经发现人种之间确实存在基因的差异。这种差异,很可能被种族主义者和恐怖主义分子所利用。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种族基因组多样性特点,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设计、研制出针对某一种族的基因武器,从而对某一种族或国家的安全造成潜在的和巨大的威胁。基因武器就是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基础上,用人为的方法,按照军事上的需要,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复制大量致病微生物的遗传基因,并制成生物战剂放入施放装置内所构成的武器。它能改变非致病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产生具有显著抗药性的致病菌,利用人种生化特征上的差异,使这种致病菌只对特定遗传特征的人们产生致病作用,从而有选择地消灭敌方有生力量。基因武器杀伤力极其强大,远非普通的生物战剂所能比拟。据估算,用5000万美元建造一个基因武器库,其杀伤效能远远超过50亿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库。某国曾利用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催化作用,把一种病毒的DNA分离出来,再与另一种病毒的DNA相结合,拼接成一种具有剧毒的“热毒素”基因毒剂,用其万分之一毫克就能毒死100只猫;倘用其20克,就足以使全球55亿人死于一旦。正因为如此,国外有人将“基因武器”称为“世界末日武器”。科学家认为,不能排除随着基因操作等知识的日益普及,基因技术被用于制造基因武器的可能。有人甚至预测,基因武器将在5至10年内出现。在战略上,基因武器将使作战方式发生明显变化。使用者只需要在临战前将经过基因工程培养的病菌投入他国,或利用飞机、导弹等将带有致病基因的微生物投入他国交通要道或城市,让病毒自然扩散、繁殖,使敌方人、畜在短时间患一种无法治疗的疾病,从而丧失战斗能力。此外,基因武器可根据需要任意重组基因,可在一些生物中移入损伤人类智力的基因。当某一特定族群的人们沾染上这种带有损伤智力基因的病菌时,就会丧失正常智力。在战术上,基因武器不易被发现,将使对方防不胜防。因为经过改造的病毒和病菌基因,只有制造者才知道它的遗传“密码”,其他人很难破译和控制。同时,基因武器的杀伤作用过程是在秘密之中进行的,人们一般不能提前发现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一旦感受到伤害,为时已晚,在此之前早已遭到基因病毒的侵袭,很难治疗。此外,基因武器还有成本低、持续时间长、使用方法简单、施放手段多样、不破坏敌方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心理威慑作用。目前,至少美国、俄罗斯和以色列都有研制基因武器的计划。美国已经研制出一些具有实战价值的基因武器。他们在普通酿酒菌中接入一种在非洲和中东引起可怕的裂各热细菌的基因,从而使酿酒菌可以传播裂各热病。另外,美国已完成了把具有抗四环素作用的大肠肝菌遗传基因与具有抗青霉素作用的金色葡萄球菌的基因拼接,再把拼接的分子引入大肠肝菌中,培养出具有抗上述两种杀菌素的新大肠肝菌。俄罗斯已利用遗传工程学方法,研究了一种属于炭疽变素的新型毒素,可以对任何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目前找不到任何解毒剂。以色列正在研制一种仅能杀伤阿拉伯人而对犹太人没有危害的基因武器。为了保护全人类的最大利益,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效防范基因武器的潜在威胁,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第一,积极敦促国际社会按照1998年联合国大会批准的“关于人类基因组与人类权利的国际宣言”的精神,在全球范围内达成有关限制基因技术的使用,全面禁止基因武器研制的伦理公约和协议;第二,尽快采取行动,认真研究本民族的基因密码,及早察明其中的特异性和易感性基因,有针对性地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制有效的生物药剂和疫苗,提高和增强民族的基因抵抗力;第三,积极应用高新技术,针锋相对地研制反基因武器,研制新型探测和防护器材,做到有效识别和防护;第四,针对敌军可能实施基因战的战法、途径和手段进行专门研究,及早制定行动预案。只有这样,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基因威慑与反威慑的斗争中,中华民族才不致于受制于人。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2,(3):9-9
从CD到DVD,激光技术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但科学家研制的激光器中绝大多数能量很小。与科幻作品中可怕的太空激光武器相差十万八千里。不过在研制激光器的道路上,美国Wicked激光公司又向前迈出一步,他们研制的s3氪激光器射程可达到136公里,可以穿过房间点燃纸张,能够从地球大气层锁定地面上的物体。  相似文献   

11.
<正>纵观世界,依靠"人民战争"提升军事实力并非中国的"独门绝技",即便是军力居全球之冠的美国,也引入相似理念,加速推进新概念武器的研发。据美国《大众机械》杂志报道,一贯视新武器研制为"绝对机密"的美国军队,在经费紧缩的当下也尝试征集民间技术力量,研制一些通  相似文献   

12.
冷战时期曾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未来战争的胜利者将是拥有心灵感应和特异功能电子武器技术的国家。美苏两国于是展开"精神空间"领域的竞争,企图研制出"精神特工"窥视对方的机密。美国曾想用特异功能打败前苏联,并有人幻想制造超空间核榴弹炮等终极武器。1954年,世界第一艘核潜艇美国"鹦鹉螺"号下水,法国杂志发表了《美国海军在核潜艇上运用超感官知觉!》一文,文中说"鹦鹉螺"号在北冰洋底航行时,收到了来自美国马里兰州某实验中心的心灵感应信息。后来证明, 这是一个设计好的骗局。但是有关的报道资料已被搜集起来送到了前苏联,前苏联在各地成立了20多个超常现象研究所。前苏联秘密进行"精神特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01,(11):12-13
科学家和军事家们预测,未来战争将有10大尖端武器称雄战场. 激光武器激光武器是当前所谓新概念武器中理论最成熟、发展最迅速、最具实战价值的前卫武器.它以无后座、无污染、直接命中等诸多优点成为发达国家研制中的未来重点武器.激光武器将用于对付高速小型目标;同时还将广泛用于破坏敌方光学系统和摧毁红外指导系统;另外利用卫星可以有选择地用激光束击中任何人和目标,如果使辐射的频率达到必要程度,可以致人于死地.目前美国正在研制几种能用激光使敌方士兵眼睛失明的武器,有一种称之为激光对抗系统,可将其安装在M-16步枪上,这种系统可以释放出一种激光束,在1千米内能把人的视网膜烧坏;还有一种被称之为佩刀-203,它实际上是一种激光手榴弹,在爆炸后可以使人暂时失明.  相似文献   

14.
纳米压印光刻(Nano Imprint Lithography,NIL)是面向45nm以下半导体制造工艺下一代光刻技术的主流之一。基于紫外纳米压印光刻是一种在常温和常压下使用的光刻技术,是非常有希望成为未来光刻技术的主流工业技术。多层纳米压印套印对准技术是基于常温紫外纳米压印设备的核心关键技术,该技术是制约紫外纳米压印光刻技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并促其成为主流光刻技术的瓶颈。将并联机构引入纳米压印装备的研制之中,进一步提升纳米压印设备中掩模台和工件台之间的对准精度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5.
张伟 《科学大观园》2007,(13):42-43
冷战爆发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为了在军事打击能力方面赶超美国,苏联不惜耗费巨资研制先进武器,甚至曾秘密研制地震武器。  相似文献   

16.
大型光学系统及高端科学仪器对我国科学研究、国防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民生等各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的重要趋势是:视场不断增大,分辨力不断提高,相应地要求光学元器件扩大口径和提高精度。而光栅是一类以机械刻划方式制造的具有宏观尺度的纳米精度周期性特种功能结构,是大型光学系统和科学仪器的核心光学元件,需要纳米级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这不仅要求打破传统的光学精密机械制造原理及系统控制策略,实现纳米级的长行程超精密定位技术,还需要研究制造原理和质量控制的评价标准。传统的光栅制造技术及制造装备已经无法满足上述要求,严重制约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战略发展。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大面积光栅制造相关国家973计划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重点介绍了为获得纳米刻线精度的大面积光栅而研制的具有新原理、新技术的大面积高精度光栅机械刻划系统。  相似文献   

17.
1945年,《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报道,称美军技术专家认为德国科学家曾严肃考虑过一项惊人的武器制造计划——太阳炮。所谓的太阳炮实际上是一面巨型轨道镜,通过聚焦阳光灼烧地面上的目标。报道称德军希望使用这种武器焚毁敌方城市或者将海洋部分区域变成沸水。这一匪夷所思的计划是由纳粹元首希特勒手下的科  相似文献   

18.
美国、俄罗斯等军事科研发达国家的专家们正在研制各种新型武器。这些武器有的已经投入使用,有的处于研制阶段。下面介绍其中的一部分。激光武器美国波音飞机公司进行的激光炮试验相当成功。虽然这种新武器应当安装在改进后的波音747(C-130H)飞机上,但其试验目前还处于陆地阶段。功率超过兆瓦的高能化学激光能够摧毁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19.
正大肠杆菌是人类肠道中最常见的可致病微生物,不过美国一项研究最新发现,大肠杆菌也有"益处",它生产的化合物可帮助人体细胞吸收铁,未来有望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韩珉实验室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大肠杆菌生产的化合物"肠杆菌素"可以给人体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20.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5):118-123
纳米武器是纳米技术军事应用的必然产物,它对战争伦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纳米武器研发和运用,可能消解正义战争的标准,使战争手段更不人道,降低军人的伦理水准,浪费大量的资源,造成生态灾难。与其他高技术武器一样,纳米武器的研发与运用应该遵循后果可控、生态、人道等原则,以保持战争伦理的底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