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阳青青  王贺 《江西科学》2012,30(4):506-509,519
随着汽车旅游者的增多,自驾游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国外的汽车露营活动已相当普及,汽车营地建设和管理体系已非常完善。但国内的发展却遭遇了汽车营地建设盲目与滞后的瓶颈。以云南省玉溪哀牢山生态旅游营地项目为实例,参考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营地建设的经验,并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对汽车营地的规划开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志鹏 《科技信息》2013,(18):370-370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检测已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并在汽车制造、汽车使用、汽车维修和车辆管理部门获得广泛应用。我们不仅要不断研制性能优良的汽车,也要借助维护和修理水平的提高来恢复其技术状况。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电器间传统的点对点通信方式已不能适应汽车电子控制和数据通讯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汽车电子设备的增加,也造成了现代汽车电器控制中大量信息需要实时交换等难题。CAN总线作为一种串行的汽车总线,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技术成熟等优点,目前已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凡 《广东科技》2011,20(18):90-91
目前,大气污染已不仅仅是在几个工业化国家中,他已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其中汽车排气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将日趋严重。根据调查,空气污染的60%是由汽车的排放物造成的,所以对汽车排气污染物的监控预防治,已处于刻不容缓的地步。因此,如何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维修技能,正确地维修保养车辆,积极预防汽车废气排放污染,是摆在汽车维修人员面前的一项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汽车废气排放物的成份,并提出了预防汽车废气排放造成污染的维修和保养措施,以及怠速时废气排放超标时的诊断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伴随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汽车工业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已成为汽车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汽车轻量化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有效地地实现节能减排,有些材料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车身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本文主要研究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高强度钢在汽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汽车电子技术已发展成为改进汽车性能与开发新车型的最重要的技术措施。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已成为芜湖市建设“中国汽车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科技含量已越来越高,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到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互联网在汽车维修资讯上的应用,以及维修管理软件在汽车维修企业发挥的作用等,处处体现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汽车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故障所在,是现代汽车维修的最高境界。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重视汽修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改变汽修经营的原有方式,才能使我国汽车维修业获得较快发展。面对当前维修市场的现实情况,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汽车维修业的发展动向,给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作为最便利的交通工具已日渐普及,汽车火灾事故屡见不鲜,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本文通过对汽车火灾的起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汽车火灾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价值的比例已由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25%,并且中高档轿车已占30%以上,有关的市场调查报告分析,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长,目前在一些高档汽车中电子产品的价值含量已达50%,汽车电子产品的维修占整车堆修的比重也会大幅增大。正确识读和理解汽车电子电路,是正确使用,分析并判断汽车电子产品故障的基础,对于汽车电子产品的维修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用于交通事故分析的汽车碰撞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汽车总量的增长,我国已成为交通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事故现场痕迹结合汽车碰撞规律判定汽车碰撞前车速,已成为事故鉴定和汽车安全性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分别在动力学和刚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维碰撞的速度模型,阐述了二维碰撞运动模型,并通过对一个正面碰撞案例的验证说明了刚度分析法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李生山 《科技信息》2010,(20):I0107-I0107
在汽车运用过程中,由于汽车本身的缺陷、外界运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汽车技术状况不断发生变化,确保汽车安全、经济、可靠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科技含量已越来越高,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到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以及维修管理软件在汽车维修企业发挥的作用等,使汽车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作为汽车教育工作者,应遵循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祁如存 《科技信息》2010,(2):368-368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科技含量已越来越高,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到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互联网在汽车维修资讯上的应用以及维修管理软件在汽车维修企业发挥的作用等,处处体现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汽车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故障所在,是现代汽车维修的最高境界。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重视汽修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改变汽修经营的原有方式,才能使我国汽车维修业获得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记者从近日在合肥召开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及创新发展研讨会上获悉,经过10多年的持续研发,安徽省已初步形成较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奇瑞、安凯、江淮三大汽车企业分别在新能源乘用车、客车和商用车领域各有建树,车型齐全,共有37款车型入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并均达到量产要求。通过10余年的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我省已建成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科技含量已越来越高,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到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互联网在汽车维修资讯上的应用,以及维修管理软件在汽车维修企业发挥的作用等,处处体现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汽车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故障所在,是现代汽车维修的最高境界。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重视汽修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改变汽修经营的原有方式,才能使我国汽车维修业获得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汽车维修特征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科技含量已越来越高,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到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互联网在汽车维修资讯上的应用,以及维修管理软件在汽车维修企业发挥的作用等,处处体现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汽车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故障所在,是现代汽车维修的最高境界。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重视汽修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改变汽修经营的原有方式,才能使我国汽车维修业获得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蕊 《科技信息》2008,(3):373-374
汽车工业发展清洁的代用燃料已势在必行,洁净代用燃料的推广应用是优化能源结构、降低汽车排放的重要措施.在各种汽车代用燃料中,天然气是理想的清洁燃料,它拥有资源、环保、经济和安全上的优势,是汽车发动机理想的燃料.天然气汽车技术已在国外应用多年,日益成熟可靠,我国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符合国情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介绍了天然气的资源、优点及目前天然气作为燃料在汽车上的应用,通过分析天然气汽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对策,得出应大力推广单一燃料天然气汽车的结论 .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科技含量已越来越高,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到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互联网在汽车维修资讯上的应用,以及维修管理软件在汽车维修企业发挥的作用等,处处体现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汽车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故障所在,是现代汽车维修的最高境界。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重视汽修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改变汽修经营的原有方式,才能使我国汽车维修业获得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汽车从诞生到今天,已有100多年历史.作为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已成为集高科技术的产品.汽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给汽车维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本文从做好汽车维修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汽车维修诊断和常见故障分析2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曹东冬 《科技信息》2012,(3):204-205
随着汽车变速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传感器过去单纯用于发动机上,现在已经扩展到底盘、车身和灯光电气系统上。汽车传统的手动变速换挡已被自动换挡逐步替代,在汽车自动换档的整个控制系统中,汽车在换挡过程中要实现动力性换挡和经济性换挡,传感器的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历经了40多年的汽车工业革命,中国汽车已经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地汽车产品生产和汽车生产布局。在中国加入WTO和世贸组织以后,国产汽车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使得汽车保有量和产量得到很大提高,使得汽车占有率超过汽车市场的95%。目前,汽车已成为大众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因此,汽车维修费用和日常保养费用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汽车的结构原理和维修理论,对汽车修理、汽车零件、维修资费、汽车性能等方面叙述,与论文的主体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