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用平衡法测定了318.15~383.15 K对笨二甲酸、对甲基笨甲酸和对羧基苯甲醛在醋酸水溶液(w(醋酸)=94%)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3种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对甲基苯甲酸、对羧基苯甲醛、对苯二甲酸;用λh方程和经验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得到了相应的模型参数,模型计算值和实验值相对偏差均小于5%,平均绝对相对偏差均小于3%。  相似文献   

2.
甲基九氟丁醚的液相密度和表面张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甲基九氟丁醚(HFE7100)在279.15~321.15K温度范围内的液相密度和表面张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22组实验数据.利用得到的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HFE7100的液相密度与表面张力计算方程.密度实验值和拟合方程计算值相比,平均相对偏差仅为-0.00809%,最大相对偏差为-0.00986%;表面张力方程计算值和实验数据之间的绝对偏差在±0.015mN·m-1以内.采用5种理论推算方程对HFE7100的表面张力进行了理论计算,Zuo-Stenby(Z-S)模型计算得出的表面张力值与文中实验值相比误差最小,最大偏差为-1.899%.所获得的密度和表面张力实验数据和计算方程,可为HFE7100的工程应用提供基础热物性数据.  相似文献   

3.
乙二醇单醚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溶解度的研究及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法测试了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丁醚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测试温度分别为313,323,333,343,353和363 K,压力为8.2~18.3 MPa;利用2种半经验公式Bartle和Chrastil对溶解度进行了计算和关联,结果表明:溶解度的实验值与理论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平均相对偏差范围分别为8.88%~16.72%和6.00%~7.84%;根据Kumar and Johnston理论,由溶解度数据计算不同温度下2种物质在超临界CO2中的偏摩尔体积V珔2.  相似文献   

4.
由超临界区CO2的PVT实验数据,确定了超临界CO2的PR状态方程参数α的关联式,计算了若干固体组份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其总平均相对偏差小于由原PR方程计算的总平均相对偏差。  相似文献   

5.
用流动法测定了在308.15K和8.0~23.0MPa条件下,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在含纯和混合夹带剂的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纯夹带剂为丙酮,混合夹带剂为丙酮+环己烷(其摩尔比为1:1),夹带剂摩尔分数为1%,2%,4%。分析了夹带剂效应。用膨胀液体模型关联实验数据,计算值与实验值较吻合,平均相对偏差为3.01%。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偶氮二异丁腈在溶液聚合中应用、生产结晶分离以及理论研究的基础热力学数据,在温度19.6~71.8℃下,采用激光衍射辅助动态法测定了偶氮二异丁腈在甲醇和碳酸二甲酯中的溶解度,以Apelblat方程、Wilson方程和多项式经验方程为溶解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明,偶氮二异丁腈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碳酸二甲酯中的溶解度明显大于在甲醇中的溶解度。碳酸二甲酯取代甲醇作为溶解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的溶剂在节能、安全和绿色等方面优势明显。Apelblat方程、Wilson方程和多项式经验方程均能很好地关联偶氮二异丁腈在绿色溶剂碳酸二甲酯中的溶解度数据,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38%、1.97%和0.37%;Apelblat方程也适合于作为偶氮二异丁腈在甲醇中的溶解度模型,其平均相对偏差为0.59%。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最佳的溶解度试验数据并得到溶解度与工艺测量条件之间的关系,探究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规律。在温度343.15~393.15 K、压力10~22 MPa的条件下,使用超临界流体试验装置测量分散橙25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并对染料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利用Kumar-Johnston(K-J)、Sung-Shim(SS)和Mendez-Santiago-Teja(MST)等3种半经验模型对染料的溶解度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染料的溶解度随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K-J、SS和MST模型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7.55%、8.20%和11.92%,其中K-J模型拟合下的试验值和计算值的相关性最高,关联效果优于其他两种半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8.
混合原油屈服值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5种原油及其按不同比例掺混后的42种混合原油屈服值的实验结果,借鉴混合原油凝点、黏度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和对比分析,提出了混合原油屈服值计算模型.该模型对80个数据点预测值的平均绝对偏差为1.92 Pa,平均相对偏差为50.18%.考虑到屈服值不易测准,特别是小屈服值时更易出现较大相对偏差的因素,该模型对混合原油屈服值的预估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甲氧羰基乙酸己酯,确定了其结构,在压力为8.518.6 MPa,温度为31318.6 MPa,温度为313353 K测定了其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并运用Bartle和Chrastil半经验模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由Kumar-Johnston理论计算其在超临界相中的偏摩尔体积.结果表明:甲氧羰基乙酸丁酯在8.5 MPa、313 K下溶解度高达2.62×10-3mol/L,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关性良好,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3.28%353 K测定了其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并运用Bartle和Chrastil半经验模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由Kumar-Johnston理论计算其在超临界相中的偏摩尔体积.结果表明:甲氧羰基乙酸丁酯在8.5 MPa、313 K下溶解度高达2.62×10-3mol/L,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关性良好,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3.28%58.65%和0.0068%58.65%和0.0068%27.7%.在313,333,353 K温度下,其偏摩尔体积分别为-5708.79,-1665.36,-707.43 cm3/mol.  相似文献   

10.
利用改进型的乌别洛特毛细管黏度计,对268.123~373.131 K温度区间内的甲基叔丁醚的饱和液相黏度进行了实验研究.温度测量的不确定度小于±10 mK,黏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小于±2%.利用实验得到的黏度实验数据,拟合了甲基叔丁醚饱和液相的黏度方程,方程的适用范围为268~373 K,实验数据与黏度方程计算值的最大偏差为1.3%,平均偏差为0.52%,为其他研究人员利用甲基叔丁醚提供了基础的物性数据.  相似文献   

11.
圆形直管内湍动流体的摩擦因数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Colebrook显式方程,可用于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湍流流动时摩擦因数的计算。在相对粗糙度 10-8≤ε/d≤0.05、雷诺数3000≤Re≤ 108范围内,该方程计算结果与原Colebrook方程的平均偏差为0.07%,最大偏差不超过0.3%。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萃取柴胡挥发油的工艺及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对萃取所得挥发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挥发油收率随萃取温度和萃取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CO2流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适宜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压力20MPa,CO2流量1.5L/min。利用经验模型(EM)和两个简化的质量平衡模型(SM)对萃取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经验模型拟合所得实验值和计算值的平均相对误差范围为2.07%-6.72%,简化的质量平衡模型Ⅱ(SMⅡ)拟合所得实验值和计算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几乎都小于3.40%,表明经验模型和SMⅡ都能很好地描述SC-CO2萃取柴胡挥发油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露点压力的准确预测对保障凝析气藏的高效开发至关重要。近年来,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大数据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对复杂的非线性回归与分类问题有良好的解决策略。基于优化算法和机器学习,提出了一种将遗传算法(GA)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露点压力预测模型(GA-LSSVM模型),并利用误差反向传播(BP)和径向基函数(RBF)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相应的露点压力模型,然后进行模型精度对比。在皮尔逊关联性分析基础上,上述模型均选取气藏温度、(N_2+CO_2、C_1、C_2~C_6、C_(7+))摩尔分数、C_(7+)相对分子质量、C_(7+)相对密度和气油比作为自变量。采用公开发表的34个露点压力数据进行参数优化,得到了GA-LSSVM、BP和RBF模型的最优参数,并对15组实测露点压力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GA-LSSVM模型预测精度明显高于BP、RBF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GA-LSSVM模型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AARD)仅为3.02%,其中最大绝对相对误差(ARD)为16.64%,最小ARD为0.05%,BP和RBF神经网络模型的AARD分别为6.46%、10.54%。最后,根据Leverage方法,进行了所有数据的异常点检测。研究为凝析气藏露点压力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利用激光散射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统(SLLS),对294.17 K下质量浓度为0%~0.080%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共获得21个测量数据点.用多项式函数对表面张力数据进行了拟合,拟合的最大偏差为0.998 mN.m-1,平均偏差为0.531m N.m-1.利用测量数据确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36×10-3mol.L-1.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高湿环境下火灾发展和烟气蔓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文搭建了3.6m×1.2m×1.4m的受限空间实验模型,以直径600mm的酒精作为火源,在室温(20±2)℃和相对湿度[(30%~90%)±5%]范围内调整受限空间环境条件,测试模型空间内燃料的质量损失速率、池火火焰温度、上部热烟气层平均温度、火焰对周围环境的热辐射、地面接收到的热辐射、火焰根部O2浓度、烟气中CO2浓度等参数,分析不同环境湿度条件下受限空间池火的发展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环境湿度达到90%左右时,燃料的质量损失速率、火焰对周围环境的热辐射、火焰温度和上部热烟气层平均温度均显著下降,火灾旺盛阶段持续时间延长,熄灭阶段温降梯度减小.因此,常温环境中,相对湿度90%的高湿条件下池火的发展和蔓延会受到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天然气的气一水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机理,认为水合物晶核的生长经历了溶解、水合物骨架形成、扩散和吸附4个阶段,很好地解释了水合物组成的不确定性.据此机理对水合物在成核以后生成的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推导,引入了有效面积分率、压力指数、过冷度校正参数等,得到了气-水体系水合物生成的改进的动力学方程.用遗传算法对方程中的参数进行拟合的结果表明,由方程计算所得的水合物生成速率与实验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5.9%,最小误差为1.6%,平均误差为9.6%,说明拟合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在使用贝叶斯族估算电池SOC时由于电池初始参数及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此类算法可能致使算法在运行中的某个时间点出现发散的情况。对此,本文采用改进型容积卡尔曼双滤波算法在线联合估计电池模型参数和SOC。同时,在对电池进行容量测试以及混合功率测试的基础上,使用对该算法电池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了电池状态估计的最大绝对误差2.95%,平均绝对误差位1.20%。通过与单一滤波结构的算法进行对比,说明了本双滤波结构在估算精度以及算法稳定型方面更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把文献[3]的临界温度预报函数使用范围拓展至一元脂肪酸,从链状H-(CH2)n-COOH和直链烯烃同系物不确定度各异的26组临界温度文献值中甄选出24组一致性样本,据此拟合出临界温度预报函数中的三参数值,得到最大预报偏差分别为0.57K、0.54K,平均绝对误差均为0.40K估算精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流量数据的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贝叶斯方法估计水位流量幂律关系式中参数,并计算东江流域平均低流量、中流量和高流量的不确定性,并分析影响流量不确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①东江流域流量不确定性总体水平在中等偏上水平,其中高流量不确定性最大,中、低流量次之;②人类活动比如兴建水库、河道整治、围堰筑坝以及大规模的河道采沙对流量不确定性的大小及趋势有着显著的影响;大量级的洪水对河道水力特性以及几何形状的影响比较复杂,变化没有明显统一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建筑构件热阻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心砌块平均热阻理论计算方法的简单近似性,分析了其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提出用CFD数值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的计算方法分析建筑构件的热工性能.并分别运用热流计法与热箱法对某内插保温层混凝土空心砌块进行热阻测试,以检验理论计算方法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的准确性.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分析得到:采用理论计算方法分析建筑构件热工性能具有不确定性,所得结果与热流计法和热箱法的试验结果误差分别为36.6%和33.8%;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结果误差分别为0.3%和2.4%,表明该方法对建筑构件热工性能的计算不仅能够满足精度要求,还具有应用范围广、结果直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