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由IBM公司开发的国际象棋软件“深蓝”与当时世界男子第一高手卡斯帕罗夫之间的比赛,曾吸引了无数世人的眼球,电脑最终戏剧般地取胜。虽然人们对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不再大惊小怪,但在有“人类智慧试金石”美誉的国际象棋赛场上,电脑打败世界冠军,这还是第一次。戏剧性的比赛结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一时间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争论,而且争论的焦点早已超出了国际象棋本身。人们更关心的是,这一令人难堪的比赛结果说明了什么?难道由人类设计并操纵的电脑已经胜过人脑而天下无敌了吗?能自我思维的计算机“机器会思维吗?”这是一…  相似文献   

2.
猛犸 《科学之友》2009,(12):46-47
1997年5月,一场国际象棋比赛结束后,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坐在房间角落里,用手遮住了脸。这次他的对手是一台IBM公司生产的超级计算机,叫做深蓝。这台高大沉默的机器,在六局的比赛中,以3.5:2.5的战绩战胜了这位世界上最优秀的国际象棋大师。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能够进行记忆、运算、推理、判断,拥有人脑的部分功能,所以被誉为“电脑”。从它诞生后不久,人们便试图挖掘它的“智能”潜力,看看电脑有多聪明。50年代兴起的“人工智能”新学科,便是研究如何利用机器(计算机)来实现人的智力功能。在人工智能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便是研究计算机同人的对弈问题。 从那时起,许多计算机专家、人工智能专家,都在不断努力设计更快、更聪明的计算机,梦想“征服”世界级的国际象棋大师。最近美国IBM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进入深度学习时代已近七年,不过,人工智能带来的突破性收益的实现要晚于许多人的预测。因此,社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风险和不利因素(如果真的有)。2016年3月,谷歌研发机构DeepMind开发的阿尔法围棋(AlphaGo)系统以4比1的比分击败了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尽管IBM的深蓝系统在十年前以2胜1负3平的比分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Gary Kasparov),但外界普遍认为谷歌的胜利更具重要意义。这并不是因为围棋要比国际象棋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5.
电脑“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给社会带来的冲击波还未完全平息,由电脑控制的机器人又组队进行了世界杯足球赛。由于它表明机器人在模仿人的行动中已达到多么高的水平,而且它需要人工智能解决的问题也远比对弈时复杂,因此它引起了行家的更大关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比“深蓝”战胜棋王更大。  相似文献   

6.
1997年5月,一场国际象棋比赛结束后,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坐在房间角落里,用手遮住了脸.这次他的对手是一台IBH公司生产的超级计算机,叫做深蓝.这台高大沉默的机器,在六局的比赛中,以3.5:2.5的战绩战胜了这位世界上最优秀的国际象棋大师.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这是一个著名的问题:在8×8格的国际象棋棋盘上,象棋马能否从某个格子出发一次不重复地跳遍所有64个格子最后再回到出发的那个格子? 国际象棋中的马,英语为knight,恰好又  相似文献   

8.
自然信息     
电脑程序解国际象棋残局去年,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阿纳托利·卡尔波夫(Anatoly Kar-pov)同现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Gary Kasparov)进行了一场精采的对局。下到残局时卡尔波夫剩下一个王、一个象和两个马,而卡斯帕罗夫只剩下一个王和一个车。最后两人弈成平局。但这是唯一可能的结局吗?卡尔波夫难道没有赢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正>计算机性能的改进始终赶不上人类不断增长的信息处理需求。当今人类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向计算机提出了几乎是无止境的需求,而且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因特网的普及更刺激了这个需求。我们知道,1950年在计算机普及之前,世界范围内信息量的增长速度是每150年  相似文献   

10.
近来,有关计算机千年虫会毁灭人类所创造的诸多文明之可怕传言不绝于耳.人类在迎接2000年到来的同时,还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使计算机产生误操作,由此推论人类将陷入空前的经济大恐慌.  相似文献   

11.
创造能思维的计算机,长期来就是计算机科学的一只圣杯。通常的设想是,把计算机做大些,让它有多一些的处理能力就行了。IBM的大型生机深兰(DeepBlue)就是这种,它还打败过国际象棋冠军盖利·卡斯帕洛夫哩!但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教授、物理学家尼尔·杰逊菲尔德(NeilGershenfde)却是截然相反的另一种观点:非常小。小到像细雨一样洒遍地球,也能容纳。在他新著《在事物开始想的时候》,杰逊菲尔德描写了冲咖啡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新冲一壶咖啡;大提琴手即使他的弓没有换上弦,他也能作曲;表面因为覆盖了可编程序的电子墨水就…  相似文献   

12.
数字时代     
计算机在改变形势,在改造创造者——不仅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在改变我们的思考方法,计算机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吗? 如果用很多人类世纪以来计算时间的老办法来估量计算机的能力,那么计算机就可省去不用。我清楚地记得:在五十年代,在我读小学的教室里挂着一个钟。通过回忆才知道那种钟是我们要进入数字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6月4日,第一批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全省10个设区市的37个小镇列入首批创建名单。2016年1月29日,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正式出炉,42个小镇入围。在2016年的浙江两会上,特色小镇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它正逐渐成为浙江一张令人瞩目的新名片。20年前——1996年,iPhone还没有问世,NBA涌现出"96黄金一代",首次国际象棋人机大战落下帷幕,人类战胜"深蓝",澳洲天文学家测算宇宙年龄应为110亿岁……今天——2016年,iPhone有了6s,科比已经退役,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人类发现了引力波……  相似文献   

14.
胡谊  吴庆麟 《科学》2002,54(6):25-27
专长是指专属于某一实践领域、为该领域专家所拥有的不同于常人或新手的特殊能力. 对专长作系统的心理学研究,可追溯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德格鲁特(A.de Groot)在1938至1943年间"描述国际象棋棋手在作出棋着决策时发生了什么,并推测为什么这样发生"的博士论文课题.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蔡斯(W.G.Chase)与人工智能的创始人之一西蒙(H. A.Simon)有关国际象棋大师与一般棋手的比较研究,推动了对专长的多领域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的三大发明之一。近40年来,计算机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信息化,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很难想象,到21世纪不懂得计算机的人将如何工作,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到那个时候。人类活动的哪个领域能没有计算机呢!  相似文献   

16.
思维机器     
计算机和人不是同类的种。计算机执行的是一系列电子材料运算,计算机对自身从事的活动一无所知。计算机中不存在“信息”,知识只能存在于智能意识中。计算机的活动既非逻辑的也非数学的,计算机不执行“逻辑运算”。无意识的逻辑是种自相矛盾的说法。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没有给还原论提供任何根据。哲学上进行分析,强调的应是机器和人类智能间的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17.
分子模拟方法是在计算机的土壤中开出的一枝奇葩。人类由此窥测到微观世界的精采,并且从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设计新分子。  相似文献   

18.
新知短信     
智能电脑人问世英国最新研制一款智能聊天语言系统,可以赋予计算机类似人类的思维。该计算机系统能够让测试者无法辨识究竟是计算机还是人类,在印度古瓦哈提市召开的计算机科学节上,一款叫做智能机器人的软件  相似文献   

19.
本周IBM公司透露其绝密的新式个人计算机时说,第三代计算机将在稳步发展中。第一代计算机的用户常常要自己编写程序。第二代计算机包括IBM公司早期生产的PC型及其同类产品,它们更适合普遍使用。第三代计算机上配备有迄今为止最为强大的微处理机集成电路块,有多种记忆功能。IBM公司的新型PC型计算机图文大为改善,使用极为方便。“到九十年代计算机会开始模仿人类的感官,”硅谷软  相似文献   

20.
在太空和地面对手同下国际象棋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员格雷格·查米托夫于2008年6月乘坐航天飞机进驻国际空间站,他的主要任务是在国际空间站上安装新的日本实验舱,以供科研人员进行太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