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跨文化交际涉及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语言交际。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少不了对不同社会之间文化哲学观念和言语规范差异的了解。中美两国有着绝然不同的文化哲学观念,导致了两个民族之间言语规范的极大差异,造成了中美跨文化交际的极大障碍。要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就必须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课堂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婉佳  乔炳男 《科技信息》2013,(12):160-160
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畅销小说《喜福会》探讨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母女关系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作者在小说中着力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与沟通,对于研究跨文化交际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分析作品中的跨文化现象,反映了文化的隔阂和差异必须通过文化融合与文化认同来实现平等的跨文化交际,以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平等对话为基础,力求消除全球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从跨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喜福会》中的文化因素,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把握华裔族群在他们长期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障碍,为我们进行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对情谊的理解,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对《灶神之妻》中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姐妹情谊进行解读。从姐妹责任情谊和姐妹患难情谊两个维度阐释了中国母亲式的姐妹情谊,并对比了前者与美国女儿式的姐妹情谊之间的差异。通过分析具有中美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母女对待姐妹情谊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差异,进一步了解了不同文化群体间价值观的差异,旨在探讨避免和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方法及对于文化冲突应持有的态度,对当代跨文化交流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间地融合不断加深,跨文化的交际越发频繁,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已被广泛注重。从文化角度出发,以中美对非语言交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差异,从中国人与美国人在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与空间支配等方面,论述了了解文化含义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试谈中美文化中不同的时间价值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时代的发展使跨文化交际成为一种需要。由于民族不同,文化各异,所以中国人跟美国人的时间价值观也各不相同。了解中美文化不同的时间价值观,懂得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同美国人进行跨文化交流,避免失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文章以跨文化交际为依托,对中美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能力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索言语交际下跨文化意识的差异并分析成因,以期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词汇又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文化差异又会影响词汇的内涵,所以理解不同的文化词汇内涵,对于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以对比为研究方法,对中英文词汇文化内涵进行对比,最后以跨文化为视角对其差异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英语言中的非语言交际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地域的不同,中英人的归属、个人观不同,背景、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常常会造成交际之间的误解,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而分析心理、空间距离、研究其与文化习俗的关系,使得我们能进一步了解非语言交际行中空间文化行为,了解空间文化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中美社会文化差异理解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  顾相菊 《科技信息》2010,(27):167-168
价值观念与文化是密切相融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作为中美不同文化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通过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定义和辨析,分析了中美两国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进而解释中美人民在行为、思想上的一些区别。对这种差异的深刻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而且能更准确地理解西方社会文化,从而实现东西方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全球化日益加强,由此带来的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日益频繁,即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多。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在交际中传播,同时也影响着交际。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本文适从目前外语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美价值观比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文化的差异体现于方方面面,其中价值观的差异也是其重要方面.了解包括价值观在内的中美文化差异,有助于中美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中美文化的差异体现于方方面面,其中价值观的差异也是其重要方面。了解包括价值观在内的中美文化差异,有助于中美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13.
甘昕 《科技信息》2013,(6):184-185
Along with extension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more and more American films are introduced into China,which makes film title translation much more important.However,film title translation is not an easy job because of cross-cultural barriers.It is a challenge to translators who must handle the issue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process of film title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14.
科举制度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人才选拔的范围、程序与标准等方面,展现出了自身所具有的合理性,也对东亚地区、西方国家的人才选拔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西方现代公务员体制的构建奠定了良好基础。当代,科举制度已渐进式地形成为科举学,并逐渐走入国际视野,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互融互通。我国应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国别的科举学学术共同体,拓展科举学交流路径,进一步提升科举学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冯雪阳 《科技信息》2012,(23):200-201,231
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美两国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本文从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着手,透过有关食物的烹饪历史、方式及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着重对不同的饮食文化内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对中美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与沟通。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信息产业的简况和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5-1997年的最新统计资料,从比较学的角度分别在通讯业、计算机业、数据库业、信息服务业等四个方面对中国与美、日、法、德、英、印度等国家的信息产业进行了对比分析;不仅报道了当前中国信息产业的重大成应,而且找出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提出了缩小差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威 《科技信息》2008,(31):144-144
由于中美两国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教育目的等方面的不同,也给家庭教育孩子的观念带来不同。本文首先对中美家庭教育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形成两国家庭教育方式差异的原因。接着根据对比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出几点适合中美家庭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瑜 《科技信息》2008,(11):225-226
文化取向也称为价值观,指的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一个国家的主导文化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言的使用,从而造成不同语言之间的语用差异。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两种价值观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个人主义和以中国为首的东方国家为代表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差异使语用差异在心理距离,个人安全感的获得和权利距离等方面显现出来。因此学习语言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问题还要涉及到文化背景的了解,只有了解尊重彼此的价值观,跨文化交流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课程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对课程体系的研究不仅对课程设置本身有一定的指导、参考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体育课程设置,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比较了我国与美国人才培养目标、体育课程设置、学习评价的差异,同时分析了我国在宏观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不足,为我国课程设置提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