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的技术范式和生产力发展方式。在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低碳技术的作用不可估量。结合太原市能源情况,从低碳经济产业链能源供应、能源存储和运输、能源消费3个环节分析了太原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需求,并提出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
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碳经济是以低碳排放、低消耗、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集低碳发展、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是从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乃至生活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最重要路径。低碳产业是指运用低碳技术生产节能产品和新能源产品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包括节能减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二氧化碳捕获与埋藏等三个领域的新技术,涉及到能源、交通、建筑、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动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对推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2000~2012年统计数据为基础,从经济发展基础、碳排放水平、低碳消费、碳汇水平、低碳生活和低碳响应6个方面构建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近13年,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向好,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数由2000年0.4447增加到2012年0.6707,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碳汇水平逐步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加大了对能源消费的依赖,但在全省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人均碳排放量却有所增加。表明全省能源利用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仍存在不足。另外,低碳生活指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低碳生活水平也待进一步提高。全省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提高技术水平,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各国普遍选择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低碳消费是控制资源消耗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方式之一。为确保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从产品的制造,市场准入,消费者低碳理念的形成,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政策,营造一个以政府指导、企业先行、消费者积极响应的低碳消费模式,使低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成为市场的主流。低碳消费对于缓解环境资源造成的压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戴彦德、朱跃中在《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02期撰文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这给重塑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一)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关键。首先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次是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再次是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减少周期性的能源浪费;最后,要正确引导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前低碳经济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的增长点和竞争焦点,面对我国目前经济形势,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实现从高碳城市模式向低碳城市模式的转变,已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推进低碳城市建设需要从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资源和能源利用、居民生活消费等多方面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西部作为我国能源的主要产地,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了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保持能源消费与西部环境的平衡至关重要。通过选取西部地区企业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量与企业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的排放量这些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西部地区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联度,发现现阶段西部企业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联度较为显著。高效利用能源,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应该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建立有中国特点的适用性强的减排模式.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人类向往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9.
 针对能源发展中的高能耗问题和碳排放问题,以山东省沿海城镇带为研究区域,将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纳入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之中,采用多目标规划的方法构建了以碳排放成本最小、能源消费产生的污染物治理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经济发展规划、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及碳排放量为约束函数的山东省沿海城镇带能源消费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区2035年的能源发展多目标优化结果为: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数下降为36%;油类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数的17%;天然气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数的25%;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数的比例提高到22%,各项指标均满足山东省能源消费的多个目标和约束。同时,针对山东省沿海城镇带低碳情景下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加快能源供给侧和能源消费侧的结构性改革、实施清洁能源和电能替代等建议,以加快转变高耗能生产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推动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碳中和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基于2000—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低碳技术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低碳技术创新对我国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了我国绿色经济增长;低碳技术创新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完全为直接效应,存在积极的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低碳技术创新对绿色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考虑细分类别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是现阶段中国实现绿色经济增长最为关键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社会各界对低碳旅游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低碳旅游景区建设有助于推动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低碳旅游形式的顺利实施,有助于推动社会各界群体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以及完善。为促进低碳旅游景区建设持续发展,应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低碳旅游机制;通过科学的规划,对低碳旅游景区进行合理开发;努力开发低碳旅游新要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设计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方向."低碳概念"已经越来越被公众所熟知,这一话题包含新能源、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升级、碳排放与碳汇.包装行业是一个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行业.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升温,低碳包装制品将成为包装行业发展的新热点.随着国内包装使用企业对包装设计制品碳排放量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使得艺术院校在包装设计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低碳概念"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发展形态。循环经济与循环社会模式为低碳经济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当前的低碳经济发展主要聚焦于新能源生产为主导的源头低碳化领域。而强调生产与生活领域的节能、降耗、减排为主的过程低碳化应该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战略。过程低碳化提倡基于公共行为理念的变革,目标是要将低碳生活方式引入大众日常行为之中,从而透过技术创新、政策调整、文化激励等措施以推动低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大连市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但产业结构转型压力较大,缺乏有效的低碳技术研发激励机制,碳金融产品匮乏。大连市实现低碳发展,必须科学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改善能源结构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多元融资机制,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积极参与低碳化的国际合作,规划和推进低碳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道路运输节能目标、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运输业也随之快速发展。文章通过阐述道路运输节能的目标,分析了道路运输节能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道路运输节能的对策,对促进我国道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能源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特别是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依赖于化石能源,并且其生产与利用是一个高能耗的过程,从而导致我国能源经济发展出现资源型裂痕,不利于我国能源经济的持续发展。基于国际能源经济新趋势,应将低碳、高效作为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并为之建立配套的制度、法律以及舆论体系,形成新的能源经济战略保障系统,以促进我国能源经济与国际能源经济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实现,促进“双碳”目标的成功实现。本研究在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发展规划和市场前景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等方式,分析了双碳目标下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在实证分析结果上提出新能源汽车消费前景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造板工业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连续高速增长,促进了人造板工业的飞速发展。要保持人造板工业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开源节流,发展循环经济,进行自主知识创新,积极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协调和优化协会、学会和质量监督部门的管理方式,探讨节能、减排、提高综合利用率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9.
Though carbon dioxide is the main green house gas due to burning of fossil resource or miscellaneous chemical processes,we propose here that carbon dioxide be a new material for energy storage.Since it can be the key to find the solution for three critical issues facing the world:food ecosystems,the greenhouse issue and energy storage.We propose to identify the carbon recovery through a circular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first part,and in the second part we present the starting way of three business plants to do that from industrial examples.By pointing out all the economic constraints and the hidden competitions between energy,water and food,we try to qualify the phra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pen the way of a huge circular economy.  相似文献   

20.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抗旱、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它的建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能有效地控制洪水、防涝抗旱、提供清洁能源、改善长江航运;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形成库区淹没和大量移民.三峡工程建设要使有利影响得到充分发挥,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评价、阶段性评估、后评估和后续工作,使不利影响得到减免.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需求能力的发展.我国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三峡工程已于1993年12月开工,1997年11月大江截流,2003年6月水库蓄水、永久船闸通航,7月第一批机组发电;2009年全部工程竣工投产.三峡工程将促进西部大开发与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的能源和经济建设做出最大的贡献,也是对长江流域最大的生态与环境保护.三峡工程是一项可持续发展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