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技潮》2006,(5):51-51
从1926年开始,津巴布韦人就看见过一种模样不同寻常的猎豹。这种猎豹身上的图案并不是通常的小斑点,它们身上的斑纹面积更大一些,这和美洲豹有些相似,而且它们的背部还长有黑色的条纹。人们称这种动物为王猎豹(king cheetah)。  相似文献   

2.
正斑马身上的斑纹的用途,答案并非黑和白那么简单。动物学家们表示,尽管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通常被认为是用来伪装的,但是这些斑纹的进化是为了让携带疾病的苍蝇远离它们的可能性更大。这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研究显示,苍蝇很难降落在这些斑纹上,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对驱赶这些小飞虫特别有效。  相似文献   

3.
班马纹之谜     
《科技知识动漫》2014,(7):92-92
斑马身上的斑纹的用途,答案并非黑和白那么简单。动物学家们表示,尽管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通常被认为是用来伪装的.但是这些斑纹的进化是为了让携带疾病的苍蝇远离它们的可能性更大。这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研究显示,苍蝇很难降落在这些斑纹上,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对驱赶这些小飞虫特别有效。  相似文献   

4.
干涉条纹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确定条纹族的间距。传统的确定条纹间距的方法对于变异条纹族而言其计算精度不高。本文给出另一种高精度确定变异条纹族间距的方法—直方图条纹间距计算法,可有效避免由于条纹间断、变异程度较大等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5.
<正>1996年,人们发现了长有羽毛的恐龙——中华龙鸟的化石。由于化石保存了中华龙鸟的部分羽毛,我们得知其拥有一条黄白相间的条纹状尾巴。如今,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复原了中华龙鸟全身的羽毛颜色,发现其外貌特征似曾相识:背部颜色深而腹部颜色浅,脸上还长有眼镜状斑纹。该研究结果已于2017年10月26日发表在Current Biology上。  相似文献   

6.
显突雄性成虫腹部斑纹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突 (Coenagrion barbatum Needham)雄性成虫腹部的斑纹存在很大变异。第 2腹节背面的斑纹可归为 2种类型包括 9种形式。第 8腹节背面 90 %左右的个体具黑色斑纹 ,这些斑纹可分为 3种类型包括 7种形式 ,约 10%的个体第 8腹节背面呈蓝色无黑斑纹。第 10腹节背面的黑色斑纹可归为 1类 ,但个体间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老虎,仪表非凡,体态雄伟,毛色美丽,条纹斑斓,油光闪亮,头上一对闪闪发光的铜铃般的眼睛,额上一个"王"字大斑纹,背后拖着一条粗壮的长尾巴,真是威风凛凛。特别是虎啸的时候,更使人惊心动魄,令百兽恐慌、动弹不得。  相似文献   

8.
姜雅风 《大自然》2011,(6):72-73
白条锦蛇是一种无毒蛇,其头部背面有一个明显的黑褐色斑纹,躯干部和尾部背面呈黄褐色,且具三条黄白色纵纹,其中最宽大的一条纵纹自头后部延伸至尾端,背部还有若干个不规则的暗褐色短斑。白条锦蛇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在辽宁西部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威严的“山中之王”——老虎,具有特殊的崇拜和敬畏。这是因为全世界虎的分布仅限于亚洲,而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东北虎,则是亚洲虎中体形最大的虎种。东北虎俗称长毛虎,黄色的毛上夹杂着黑斑纹,尾部有黑色环纹,背部色浓,唇、颌、腹侧和四肢内侧白色,前额有“王”字形斑纹。成年虎身长近4米,体重约200~250公斤。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云南澜沧江水系分布着4种墨头鱼,其中奇额墨头鱼Garra mirofrontis和无须墨头鱼G.imberba的分类地位明确,没有争议;而双角墨头鱼G.bisangularis和条纹墨头鱼G.taeniata的分类地位尚无明确定论。为明确这2种墨头鱼的分类地位,采用文献考证法和标本比对法开展研究。通过文献与文献的比对、文献与标本的比对、标本与标本的比对,结果表明:双角墨头鱼的吻部、额部和口吸盘特征,体色斑纹,鳞式,鳃耙数,下咽齿及各鳍鳍条数等均与斑尾墨头鱼相同,可以确定双角墨头鱼是斑尾墨头鱼的异名。而条纹墨头鱼的体型、口吸盘游离后缘、吻部和侧线鳞等特征也与柬埔寨墨头鱼吻合,但区分二者的2个最重要的鉴别特征——口吸盘形态和背鳍斑纹,在柬埔寨墨头鱼的分类整理文献中均未提及,作者也受条件限制,未能检视这2种鱼的模式标本,所以不排除条纹墨头鱼和柬埔寨墨头鱼均是独立有效种的可能性,目前本文暂接受Kottelat(1986)的意见,将条纹墨头鱼视为柬埔寨墨头鱼的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11.
红嘴相思鸟     
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俗称“红嘴玉”或“相思鸟”,它的自然分布区只限于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因而是中国的特有鸟种。红嘴相思鸟不仅嘴喙红艳似玉,而且羽色也绚丽多彩。它的眼睛周围是乳白色,两颊淡黄,头顶和背部为橄榄绿,两翅有红色的斑纹,喉部是柔和的浅黄  相似文献   

12.
斑马     
如果要问大自然中什么动物最漂亮,斑马肯定是榜上有名。它们身上那线条分明、细密光滑的斑纹,仿佛披着一件精心设计的“时装”。斑马是非洲特有的动物,绝大部分都生活在大草原上,它们全身具黑白相间的条纹、鬃毛竖立、头大、蹄细长、尾巴仅末端有穗毛,看起来更有点像驴。斑马身上的条纹是同类相互识别的主要标记之一,也是一种保护色。在开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这种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照射下,所产生的反射光不同,有一种模糊或分散轮廓的作用。一眼望去,很难将它们与周围的环境分开。刺刺蝇是一种传播睡眠病的昆虫,它们经常叮咬马、羚羊等皮毛为单色的动物,却很少叮咬斑马,就是因为斑马身上的条纹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色是斑马长期适应环境和自  相似文献   

13.
两头蛇、双头蛇及权首蛇是什么蛇?其异同如何?本文拟根据古今记载加以探讨。一、两头蛇根据现代动物学的有关记载,两头蛇(Calamaria septentrionalis)属爬行纲、游蛇科,是一种无毒蛇。长36—60厘米,背部灰黑色或灰褐色;颈部有黄色斑纹;腹部橙红色,散布黑  相似文献   

14.
瓢虫家族     
瓢虫是我们常见的一类昆虫。林地、田间、菜园是它们生活的场所。在城市居民阳台的花卉上,也能见到它们的踪影。因其腹面平坦、背面隆起、形似瓢状而得名。又因其颜色鲜艳、斑纹美丽,北方农民还给它们冠以“花大姐”的美称。瓢虫是全变态昆虫,即每只瓢虫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几个阶段。瓢虫的种间和个体间差异较大,背部颜色和斑纹依种类不同而差异显著;颜色也复杂,常见的有红、黄、黑、灰、褐等颜色。斑纹大小、多少也很悬殊,有的斑块多近30个,而有的背面光光,一个斑点也没有。瓢虫成虫的头很小,大部分藏于前胸背板之下,触角呈球杆状,鞘翅发达,覆盖整个腹部,所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检测时底片上出现的线状影像为X射线衍射斑纹,实验表明衍射斑纹对焊缝力学性能无影响,提出了识别衍射斑纹和缺陷影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瓢虫幼虫的各龄的体色、斑纹和毛瘤、色泽等变异大,给幼虫识别鉴定和田间调查造成困难。我们对新疆常见8种瓢虫幼虫逐龄观察比较,发现各龄幼虫胸足的跗冠毛的数量和爪基齿的形状无变异,而且容易观察识别。本文用跗冠毛的数量和爪基齿的形状将新疆8种瓢虫幼虫编制成简明检索表。  相似文献   

17.
杨雪娇  池海红 《应用科技》2009,36(12):41-44
在采用线结构光投影的三维物体测量中,激光条纹中心检测是影响测量精度及系统分辨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了一种激光条纹中心检测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极值法获得的中心点的拟合,计算出光条各处的法线方向,并在法线截面上用遗传算法进一步优化出灰度的极大值点.实验结果表明在合理选择遗传算法的交叉率和变异率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取光条纹中心,满足系统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显突Chong(Coenagrion barbatum Needham)雄性成虫腹部的斑纹存在很大差异。第2腹节背面的斑纹可归为2种类型包括9种形式。第8腹节背面90%左右的个体具黑色斑纹,这些 斑纹可分为3种类型包括7种形式,约10%的具体第8腹节背面呈蓝色无黑斑纹。第10腹节背面的黑色斑纹可归类为1类,但个体间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型红外观测系统非均匀定标受校正算法、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带来的黑斑和细胞状条纹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非均匀校正算法,并利用高速信号处理器和可编程器件研制成功了工程化硬件处理系统.经与红外观测系统联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自适应地去除斑纹的同时可较好地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并可在所研制的硬件系统上实时实现.  相似文献   

20.
巴蜀青铜兵器热镀锡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EM、XRD和矿相分析方法对几件战国带虎斑纹的巴蜀兵器样品进行分析. 样品基体为铸态组织且铸后经过加热;斑纹与基体有明显的界面,斑纹是高锡的铜锡合金,厚度在20~40 μm;斑纹主要是由SnO2 与Cu41Sn11组成. 根据分析结果并分别用镀高锡合金法、热镀锡法进行模拟实验,初步认为虎斑纹系人工表面处理得到,处理工艺应为热镀锡. 组织观察到从基体向镀层方向生长的柱状晶,应是铜向液态锡中溶解扩散所致;镀层中δ相的存在,可能热镀锡后又经过退火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