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介绍了氯丁橡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四元接枝共聚物胶粘剂的制备,对影响接枝胶粘剂粘接强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找出了适宜的接枝条件。  相似文献   

2.
成果简介 222-多元接枝氯丁胶粘剂是由氯丁橡胶和第二弹性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第二单体、甲苯和第二溶剂混合接枝而成的新型接枝氯丁胶粘剂。其性能优于传统的接枝氯丁胶粘剂,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CR/MMA/SBS三元接枝共聚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CR和CR/MMA二元接枝共聚胶粘粘力低,剥离强度低这一问题,研制了CR/MMA/SBS三元接枝共聚胶粘剂,并测定了该胶粘剂的有关物性,结果表明:该胶粘剂的粘结强度(尤其是初粘强度)和剥离强度有明显的提高,文中叙述了该胶粘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主要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氯丁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三元接枝共聚合制得的鞋用胶粘剂比氯丁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二元组成的接枝胶粘剂粘接强度大,胶膜柔软性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以天然胶乳(NR)为主体成分,加入氯丁胶乳(CR)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其进行接枝改性,讨论了单体配比、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对胶粘剂剥离强度和接枝率的影响,测定了胶粘剂的耐水性能,得到了可用于硫化鞋行业的性价比较优的鞋用胶粘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以天然胶乳(NR)为主体成分,加入氯丁胶乳(CR)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其进行接枝改性,讨论了单体配比、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对胶粘剂剥离强度和接枝率的影响,测定了胶粘剂的耐水性能,得到了可用于硫化鞋行业的性价比较优的鞋用胶粘剂。  相似文献   

7.
NR/CR/MMA接枝共聚鞋用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天然胶乳(NR)为主体成分,加入氯丁胶乳(CR)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其进行接枝改性,讨论了单体配比、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对胶粘剂剥离强度和接枝率的影响,测定了胶粘剂的耐水性能,得到了可用于硫化鞋行业的性价比较优的鞋用胶粘剂.  相似文献   

8.
氯丁橡胶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自由基型接枝共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氯丁橡胶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自由基型接枝共聚。产物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法和溶解性试验,均证实为接枝共聚物。分析了影响接枝聚合反应的各个因素及其对产物性能的关系,测定了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并得出了接枝型氯丁橡胶胶粘剂的粘接强度主要取决于接枝率的大小,转化率和接枝率成线性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强力多元接枝氯丁胶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介绍一种强力多元接枝氯丁胶的制备方法,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胶液组成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和正交实验法确定了该胶粘剂的阳佳组成,对胶粘剂的性能及也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CR/MMA-BA-AA接枝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引发剂,MMA、BA、AA 的加入量,加入顺序及反应温度对氯丁橡胶与MMA、BA、AA 接枝聚合的影响,找到了最佳的接枝聚合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所配制的三元接枝胶粘剂的剥离强度为6.6KN/m.  相似文献   

11.
乙酰丙酮合锰(Ⅲ)引发淀粉接枝MM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乙酰丙酮合锰(Ⅲ)为引发剂,研究了淀粉与MMA的接枝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淀粉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据此得应速率与上述诸因素的关系。推导并验证了接枝反应动力学模型,探讨了反应机理。求得了接枝反应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采用60Coy-射线辐照商品化氯丁胶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乳液接枝聚合反应的实验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接枝聚合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并在单体转化率-时间曲线上存在诱导期和恒速聚合反应期.它们与MMA浓度有如下关系:Dmlm=K[MMA]和Rp=k[MMA]1.67.得到的产物是甲基丙烯酸甲酯富集在壳层的核-壳结构的粒子.  相似文献   

13.
Mn(Ⅲ)引发淀粉与MMA接枝聚合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n(H2P2O7)3]^3-为引发剂,研究了MMA与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讨论了引发剂浓度,MMA浓度,淀粉浓度和湿度改变绎接枝率的影响;由实验结果求出了反应速度的表达式;探讨了接枝反应机理:求出了接枝反应的活化能均聚反应的活化能分别是31.15kJ/mol和46.83kJ/mol。  相似文献   

14.
采用K2S2O8/NaHSO3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上接枝聚合,考察了反应条件,如引发剂浓度、温度、反应时间等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硝酸铈铵作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琼脂糖的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加料顺序对转化率,接技效率等的影响.红外光谱及热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接枝共聚物.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接枝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接枝共聚物可溶解于部分有机溶剂剂,并具有良好的热压成型性质.  相似文献   

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aft yield and the effect of hexafiuorobutyl methacrylate graft treatment on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silk fibers was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photographs (SEM), 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Raman spectrum, wide-angl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WAX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and amion acid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ystalline regions of grafted fibers were hardly affected and the fiber fission occurred on the cross sections of grafted fibers. The surface of fibers was covered with a high polymer film. The Raman spectrum showed there was little change in the conformation of grafted fibers which mainly remained β-sheet conformation. The IR of the grafted silk fibers showed new absorption of bands occurred which belonged to the stretching-vibrationabsorption-peak bands of Vo-o and VC-F of aliphatic ester species. The CF3-, -CF2- and -CFH- grafted silk macromodecul were verified in the NMR spectrum. The amion acid analysis indicated fluoride monomers were inclined to graft with TYR, ARG and CLU silk fibers.  相似文献   

17.
KMnO4引发红薯淀粉与甲基丙烯酸丙酯的接枝共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聚合反应条件下红薯淀粉与甲基丙烯酸丙酯接枝聚合反应的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在高锰酸钾引发下,最佳条件为:单体浓度1.0 mol/L,引发剂浓度1.5 mmol/L,反应温度40~50 ℃,反应时间1.5 h.  相似文献   

18.
乙醇/水介质中制备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g-PE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乙醇/水介质中,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聚氧乙烯大分子单体(PEO-M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自由基共聚,制备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g-PEO.研究了醇/水比、大单体含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大单体和小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开始大单体的转化率大于小单体的,后期则相反;介质中乙醇的含量对反应有较大的影响.产物提纯后用FT-IR1、H-NMR对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丙烯酸乙酯与2-溴丙烯酸乙酯乳液共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乙酯-co-2-溴丙烯酸乙酯)无规共聚物,用该共聚物作为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大分子引发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枝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乙酯-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的上升而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
明胶与丙烯酸甲酯在60Co辐照下的接枝聚合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辐射源^60Co辐照引发明胶与丙烯酸甲酯接枝聚合反应,接枝聚合物IR谱显示,1560cm^-1处有明胶酰胺基的特征吸收,1760cm^-1处强吸收峰则为丙烯酸甲酯单元的羰基特征红外吸收,从而证明了明胶与丙烯酸甲酯接枝的存在.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辐照剂量、明胶与丙烯酸甲酯不同配比对接枝聚合物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