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梅根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Z1):118-119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是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二是要求教师爱护和宽容学生.  相似文献   

2.
杨先友 《科技信息》2007,(23):254-254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师学生中的软勒,提起作文学生头疼,家长头疼,教师也头疼。于是乎,要求学生大量摘抄好词佳句乃至于要求学生背诵种种开头结尾的教师越来越多了,课余时间,街头巷尾,一大堆作  相似文献   

3.
提问是师生课堂上的一种交流形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策略;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教学策略。课堂上教师能否娴熟地使用提问技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组织影响很大;同时教师的提问方式、深度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理解深度有重要影响,会提问的老师不仅要求学生会回答,也要求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领路人,学生本人是发展和成长的主体。教师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还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答案显而易见。为此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授人以渔”。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成为学生生命发展和成长的促进者、建设者。其实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求更高了。要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要求教师面对学生的学习。既不要袖手旁观,不闻不问;也不要满堂灌,牵着学生鼻子走,包办一切。为此,笔者认为,在自主、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进行有效指导是完全必要的,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于珊珊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8):96-96,72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和维护者"。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那我们怎样才能使班级德育教育初见成效呢,怎么样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呢?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目标是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与教师形成互动。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呢?是目前教师关心的一个问题。开放问题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使用交际工具的能力是在使用当中来培养的。因此,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还要求师生在课内课外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用,教学活动要和以英语进行交际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英语课堂教学既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际的主要过程。在这种过程中的重要交往方式就是师生双边互动,多是问答活动,教师课堂提问便是体现这一活动的重要形式。教师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启发和诱导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怀迪 《科技咨询导报》2011,(34):177-177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同时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应有的主导作用,这是研究性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因而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初三社会课课堂复习中,常见的现象是教师快节奏大容量地讲解讲授知识,学生在静听教师的讲解讲授之后,靠大量的习题来增加知识的熟练程度。这种普遍现象反映了一种不良倾向和一种教学惯性: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得少;教师提问多,学生答问少甚至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要求多,对能力要求少。这种复习的结果是,教师常常疲于找资料拼制讲稿和试题,学生忙着记笔记、重复训练和机械记忆——师生高强度的劳动和低下的复习收益成为教学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施行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实现必要的角色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是与学生“平等中的首席”;应该是谦虚的学习者;教师之间应该是紧密的合作者;教师应该做扎实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14.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赞美是阳光,是空气,是雨露,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石刚 《当代地方科技》2010,(11):150-150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庞杂的建构主义社会科学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当今世界上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接受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要求在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方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教学理论方面则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要求教师彻底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许多挑战,也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具备高尚的人格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人格修养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亦是教师职业道德、理想情操、才识智能、心理品格、为人处世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品质和达到的人格境界.教师人格的基本要求: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尊重学生;增进与学生情感交流;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正> 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根据中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学情理论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学情这一教学规律,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八条原则:一、热爱学生原则热爱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热爱学生原则,指的是要当好学生的老师,就必须热爱学生,不热爱学生的老师是教育不好学生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情,并针对具体学情,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  相似文献   

18.
王莉 《科技信息》2011,(10):I0061-I0061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顾成艳 《科技资讯》2010,(18):177-177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那么,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的涵义和职能就会有进一步的拓展。如汉代的杨雄就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表明教师是学生做人的模范。唐人韩愈也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由于教师是学校中人数最多的施教群体,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得到充分的显示。教师的思想道德、精神风貌、学识水平、教育技能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过程。人们对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还要有高度的学科专业水平;要求教师不仅是学者而且要成为教育家;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还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特殊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物理化学多媒体教学对教师要求,同时采取物理化学多媒体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新的挑战,对学校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