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与台湾以防疫为名,关系持续走近,而中美、两岸间的良性合作却呼之不出。在非传统安全威胁下,台海地区既有的矛盾、风险不但没有缓解,反而由于意识形态、政治偏见作祟,中国与美国、大陆与台湾的隔阂进一步加深。疫情之外,美国签署《台北法案》,就台湾拓展国际参与问题大做文章;中美两军在台海周边军事活动的针对性逐步加强,传统地缘安全风险大大提高。在后疫情时期,美台关系的走向正成为台海地区高度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不久前,美国在台协会(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发表言论,表示对台湾2016年"大选""美国不会闷不吭声",受到台湾政界的高度关注。显然,美国已经开始关注并有意影响2016年的台湾"大选",让选情向着有利于美国管控台湾的方向发展。同时,美国又开始讨论是否需要重新检讨新形势下的现行美对台政策。事实上,多年来美国一直在管控台湾,特别是在政治上绑架了马英九,现在只不过是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与中国大陆强势崛起的双重背景下进一步强化对台湾的管控,维护美台政治结盟与准军事同盟关系,让台湾继续扮演牵制中国大陆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美国脖子上的绞索今日的台湾海峡,已成了套在美国侵略者脖子上的绞索。九年前,美国在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的同时,美国第七舰队张牙舞爪地闯进台湾海峡,霸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妄想以台湾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国太平洋“基地锁链”的一环,作为在远东策划侵略,进行颠复活动和进攻中国大陆的前进基地。那时,蹲在台湾“苦撑待变”的蒋介石集团,也大作其“收复大陆、重返金陵故都”的美梦,他们叫嚣,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地的经济和技术合作,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与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合作,拟在今年十月份在台北举办“2006年生产力产业经管交流论坛”。  相似文献   

5.
胡欣 《世界知识》2020,(7):74-74
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艰难时刻,美国再次落井下石。3月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一致通过所谓"2019年台湾友邦国际保护及加强倡议法"(简称"台北法案"),要求政府协助台湾巩固"邦交"和参与国际组织。该法案是对中国内政的又一次粗暴干涉。台湾问题一直是美国制衡中国的工具,也是美国国内友华与制华、立法与行政、外交与安全、政治与商业等利益诉求长期纠缠的一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当代地方科技》1999,(6):67-67
台湾的好学生已经不再全部涌向美国了!今年报考北京各所大学的硕士及博士班的台湾大学生,把容纳200人的北京理工大学试场,挤得座无虚席。这批考生与以前跑到大陆念书的台湾学生的最大分别是,他们全是台湾一流的顶级人才,而不是这些年在大学联考不能过关的"落班马"。这些转赴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出身台湾及欧美等一流大学,其中包括律师、会计师、工程师、电影界人士,甚至连台湾民意代表及主流传媒记者也有。据台湾最近一项调查,美国已经不再是台湾学生最佳留学选择的地点。为什么?说穿了还是台湾人看上了经济蓬勃发展的大陆商机及大学里的人脉宝藏,想利用念书作为进入大陆市场的跳板。目前在北京清华大学念企业管理硕士课程的台大经济系毕业生张旗悦便是典型例子。她准备打进跨国公司工作,并认为未来很多在跨国公司工作的雇员,都有机会被派到大陆工作,因此先来大陆念书,摸清中国企业文化,日后真的被派到大陆,便能驾轻就熟。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安全创新基地(National Security Innovation Base)是一个新的安全概念,它首现于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推出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强调美国"必须捍卫我们的国家安全创新基地以对抗竞争对手"。2018年1月美国国防部公布的《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概要)延续了这一概念,声称美国国防战略要"利用和保护国家安全创新基地"。在2019年12月召开的里根国防论坛和2020年1月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  相似文献   

8.
由于台湾岛与大陆相隔窎远,清初政府并不主张在台湾筑城。然而,从19世纪中期开始,面对海防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势,尤其是"罗妹号事件"和"牡丹社事件"的接连发生使台湾直接暴露在列强的炮火之下,清政府开始转变政策,在台湾推行筑城运动以保卫海疆。作为实质上首位履职的台北知府陈星聚以其卓越的个人品质成功地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使命,带领台湾人民筑起了台北府城,遏制了列强的入侵,捍卫了祖国的领土。  相似文献   

9.
台湾反美火山的爆发以美兵雷诺杀害刘自然事件为导火线,台湾中国人民积压和潜伏已久的爱国反美怒焰像火山似地爆发起来了!台北三万群众的大示威,代表着台湾九百万中国人民的不可屈服的意志;捣毁美国“大使馆”和美国新闻处——统治台湾的美国强盗的两个巢穴——的壮举,仅是台湾同胞要挣脱美国统治的实际行动的开始。示威群众要求美国侵略者滚出去的一片吼声和许多标语,证明了这不是单纯抗议美军暴行的偶发事件,而像英国“每日电讯报”所指出那样,是台湾人民长期厌恶和仇恨美帝国主义者的结果。在这个猛烈和大规模的反美示威的面前,一向没有把台湾人民放在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1998,(2)
作为大陆的一名安全科学专家,1997年11月下旬,我随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代表团去台北,参加"第五届海峡两岸三地(大陆、香港、台北)职业安全卫生学术研讨会",以下是笔者访问台湾电力公司第二核能发电厂的所见所闻。生动活泼的安全文化在北部核能发电科技展示馆内,原子机器人挥动手臂,闪耀着彩灯发出了"欢迎光临"的和谐声音,模拟声光、电视图像、动画影片和各种逼真的模型,把宾客带进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核能世界。一台比实物小一倍的模型用  相似文献   

11.
外刊要论     
防止台海战争李侃如(曾任克林顿政府国安会亚太资深主任)当前国际安全的最大危险之一,是中国大陆与台湾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这种冲突将最终导致中美战争。布什政府应采取措施避免该冲突的发生。从现在到2007年中期是改变台海危急局势的最佳时期,中美台三方领导人都不会因选举发生变动。大陆与台湾应商定一项20~30年的长期稳定协议,将两岸的注意力从台湾最终地位问题转移到台海安全问题上,以维护台海局势稳定。该协议既能为陈水扁提供留下政治遗产的机会,又可确保台湾问题不妨碍大陆稳定发展,还将标志台海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但由于大陆…  相似文献   

12.
“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桃花扇》国民党,作为中国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政党,当从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算起,至今已有百年(如果再往前可追溯到1894年孙中山创办的反清团体“兴中会”)。如果按活动区域分,国民党这一百年主要经历了大陆与台湾两个时期。在败逃台湾之前,国民党在大陆度过了55个春秋(1894~1949年)。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中,它从一个仅二十余人的秘密小团体一举成为推翻清王朝的巨大政治力量、经过种种曲折终成统一全国、拥有最强…  相似文献   

13.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4,(21):48-50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了一股强烈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呼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的经济依赖,以降低风险,维护所谓台湾的经济安全与政治安全。这种思维与主张看似合情合理,实际上是用政治思维看台湾的经济发展,看两岸经济关系,也因此压缩了台湾经济的发展空间,让台湾经济迷失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一贯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蒋介石卖国集团在中国大陆上的反动统治被彻底摧毁了,美帝国主义者企图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政策也遭到了失败。从这时起,蒋介石卖国集团由大陆逃到台湾,美国侵略中国的  相似文献   

15.
<正>台湾学子一向有"来台大、去美国"的求学路线,但是近年来,"去大陆,求发展"已经成为台湾学生的新选项。台生已经成为继台商之后联系两岸的新群体,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到大陆求学的台生不断增加从1985年开始,大陆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台湾学生。随着两岸经济、文化领域交流的不断发展,到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从1985年到2000年的15年间,大陆高校招收的台湾本科学生为2895人,研  相似文献   

16.
刘锐 《科技信息》2008,(1):61-62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核心问题.美国从19世纪中叶起就开始"关注"台湾,但中美关于台湾问题的交锋则始自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大陆与美国庇护的台湾的关系经历了由对峙到缓和,再到至今的持续恶化的变化历程,中美在台湾问题的矛盾目前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在随时可能爆发的台海战争中,中国必须应对美日的干涉.从国家安全要求来看,统一台湾只是改变现有地缘态势的途径,建立太平洋安全防线才是我国必须实现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日,美国政府不顾中国人民的历次警告和世界人民的反对,竟同蒋介石卖国集团签订了非法的「共同防御条约」。美国政府签订这个非法条约,是企图使它武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行为合法化,以便以台湾为根据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和准备新战争。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这个露骨的战争挑(?),严重地威胁了亚洲的和平和安全。中国人民解放了中国大陆之后,美帝国主义就蓄谋侵占台湾。一九五○年六月,美国政府在发动侵朝战争的同时,就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在靠近中国的海面上进行听谓巡逻和侦察,占领了台湾的高雄港、基隆港和澎湖列岛的马公港作为海军基地。至同年八月,美国空军又在台湾建立了所谓「前进指挥所」,并陆续在台湾建立了很多单基地。因此,美国事实上武装侵占台湾已经四年多了。  相似文献   

18.
5月24日,在台湾省的台北市,发出了“美军滚出去!”的吼声。五千多名反美大示威的群众,捣毁了美国“大使馆”,抗议美国侵略者在台湾的滔天罪行。反美大示威的爆发,是以驻台美国军方释放杀人犯雷诺为导火线的。愤怒的群众,在被捣毁的美国“大使馆”内的墙壁上,写满了许多标语,要求美国侵略者滚出台湾去。尽管蒋介石集团在美国侵略者的威胁下,调了三师蒋军到台北进行镇压,但不顾军警镇压的威胁参加示威行列的爱国者,仍达到三万人之众。第二天也还有许多写着“美军滚出去”的标语传单,投入台湾美国人的住宅。这个事件告诉人们:美国侵略者在台湾的暴行,已经达到天怒人怨的地步,以致使台湾人民忍无可忍.  相似文献   

19.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符合两国人民的愿望,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与世界和平。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总的来说是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项美国国会通过的、随即由美国总统签署的1979年4月10日《与台湾关系法》,就对中美关系的顺利发展起着干扰和破坏的作用。在中美建交之时,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台湾尚未与大陆实现统一,回到祖国怀抱。美国人民要同台湾人民继续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国国会为此要制定某种合理的有关法律,本来是可以考虑和得到理解的。但是,这一切都必须符合双方建交达成的谅解、符合中美建交公报的原则,而《与台湾关系法》恰恰在很多方面违反了中美建交公报的原则。干涉中国内政该法第二条(乙)款(四)项载道,美国认为,“以非和平方式包括抵制或禁运来决定台湾前途的任何努力,是对西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和安全的威胁,并为美  相似文献   

20.
由厦门大学历史系曾玲博士与台北“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庄英章研究员合著的《新加坡华人的祖先崇拜与宗乡社群整合——以战后三十年广东肇碧山亭为例》,作为清华大学(台湾新竹)“清华人类学丛刊”的一种已由唐山出版社(台北)出版,全书127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