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我一点也不仇恨穆斯林,我承认欧洲有很杰出的穆斯林事实上,我也有几个交往多年的穆斯林朋友,有些我至今还敬,但这不意味着我就同意伊斯兰人进入欧洲。到2020年,我们掌权,所有那时未被同化的穆斯林都要被驱逐出境。"——摘自布雷维克《2083年:欧洲独立宣言》  相似文献   

2.
尼尔森 《科技潮》2000,(7):91-92
欧洲的穆斯林社区,现在与20或30年前相比,情况已经是大不相同了。一方面,他们要求自己作为欧洲公民的地位得到承认;另一方面,他们在努力重新发现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两者看上去似乎相互矛盾,其实并不。第一批穆斯林移居欧洲时还是青年,他们空手离开家门,多数人把自己的文化、宗教传统留在家乡。接着是第二批,主要是70年代前来欧洲与亲人团聚的穆斯林。随着第二批穆斯林的到来,清真寺、经堂等宗教设施开始在欧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国家又称穆斯林国家,通常是指国内穆斯林超过总人口的半数,或穆斯林人口虽未过半但伊斯兰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全世界共有50多个伊斯兰国家。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和东南亚一带。此外,在70多个非伊斯兰国家还散居着大量穆斯林。可以说,世界各大洲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穆斯林居住。据伊斯兰最高级会议1988年初公布的数字,全世界共有穆斯林9.269亿。作为与基督教和佛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徒人数仅次于基督教,为世界第二大宗教。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建于公元7世纪初,到8世纪初已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世界性宗教,进入20世纪,在西欧、北美和南美等地区也得到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在欧美已成为仅次于基督教的第二大宗教;宗教观念、文化背景的不同使穆斯林难于融入西方。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世界曾在教皇领导下对伊斯兰世界发动过数次著名的十字军东征。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势力的扩张,西方传教士步殖民者后尘将基督教的触角伸到了世界各个角落。他们兴建教堂,创办教会学校,将上帝的福音书翻译成各种文字向殖民地人民散发……今天,有一股相反的潮流却正悄悄地、缓慢地从东方移向西方。当清真寺的宣礼塔在饰有十字尖顶的基  相似文献   

5.
正难民大规模进入欧洲使欧洲人面临从未遇到的难题——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欧洲是否在变,而在于:目前因移民而造成的冲突,是否终将成为欧洲永恒的组成部分?美国人还在讨论是否该接纳穆斯林难民之时,已有一百万难民进入欧洲,全欧的反移民示威运动也随即呈燎原之势。德国难民已有100万近期从北欧的瑞典到东欧的波兰,再到中欧的捷克,保守政党的支持率持续抬头,近期巴黎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又为这一趋势火上浇油。令保守党的党魁们忧心的不单是难民的数量,更有混迹在难民群体中间进入欧洲的伊斯兰极端分子。  相似文献   

6.
是选择信仰,还是选择国家,居住在欧洲国家的穆斯林们经常会面临双重效忠的问题。英国《独立报》曾在9.11事件之后对欧洲国家15~30岁的穆斯林青年做过一项调查。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国家和信仰之间你站哪边?结果绝大多数受访对象都选择信仰。长期的“宽容”欧洲目前居住约230  相似文献   

7.
在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大成问题。虽然小布什政府花费了相当大的力气在穆斯林世界从事公众外交,但由于在其任内忽视了巴以和平进程,在反恐中又不够注意策略,加之一贯的口无遮拦,甚至一度使用了“伊斯兰法西斯主义”的说法。穆斯林世界对布什政府疑虑甚深,反美主义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8.
霍达笔下的《穆斯林的葬礼》是一个承载着作家独特人生、审美理想的文学化的形象世界,它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文学形象世界的意义,成为一个具有象征化的符号世界,尝试运用符号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来走进这个充满悲剧意义的穆斯林世界。  相似文献   

9.
桥梁     
翟崑 《世界知识》2008,(8):64-64
世界足个多层次的网络,处于网络节点的国家、组织或个人,一般都愿意发挥作为“桥梁”的连接作用。比如,土耳其、俄罗斯等都想做亚欧之间的桥梁,马来西亚想做穆斯林世界与非穆斯林世界的桥梁,新加坡愿意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窗口。  相似文献   

10.
外刊要论     
旧日宗教重返欧洲政治Timothy A.Byrnes(科尔盖特大学政治学教授)与美国人相比,以"世俗化"自居的欧洲领导人向来在宗教问题上言辞谨慎,但近日也出现了向美国靠拢的趋势。欧洲政治重现宗教色彩,原因有二:一是欧洲穆斯林移  相似文献   

11.
11日苏里南内依霍斯特为总理的内阁在军事委员会宣布挫败未遂政变后辞职。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事务级贸易会议9日至今在东京举行,研究控制日本对欧出口问题。12日欧洲二十几个反对核武器组织代表10日至今在雅典举行会议,要求全面控制北约在欧洲部署新式导弹。13日黎巴嫩穆斯林中亲叙利亚的阿拉维派和反叙利亚的逊尼派在特里波利发生冲突。基督教民兵和穆斯林德鲁兹族民兵在阿莱地区交火,贝鲁特通往大马士革的交通中断,15日达成停火协议。印度宣布,第7届不结盟国家  相似文献   

12.
<正>在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大成问题。虽然小布什政府花费了相当大的力气在穆斯林世界从事公众外交,但由于在其任内忽视了巴以和平进程,在反恐中又不够注意策略,加之一贯的口无  相似文献   

13.
“石油武器”是否还有用——美国又多了三大石油进口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耗油量占世界耗油量的26%。一个美国人的消耗油量相当于3个日本人,6个墨西哥人,12个中国人,33个印度人,147个孟加拉人和422个埃塞俄比亚人。仅美国婴儿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就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婴儿的30至40倍。阿拉伯国家盛产油气资源。阿拉伯人经常自豪地称:“上苍厚爱阿拉伯人,有阿拉伯人的地方就有油,还多给阿拉伯人三分之一的天然气。”在加拿大艾伯塔油田发现之前,仅中东地区的穆斯林国家就拥有世界油气储量的71%,若加上世界其他地区的穆斯林国家,全球的穆斯林国家的油气储量占世界油气储量的80%。  相似文献   

14.
邝炳钊  李兆明 《广东科技》2012,21(2):14+16-14,16
在竞技体操进入突破“10分”的时代,已经随着运动技能向更难、更美、更尖端而复杂的方向发展时,各国体操界已经开始去重视及重新认识体操的科学选材,各种类型的杰出女孩子成为各届奥运会与世界锦标赛的冠军,使得对女子体操运动员的选才工作越来越规范化,选才的条件也越来越严格与趋向全面,在我国对体操运动员的选才工作与训练的体制是较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这凝聚了体操前辈及我们现在的体操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与心血,但要进入更科学的数据选才模式化,选才还远远没有完成。在欧洲的体操强国中,则已完成科学选才、育才的多种模式,使她们始终处在世界女子体操的尖端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基本进程,特别是“维尔纳计划”、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在欧洲货币联盟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论述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单一货币的推出是欧洲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欧元以国际货币的面目进入国际金融体系,必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应加强欧元面世前后的对策研究.抓住机遇,借水行舟.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去年底苏联的解体和原苏联中亚地区各共和国的独立,从地中海到黑海,从伊朗到土耳其,围绕着原苏联中亚各共和国未来的走向,穆斯林世界正展开一场激烈的争夺。最近,美国等西方大国也介入其中,使中亚及整个穆斯林世界的形势更加复杂微妙。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解析反恐话语中常用的象征、概念、代码等 ,揭示了西方媒体长期以来一直在妖魔化伊斯兰和穆斯林。认为西方媒体对伊斯兰和穆斯林的妖魔化和简约化加深了西方和伊斯兰世界之间业已存在的鸿沟 ,在相互理解的问题上误导民众。据此 ,强烈抨击“文明冲突”论。并指出 ,在世界变得日益全球化的今天 ,那些强调和谐与“和而不同”的东方古训更显其无与伦比的恒久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在欧洲国家同恐怖主义的斗争日趋激烈的同时,欧洲国家内部出现了一股似曾相识的右翼思潮,甚至一些传统的中左翼政党也开始在移民问题上右倾化。捍卫"欧洲价值"与欧洲文明的"独特性",正在成为欧洲主流社会的共识。而这个共识所对应的,除了移民与难民问题之外,更为现实的则是一个难以融入、拒绝融入的"异端"——穆斯林平行社区。在这种非此即彼的概念对应下,一大批出生于欧洲、成长于欧洲的人被区隔成为某种"内部的外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1999,(7)
1492年,格拉纳达最后一任穆斯林统治者阿布·阿布杜拉(即卜阿地)眼含热泪,在他的阿尔汉布拉宫举行告别仪式,随后离开了摩尔人的西班牙。似乎是为了磨平历史的伤痕,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着手消除西方文化中的阿拉伯分支,使西方文化深深地扎根于希腊-罗马哲学范畴。安达鲁西时代整个儿被抹杀,似乎这个时代从来没有出现过。更糟糕的是直到19世纪,安达鲁西时代从阿拉伯-穆斯林文化中也消失殆尽。这就是说,安达鲁西文化所有积极的部分全都被淹没。在伊斯兰世界,甚至连阿威罗伊都被打入冷宫。幸运的是属于拉丁文化的西方恢复了阿威罗伊的历史地位——毫无疑问,阿威罗伊丰富了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20.
正天主教会对一夫多妻和近亲结婚的限制削弱了宗族关系,强化了核心家庭和非人格化的社会合作,使欧洲人心理上向个人主义、分析思维方向进化。这场婚姻改革运动让欧洲的市场、法治、民主、经济增长和公民社会成为可能。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之后,为什么欧洲开始崛起,殖民世界,并且在经济上远远超过了中国和印度等曾经非常繁荣的国家呢?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其归结为新教伦理和苦行主义。而如今,哈佛大学的约瑟夫·亨里奇教授有一个乍听起来惊世骇俗的观点:不娶表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