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R阻尼器智能基础隔震系统数值模拟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MR阻尼器与橡胶隔震垫相结合,组成智能基础隔震系统应用于结构振动控制中,数值模拟分析了结构在不同地震波,不同地震力作用下普通橡胶隔震垫隔震和MR智能隔震下的反应.计算结果验证了这种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铅芯橡胶垫作为一种被动控制装置,存在最优控制范围窄的局限性,将磁流变阻尼器与橡胶隔震垫相结合,组成智能基础隔震系统应用于结构振动控制中,数值模拟分析了结构在不同地震波、不同地震力作用下铅芯橡胶隔震垫隔震和MR智能隔震下的反应.计算结果表明:MR智能基础隔震可以对宽频域不同大小的地震激励提供最优控制.  相似文献   

3.
三维基础隔震结构多维地震反应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铅芯橡胶碟簧三维隔震支座(3DB),它由铅芯叠层橡胶支座LRB和加有阻尼材料的碟形弹簧支座DSB串联组成,3DB能有效解决三维隔震支座竖向阻尼的难题,并可以有效地抑制摇摆,建立了3DB三维隔震框架结构多维地震反应的非线性分析模型及其运动方程,并以一栋平面为L形的五层3DB三维基础隔震框架结构为例,对其多维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系统的三维隔震效果十分明显,地震反应降低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跨连续梁桥的主要结构特点,提出了地震行波效应分析的多跨连续梁桥分析模型.采用绝对位移法建立多点输入的运动平衡方程,并应用非线性时程方法对行波输入下地震反应的支承长度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基本周期大小、滑动支座摩阻系数、过渡墩的基本周期以及行波输入延时对地震反应的支承长度有重要影响;同时考虑行波效应的多点输入与地震动一致输入的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差别,行波效应会使墩梁相对位移明显增大,相应地也增大了地震作用下支承长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以 Lagrange 方程和龙格-库塔方法为基本方法,采用 MATLAB 编制求解程序,计算了在一个7层结构中设置双滑动面摩擦摆隔震系统的地震动力反应,并与未设置隔震系统的数值比较分析了双滑动面摩擦摆隔震系统的性能,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基础设置双滑动面摩擦摆支座具有明显的隔震效果,当μ=0.01、r =3.5时隔震效果已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6.
结合一座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实例,分析了在地震作用下该种桥梁的地震反应,通过改造桥梁形式,减小结构地震力.分析表明,刚构桥的基本周期较短,地震力较大;改造成采用减隔震支座的连续梁桥后,墩柱的地震力明显下降,桩基的轴力也下降明显,但是对于桩基的弯矩减小不大,但是整体上改造后对抗震有利.  相似文献   

7.
采用子结构法,建立了频域内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下的橡胶支座隔震结构的分析模型及相应的运动方程,通过数值仿真2个具有埋置刚性基础的剪切型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并选用多种地基土,较为系统地分析计算了不同地基土参数组合下结构的隔震效果和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设置橡胶支座隔震层可以削弱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减小结构相对于场地运动的楼层位移和基底位移.同时,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使橡胶支座隔震效果有所降低,且影响程度与上部结构刚度成正比,与地基土刚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8.
T形弹性支承是由轴线垂直相交的一对片簧组成,用于支承运动件.这种支承无滑动和滚动摩擦.运动的灵活性好.广泛用于测量仪器中,这种支承是一个超静定系统,需要根据力平衡条件和变形谐调条件来确定作用在片簧上的载荷,从而计算出片簧的位移.文章提出了这种弹性支承在载荷作用下位移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框架-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扭转反应,建立了地震作用下高层框架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的平移-扭转耦联振动模型和运动方程,分析了单轴偏心基础隔震结构的平移-扭转耦联地震响应,并探讨了不同偏心率下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在结构设计中应合理调整隔震结构上部结构和隔震层的偏心率.只有在上部结构和隔震层的偏心率满足一定关系的情况下,采用基础隔震才能明显减小结构的扭转反应.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叠层橡胶基础隔震方法,对水平地震作用下叠层橡胶基础隔震建筑楼层上的设备进行地震动力反应时程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动力反应,还能有效地减小建筑结构楼层上设备的地震动力反应。  相似文献   

11.
橡胶垫基础隔震浮顶储罐的非线性地震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浮顶参与地震响应的角度出发,采用Nagarajaiah模型模拟铅芯橡胶支座(LRB)的力-变形非线性行为,研究了铅芯橡胶支座隔震储罐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了地震烈度、高径比以及场地条件对立式钢制浮顶储罐隔震与非隔震状态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不同工况下,隔震体系能够有效地降低储罐的倾覆力矩,减少基底剪力,满足结构控制。但对波高的控制效果并不明显。合理优化高径比,选择场地,可以得到理想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叠层橡胶基础隔震方法,对水平地震作用下叠层橡胶基础隔震建筑楼层上的设备进行地震动力反应时程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动力反应,还能有效地减小建筑结构楼层上设备的地震动力反应。  相似文献   

13.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计算分析,研究了在阪神波、EL-CENTRO波和汶川地震波三种不同地震作用下多层框架基础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单向偏心下的地震扭转反应。对比研究表明,对于单向偏心的结构来说,采用基础隔震可明显地减少上部结构的扭转反应,并有效地起到隔震作用。  相似文献   

14.
MR智能基础隔震结构的抗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庆元  韦树英 《广西科学》2005,12(4):292-294,299
为研究MR智能基础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应用双线性恢复力模型来描述基础橡胶隔震垫的弹塑性特性,通过模糊半主动控制策略计算MR阻尼器的控制力,建立该混合控制结构的数学模型,并对某MR智能基础隔震的框架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反应分析.仿真分析表明:MR智能基础隔震系统不仅能够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而且还能够有效地保护基础隔震系统免于因过大变形而产生失效破坏,说明MR智能基础隔震结构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智能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质点层间剪切型模型,建立了基础摩擦隔震多层砌体结构在水平与竖向耦合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及滑动与啮合状态判别准则·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竖向地震作用对隔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竖向地震作用的存在,使隔震结构下部各层,特别是首层的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增加,隔震层加速度增加,且随地震烈度,竖向加速度峰值增大而增加,并使隔震层的滑动位移幅值有增大的可能·建议在高烈度震区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框架结构采用橡胶支座隔震的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公式,根据龙格-库塔法利用MTALAB语言编制程序求解。结构设置橡胶隔震支座具有明显的隔震效果,能大幅减少结构地震动力反应的层间位移。隔震效果与等效刚度系数kr、等效阻尼系数cr 有关,二者合理组合可得到很好的隔震效果。当kr=95000 kN/m,cr=20000 kN/ms,隔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核爆炸地震动作用下基础结构体系的动载反应的分析,设计了一种由叠层橡胶隔震器支承的隔震基础,对抵御核武器爆炸带来的破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础隔震体系分为橡胶基础隔震、滑移基础隔震和并联基础隔震体系.首先,建立该基础隔震体系结构的数学模型,隔震层采用双线性滞回模型.研究在不同隔震层屈服剪力和隔震周期时,不同隔震系统对地震反应的影响.在SIMULINK环境下对隔震结构体系进行仿真动力分析.经仿真分析表明,对于多层规则型房屋结构,经合理设计的并联基础隔震体系兼有橡胶垫和滑移基础隔震体系的优点,为最佳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9.
对单轴偏心的单层基础隔震框架结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并建立其运动方程.计算了在不同偏心率情况下,结构模型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基础隔震对于存在扭转变形的结构来说,随着结构偏心率的增大,基础隔震的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20.
以某框架结构为例,对其采用不同隔震支座进行基础隔震设计,对采用不同的隔震支座的隔震结构和抗震结构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同时,还对采用铅芯叠层橡胶支座方案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框架结构在应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时隔震设计效果明显,采用铅芯橡胶支座结构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