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以正辛胺(n-octylamine,OA)为模板通过溶胶-沉淀法制备了TiO2@SiO2.以TiO2@SiO2为载体负载磺基锰酞菁(manganese phthalocyanine tetrasulfonic acid,MnPcS),制备了MnPcS-TiO2@SiO2复合体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λ420nm)照射下,以催化剂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 B,RhB)的催化降解和对无色小分子邻苯二胺(o-phenylenediamine,OPDA)的催化氧化为探针反应,探讨了MnPcS-TiO2@SiO2的光催化降解特性.通过对RhB降解过程中总有机碳(CODCr)的跟踪测定,评价了光催化对有机污染物的深度氧化(矿化)效果;以顺磁共振(ESR)测定RhB降解过程中氧化物种的变化,研究了光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MnPcS-TiO2@SiO2复合体光催化剂对RhB具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可见光照240min能使RhB完全褪色,光照24h后RhB的CODCr去除率达到64.02%.ESR结果表明,降解过程主要涉及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的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   

2.
TiO2纳米颗粒薄膜光催化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iO2是光催化降解苯酚及其衍生物的较为理想的催化剂.纳米颗粒薄膜与粉末相比具有可重复使用、易回收等优点,因而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此,我们制备了一系列TiO2纳米颗粒膜,考查了其对苯酚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探讨了薄膜的表面性质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膜催化剂制备流程如下:采用溶胶凝胶法[1]在玻璃载片上拉制薄膜,室温干燥后,450℃烧结30min,即得TiO2纳米颗粒双面薄膜.改变所用水和盐酸的配比,制得1#~6#个样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TiO2颗粒尺寸为50~60nm.苯酚降解反应在圆柱形Pyrex玻璃反应器(60mL)内进行.以4…  相似文献   

3.
NiO/TiO2纳米纤维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蓉栎  崔志敏  王琳  邵长路 《科学通报》2009,54(10):1424-1428
采用静电纺丝和程序升温焙烧的方法制备了NiO/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剂. 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Raman)、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了该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催化降解反应的活性. 结果表明, 合成的NiO/TiO2复合纳米材料尺寸均匀, 该催化剂相对于纯的TiO2具有更强的紫外光吸收性能, 煅烧温度为600℃时, NiO/TiO2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而且, 该催化剂也可被循环使用, 这使得该复合光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超痕量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琪 《科学通报》1991,36(21):1678-1678
催化动力学分析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但在铂族元素分析中只对锇、钌测定研究较多,尚没有高灵敏度测铑的方法,本文报道基于铑(Ⅲ)对高碘酸钾氧化罗丹明B的褪色反应有强烈催化作用而建立的动力学光度法测铑  相似文献   

5.
纳米TiO2膜对水中微量微囊藻毒素的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是一种传统净水技术难以去除的致癌毒素. 研究了低光强辐照条件下,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水中微量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LR. 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 自然条件下浓度水平的Microcystin-LR (μg/L)能够有效地被光催化氧化分解, 降解受到pH值、毒素初始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 pH 4左右时降解速度最快, 辐照强度为400 μW/cm2条件下120 min内浓度为20 μg/L的毒素的降解率达到95%. 采用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研究了微量Microcystin-LR的光催化降解, 降解模式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 在pH 6.7和辐照强度为400 μW/cm2条件下, 浓度为20 mg/L的毒素的准一级降解速率常数和半衰期分别为0.0157 min-1和44 min. 在200~1000 μW/cm2的UVA光照变化范围内, 降解速率随辐照强度的0.82次幂值增长, 相应表观量子效率为5.19×10-8 g/J.  相似文献   

6.
袁直  杨德富  申丽华  何炳林 《科学通报》1996,41(21):1957-1959
脂肪族、芳香族及杂环族伯酰胺在碱介中与氯或溴作用,生成少一个碳的伯胺,这个反应称为Hofmann降解反应:R—(?)—NH_2 1Cl_2 1 4NaOH→R—NH_2+2NaCl+Na_2CO_3+H_2O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进行,也可在醇液中进行.随着碳数的增加,脂肪族酰胺的转化率降低.反应分4步进行:1.RCONH_2+Cl_2+OH→R-CONHCl+Cl~-+H_2O用Hofmann降解的方法可以由酰胺制备少一个碳的伯胺化合物.日本学者Tanaka曾对线型聚丙烯酰胺(PAAM)进行Hofmann降解反应,降解率达95.6%.我们也曾尝试将凝胶型PAAM树脂进行Hofmann降解反应,得到凝胶型聚乙烯胺树脂.大孔聚丙烯酰胺树脂经Hofmann降解后孔结构是否会受到影响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及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大孔聚乙烯胺树脂的性能良好,孔结构未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7.
李倩菀  刘彪  敖志敏 《科学通报》2022,(10):976-985
燃料燃烧、交通运输、化工生产等过程产生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导致城市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多相光催化反应因条件温和、直接利用太阳光驱动等优点而成为一种理想的VOCs降解技术.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掺杂非金属硫原子的单层多孔石墨烯(porous graphene,PG)的光催化性能,包括能带结构、能带边缘位置、分波态密度和前线轨道(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HOMO-LUMO)以及它的光学吸收谱,对O2、H2O和VOCs分子的吸附性能等,以探讨光催化降解VOCs的可能性.掺杂硫原子后,PG材料能带的带隙大幅降低,对O2分子的吸附能显著提高,结合能带边缘位置的结果,表明PG材料能产生更多的光生电子,并且提高了产生超氧自由基的能力.对比原始PG材料,硫掺杂PG(S-doped PG)材料的光学响应向红外区偏移,光吸收波长阈值增大,表明硫原...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生物质热分解失重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对8种中国物质材料非等温热分解的实验结果,建立了描述生物质热解失重过程的“双组分分阶段反应模型”,这种模型相对于通常使用的“单组分全局反应模型”和“多组分全局反应模型”来说具有相当大的优点,利用积分型方法进行动力学分析表明,“双组分分阶段一级反应模型”适用于描述空气气氛下升温速率较低(如10℃/min)时生物质材料的树干和树叶试样的热分解失重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新型光催化氧化体系UV/Fe2+/空气降解4-CP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瑛珣  周明华  雷乐成 《科学通报》2005,50(17):1920-1922
报道了新型光催化氧化体系UV/Fe2+/空气对4-CP废水的降解. 该体系利用廉价空气为氧化剂, 在紫外光照过程中产生H2O2, 与溶液中存在的Fe2+形成Fenton反应, 使污染物得到快速彻底的降解. 反应40 min时, 溶液中几乎检测不到4-CP. 和初始H2O2浓度为22 mg/L的UV/Fenton相比, UV/Fe2+/空气体系能更快速彻底地降解4-CP. 因此, 对于能受紫外光激发的污染物, UV/Fe/空气是一种廉价有效的光催化氧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纳米TiO2的制备与光催化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TiO2多相光催化能在温和条件下实现许多在通常条件下难以实现或根本不可能进行的反应。以气相法和液相法为代表介绍了多种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液相法中又重点介绍了水解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并阐述了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及其优点;介绍了光催化反应的机理及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对以TiO2作为光催化剂在光解水、环境保护方面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降解作用、卫生保健方面杀毒灭菌作用以及有机合成等方面的应用也作了扼要阐述;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负偏压作用下TiO2膜电极光催化降解染料MG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娟  戴俊  赵进才  缪娟 《科学通报》2009,54(15):2196-2204
为了揭示TiO2光催化降解染料的反应机理, 研究了可见光照射下染料孔雀绿的光电催化降解过程, 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衍射对自制的TiO2膜电极进行了表征.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总有机碳与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等, 检测了不同条件下染料降解的动力学及矿化, 外加偏压对光电流的影响, 偏压诱导染料的吸附, 电子在TiO2电极中的积累, 各种添加剂如苯醌等对降解动力学的影响及活性氧自由基的形成. 结果表明, 通过调节外加偏压与染料的荷电性质可以控制染料与TiO2电极表面的作用. 阳离子型染料MG在可见光及负偏压作用下发生有效矿化, 而正偏压作用时主要以脱甲基为主. 在负偏压−0.4 V (vs SCE) 的作用下, TiO2电极与电解液界面同时形成了超氧自由基与染料正离子自由基, 而且这两种自由基的存在对可见光诱导光催化中染料的矿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纳米铁颗粒物表征及其对2, 4-二氯苯酚的脱氯降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纳米铁超细粉进行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等结构表征, 并研究了其对2,4-二氯苯酚的吸附降解性能. 结果表明, 实验所用纳米铁超细粉呈核-壳型结构, 颗粒粒径为30~40 nm, 其表面含有大量的Fe3O4钝化氧化层; 为去除纳米铁表面的钝化层, 提高其活性, 对其进行盐酸酸化, 探讨了酸化前后纳米铁在不同投加量下对2,4-二氯苯酚的降解去除情况. 实验发现, 活化前的纳米铁对2,4-二氯苯酚的去除主要为吸附过程, 活化后的纳米铁则能够迅速与2, 4-二氯苯酚发生降解反应. 当铁的投加量为150 mg时, 反应溶液中可检测到苯酚、2-氯酚、4-氯酚等降解产物的出现, 说明纳米铁对2,4-二氯苯酚的降解主要为脱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碳黑改性纳米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中颖  余刚  张彭义  蒋展鹏 《科学通报》2001,46(23):1961-1965
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催化剂的制备是光催化技术实用化的关键,以碳黑为造孔剂制备了改性的纳米TiO2薄膜光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漫反射光谱(DRS)和红外光谱(FTIR)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改性TiO2和普通TiO2薄膜均为纳米材料,晶相以锐钛矿为主,并含有少量金红石,碳黑改性使薄膜具有了更多的孔隙,并且其他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如晶粒度变小、金红石含量增加、吸收带边红移,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试验表明,改性TiO2的活性约为普通TiO2的2倍,并对苯酚类的有机污染物有很好的降解效果,降解活性艳红X-3B的稳定性试验表明制备的碳黑改性纳米TiO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连续使用1个月活性一直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聚合物降解现象、导致降解的因素及降解机理的阐述,提出了防止聚合物降解即对聚合物进行稳定化所采用的物理及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赵俗  张衡  李焱  王贞超 《自然杂志》2023,(6):434-442
膜蛋白是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参与者,在信号传导、分化增殖、应激响应等生命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小分子抑制剂与抗体分别通过抑制和阻断膜蛋白与其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发挥作用,但往往存在抑制不彻底或诱发耐药性的问题。新兴的蛋白质靶向降解技术为药物发现提供了全新思路,通过在溶酶体或蛋白酶体中特异性降解目的蛋白,使其彻底丧失蛋白质功能,极大地拓展了成药范围。文章简要讨论了近年来膜蛋白靶向降解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这些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李慧  唐鹏  彭亚茹  师玉鑫  李国强 《科学通报》2023,(27):3654-3669
目前针对TiO2和BiVO4的改性方法有很多,但是构建异质结是最为简单的一种优化措施之一. BiVO4/TiO2由于二者可以相互修饰,并且具有低成本、无毒、稳定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构建理想的BiVO4/TiO2异质结可以进一步推动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发展.本文首先从化学溶液法和物理沉积法出发阐述了常用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原子沉积法、磁控溅射沉积以及脉冲激光沉积;基于此,介绍了BiVO4/TiO2在光催化降解、光催化分解水以及光催化还原CO2中的应用及相关机理;然后,从质量分数比、晶面工程、形貌调控、助催化剂、元素掺杂等方面介绍了优化BiVO4/TiO2光催化性能的方法.通过对过去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旨在为BiVO4/TiO2这一类宽窄带隙半导体构成的复合光催化材料提...  相似文献   

17.
以盐酸四环素为模板分子,采用液相沉积方法制备分子印迹膜修饰TiO2纳米管(MIP-TiO2),实现了高效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目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技术对MIP-TiO2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与TiO2纳米管相比,由于特异性结合位点的存在,印迹膜修饰的二氧化钛催化剂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能力提高了1.6倍.在紫外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实验中,分子印迹膜修饰的TiO2纳米管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能力,一级动力学常数是TiO2纳米管的1.9倍.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对模板分子的吸附能力,增强TiO2纳米管的光催化能力,对光催化技术处理低浓度的废水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负载纳米二氧化钛的弥散光纤在光催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胡艳  徐晶晶  袁春伟  林间  殷志东 《科学通报》2005,50(19):2169-2173
采用SiO2及TiO2的双层膜结构将锐钛矿型TiO2负载在新型透紫外光型弥散光纤上.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照片表明双层膜与弥散光纤的结合性很好, 而且负载的TiO2膜比较均匀、平整. 负载TiO2的单根弥散光纤对活性艳红X-3B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 弥散光纤的侧面散射紫外光强能够激发TiO2发生光催化氧化反应. 负载TiO2的新型透紫外光型弥散光纤为光纤型反应器在光催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开拓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硒(Ⅳ)-碘化物-罗丹明B体系荧光猝灭反应测定痕量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绍璞 《科学通报》1992,37(22):2054-2054
我们曾研究硒(Ⅳ)与碘化物和罗丹明B(RhB)的显色反应并用于硒的测定。虽然它是目前光度测定硒最灵敏的方法之一,但对于某些生物或环境样品中痕量硒的测定,灵敏度仍显不足。 进一步研究发现,当I_3~-与罗丹明B形成离子缔合物时,罗丹明B溶液的荧光明显猝灭。在一定的条件下荧光猝灭值与硒(Ⅳ)的浓度成正比。此反应具有极高的灵敏度,测定下限比相应的吸光光度法低两个数量级,可以直接测定μg/L级的硒,方法简便快速,用于水、人发和某些食品中痕量硒(Ⅳ)的测定,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酸性体系中纳米镍对2,4-二氯苯酚降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丽  葛小鹏  李一  王东升  汤鸿霄 《科学通报》2011,56(16):1308-1316
纳米金属对有机氯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脱氯降解效果, 但在反应过程中其表面易形成氧化层覆盖, 并大量吸附目标反应物导致降解不完全, 而酸性体系可避免氧化层的形成. 对工业羰基法生产的纳米镍超细粉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 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谱仪(EDS)等微观结构观测与表征, 并就酸性体系中羰基纳米镍对2,4-二氯苯酚的脱氯降解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实验所用纳米镍的颗粒粒径为10~20 nm, 表面有一较薄的NiO 层, 其存在将对2,4-二氯苯酚的脱氯降解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经酸洗活化处理, 并在酸性条件(pH 3~4)下反应, 可使2,4-二氯苯酚大量降解, 并在4 h 内达到100%的去除率. 反应溶液中可检测到2-氯酚、4-氯酚、苯酚等降解产物的出现, 以苯酚为主. 反应过程中因消耗质子需要定期补加酸量, 以维持体系适当的酸度, 酸不仅起到调节pH 的作用, 更是作为一种反应物参与反应, 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脱氯降解反应进程. 酸性体系中纳米镍对氯代有机物的脱氯降解反应为二级反应, 其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在 3 种不同温度(298, 306,316 K)条件下, 其脱氯降解反应速率常数k 分别为0.02, 0.2 和0.3 (g L h)-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