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欣方 《科学通报》1984,29(2):94-94
本文用母函数法推导了偶联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平均分子量、支化度分布、平均支化度和支化点间链段平均分子量等分子参数表示式。一、二元接枝设骨架预聚物(由结构单元A组成)和活性预聚物(由结构单元B组成)中j聚物的数量分数分别为x_j和y_j,每个A包含一个可与活性聚合物反应的偶联基团(如聚对卤代甲基苯乙烯  相似文献   

2.
江明 《科学通报》1982,27(18):1152-1152
由阴离子聚合而得的具有确定结构的嵌段共聚物的微观相分离问题,多年来人们已从形态学和统计理论方面作了广泛研究。对于嵌段共聚物和相应的均聚物组成的共混体系,实验证明,尽管均聚物链和相应的嵌段在化学上是相同的,但两者的溶解性却是有限的,主要由两者的分子量的相对大小决定。  相似文献   

3.
郭鸣明 《科学通报》1989,34(10):757-757
由于聚苯乙烯(PS)和聚异戊二烯(PI)的高度不相容性,使得相应的嵌段共聚物(SI)的临界温度T_c很高,这对融熔加工是不利的。对于给定单体(即S、I)、化学组成、总分子量的嵌段共聚物,这一弱点可以通过改变链结构中不相容单体的混合方式和程度来克服。本文  相似文献   

4.
颜德岳 《科学通报》1985,30(24):1875-1875
嵌段共聚物作为合成材料,例如热塑弹性体和工程塑料,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关于嵌段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前人已有定义,但对式中的Rempp-Benoit项尚缺乏进一步的研究。因此,还不能对嵌段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作有效的数值计算。此外,重要的Callot不等式亦不曾在理论上得到应有的证明。阴离子型活性共聚合反应是合成嵌段共聚  相似文献   

5.
钱人元 《科学通报》1981,26(17):1045-1045
聚酯聚醚多嵌段共聚物的硬段即使其平均聚合度仅2—3,也能结晶形成球晶形态。作者等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聚四亚甲基醚二酯:  相似文献   

6.
曾汉民 《科学通报》1977,22(12):513-513
在塑料、橡胶、纤维、薄膜、粘合剂及涂料等高分于化学工业中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含有接技或嵌段共聚物的多相复合体系,从而制得了比一般均聚物、无规共聚物或简单的机械混合物具有更优良性能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品.近十多年来人们广泛地研究接技或嵌段共聚对高分子化合物改性后所引起的结构一性能的关系,以便能更自觉地控制条件去制得具有预定结构和综合优良性能的多相复合材料.“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本文将着重介绍接技或嵌段共聚物多相复合体系的结构一性能特点及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酶Novozyme-435催化1, 10-癸二酸/1, 10-癸二醇酶促缩聚得到端基都是羟基的聚酯(PSD), 用a-溴代丙酰溴将聚酯的端羟基官能化形成双官能度引发剂, 在CuCl/bpy体系中, 与苯乙烯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得到三嵌段共聚物: 聚(苯乙烯)-聚(1,10-癸二酸/1,10-癸二醇酯)-聚(苯乙烯)(PSt-b-PSD-b-PSt), 通过核磁共振(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聚合物结构、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杨荣杰 《科学通报》1989,34(11):828-828
嵌段共聚物分子存在分子内相分离。如分子处于选择性溶剂中,不溶解的嵌段会收缩、聚集形成胶束。目前研究者对这种类型的胶束现象的兴趣集中在研究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临界胶束温度CMT,胶束内聚集的共聚物分子数目N_m,胶束尺寸及建立理论模型等  相似文献   

9.
艾鹏  陈亮  胡德华  陈艳华  李冬霜  张宝  沙柯  王静媛 《科学通报》2006,51(17):2015-2017
用固定化酶Novozyme435(NV435)催化2, 2羟甲基丁酸(2, 2-bis(hydroxymethyl)butyric acid), 开环缩聚得到端基带有羧基和羟基的树枝状聚酯, 用α-溴代丙酰溴将聚酯的端羟基功能化, 从而形成超枝化大分子引发剂, 在CuCl/多氮配体(HMTETA)体系中引发苯乙烯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 得到聚己内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ε-CL)-b-PSt), 通过核磁共振(NMR)确证了聚合物结构, 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布.  相似文献   

10.
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定条件下四氢呋喃(THF)和甲基丙烯酸特丁酯(tBMA)均可进行活性聚合.通过阳离子型PTHF~+活性物种(反离子为SbF_6)和阴离子型PtBMA~-活性物种(反离子为Li~+)的偶合反应,成功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特丁酯与四氢呋喃的两嵌段共聚物(PtBMA-b-PTHF).在(甲基)丙烯酸酯阴离子活性聚合中对制备窄分布聚合物有利的LiCl对偶合反应有阻碍作用,不可使用.通过酸性水解反应将上述共聚物转换成甲基丙烯酸一四氢呋喃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MAA-b-PTHF).用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等方法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乙烯-丙烯共聚物及乙烯-丙烯-少量二烯烃共聚物(简称乙丙橡胶)只能通过催化剂作用下烯烃配位共聚方法来合成,其微观结构、共聚组成、序列分布及拓扑结构等与催化剂密切相关.乙丙橡胶是世界上七大通用合成橡胶品种之一,具有优异的弹性、耐臭氧、耐热、耐候及耐老化性能等,应用广泛.本文分别论述了乙烯/丙烯配位共聚中所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催化特性及工业应用情况,主要包括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探讨主催化剂中金属的种类与价态、主催化剂中配体的结构、助催化剂、添加剂等因素对催化活性、共聚组成、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序列分布等的影响规律.采用先进催化剂,可提高催化活性及丙烯插入率,调控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调控共聚物的序列分布与拓扑结构,设计合成高性能乙丙橡胶.  相似文献   

12.
嵌段共聚物胶束形成的正电子湮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兴民 《科学通报》1994,39(23):2133-2133
嵌段共聚物被誉为高分子合金,有着广泛的用途.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胶束形成及其行为多年来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尽管至今用了许多实验手段进行了研究,然而对于这种胶束生成的微观过程的了解还是很不够的.正电子湮没技术对溶液中胶束的生成是十分灵敏的.本文对二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PSDMS)/正庚烷胶束溶液体系作正电子湮没寿命参数测量,研究胶束形成对o-P_s生成机率的关系,为这类嵌段共聚物胶束形成微观机制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3.
吕英莹  马志  胡友良  许光学  庄志强 《科学通报》2002,47(17):1309-1312
通过含马来酸酐的聚(乙烯-对甲基苯乙烯)(PE-pMS)共聚物和含烃基末端基因的聚氧化乙烯(PEO)之间的酯化反应,制备了系列高分子量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聚乙烯接枝聚氧化乙烯(PE-g-PEO)。改变实验条件可以控制PE-g-PEO接枝共聚物的结构组成与分子量等。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所得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2006,51(23):2737-2737
大分子自组装属超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科学的交叉学科,是当今化学和材料科学发展的前沿,也是孕育先进材料的摇篮.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高分子之间,或高分子.小分子间,或高分子.纳米粒子间通过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进行自组装而实现不同尺度上的规则结构.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此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本书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的重要成果,特别着重于我国科学家的富有特色的新成就,包括嵌段共聚物在本体和溶液中的自组装,此类自组装体的化学演化,高分子自组装的“非嵌段共聚物”路线,自组装结构的固定化,以及含有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等体系的自组装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郭鸣明 《科学通报》1989,34(22):1710-1710
苯乙烯-异戊二烯的渐变嵌段聚合物(Tapered block polymer)的链结构及其聚集态结构是令人感兴趣的,它是用两种竞聚率不同的单体同时投入共聚得到,这样的共聚物,单体单元的组成是连续变化的即苯乙烯(S)的摩尔分数从一端的1变到另一端的0,而异戊二烯(Ⅰ)的摩尔分数从一端0变到另一端的1。我们用同时投料的阴离子法合成了5个S和Ⅰ重量比为1:1,但总分子量不同的SI渐变嵌段聚合物,对其~(13)C NMR谱进行归属,在这基  相似文献   

16.
王洋 《科学通报》2022,(17):1895-1907
每年聚烯烃全球产量超1亿吨,其被广泛应用到人类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相比非均相聚合技术,单活性中心金属催化均相烯烃聚合可以用于合成分子量分布较窄、链段长度可控,以及插入率均匀的聚烯烃分子.通过灵活地对聚烯烃分子结构进行调节,可制备性能可调的聚烯烃材料,能够应用到医疗包装器械等较高端领域.实现高效均相聚合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合.其中,助催化剂的主要作用是与催化剂前体反应,生成并稳定活性的金属阳离子,后者是催化烯烃聚合的中心.本文总结概括了烯烃聚合助催化剂领域近20年来较重要的工作,包括新型结构研究:单核、双核硼基、铝基以及聚合物基助催化剂;活化机理研究:用工业催化相关的吡啶胺基铪络合物作为示例展现催化剂和不同助催化剂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聚合中的应用:双核助催化剂及助催化剂结合配位链转移反应用于合成结构新颖的聚烯烃分子;助催化剂促进催化剂失活反应的研究;以及对助催化剂未来可能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科学通报》2021,66(18):2245-2260
随温度升高发生溶胶-凝胶转变的热致水凝胶是一类重要的可注射的生物医用材料.当其相转变温度处于或高于室温而低于体温时,该类材料可在室温或低温下负载药物或细胞,并在注射入人体后原位形成凝胶,成为药物持续释放的储库或细胞生长的支架.目前,常见的热致凝胶化的聚合物包括聚乙二醇(PEG)/聚多肽嵌段共聚物、聚有机磷腈,以及PEG/聚酯嵌段共聚物等.本综述侧重于复旦大学生物医用材料课题组在PEG/聚酯类可注射性热致水凝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国内外其他课题组的相关研究,介绍了此类材料性能的调控规律、凝胶化机理,以及潜在的医学应用.  相似文献   

18.
韩媛媛  姜伟 《科学通报》2012,(13):1081-1090
聚合物囊泡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应用背景以及作为高分子物理和软物质物理的理想模型体系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嵌段共聚物通过自组装所形成囊泡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并重点介绍了囊泡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及其物理机制,其目的是使人们更有效地通过物理手段调控聚合物囊泡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王公善 《科学通报》1983,28(17):1050-1050
近年来,关于平衡聚合反应的实验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如何调节和控制这类反应产物的分子参数,已是一个令人瞩目的问题。虽然,Tobolsky和Eisenberg等人早就对平衡聚合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做了全面处理,并列出了分子量分布和平均聚合度的表达式,但这些公式还不能在实际中应用,因为其中的参变数尚未确定。本文作者之一,曾就这个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但得到的结果只适用于部分情况。本工作进一步处理了三类不同的平衡聚合反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表面有序微结构的构筑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不依赖于传统刻蚀技术, 图案形状、尺寸及表面性质等可以动态调控的微图案化方法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高分子由于可以通过可控聚合调控其预定结构和尺寸, 并且具有易于加工和可以嵌入多种化学功能团等特点, 是制备不依赖于传统刻蚀技术的价廉、高产的微图案化的理想材料. 因而设计具有特定结构的高分子, 利用高分子的丰富相态结构和其在外场等作用下的性质, 发展高分子图案化方法、技术和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总结了我们在基于自组装的“自下而上”的高分子微结构的构筑与调控方面取得的成果. 以均聚物和嵌段共聚物为研究对象, 采用纳米尺度的利用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微米尺度的利用高分子薄膜的去润湿、冷凝的水蒸气液滴为模板以及高分子共混物薄膜的相分离等, 实现了不同尺度的高分子表面有序微结构的构筑与调控, 制备了从微米到纳米尺度的高分子有序微结构, 研究其自组装形成微、纳米图案的影响因素和机理, 掌握了调控图案形态、尺寸、表面性质的规律, 实现了稳定、有序的智能图案的动态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