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测评指标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结构测评指标是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重要因素。采用我国上市公司748个样本公司的统计数据,利用变异系数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公司绩效的股权结构因素,给出了公司绩效和股权结构的衡量标准。通过筛选与公司绩效具有较大相关关系的股权结构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状况的测评指标进行了有效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经济附加值(EVA)来改进中国传统绩效评价模式,并建立了整合EVA的绩效评价(IEPM)模型。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检验了整合EVA的绩效评价模型相对于传统评价模式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整舍EVA的绩效评价模型要显著优于传统评价模式,而且其预测能力也显著强于传统模式,说明用整合EVA的绩效评价模型来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业绩是更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联关系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绩效与股权结构因素的量化研究是分析二者关联关系的关键.利用变异系数分析方法,度量了影响公司绩效的股权结构因素和公司绩效指标,并对它们的量化指标进行了有效性分析.通过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量化指标的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公司绩效具有较大相关关系的股权结构指标,提供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状况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衡量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以公司绩效作为治理效率的测评指标,利用公司治理效率和治理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治理因素与测评指标之间线性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建立了以股权结构、董事会效率、公司治理效率、经营水平、利益相关者作用为结构变量、与每个结构变量对应的10个测评指标为观测变量的测评模型。 利用2005 年我国上市公司748 个样本数据,确定出公司治理效率与各个测评指标之间的权重,提供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测评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济附加值(EVA)指标在中国股市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明经济附加值(EVA)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推广价值。通过EVA指标和传统会计指标衡量公司业绩能力的比较研究发现,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传统会计指标对股价波动几乎没有解释能力,而EVA年度值、每股EVA值等指标则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在使用基本面选股时,EVA指标也更具有分析股票投资价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两类民营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分布及绩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两类公司治理问题为两轴,建立一个平面座标体系,并根据两类公司治理问题的不同搭配,把这一座标体系划分为四个象限,然后利用实证资料,检验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在座标体系上的分布,这样初步判断出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状况;进一步分析分布在不同象限公司的公司价值和公司绩效,深入分析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分析过程中以公司规模和管理费用率指标为控制变量,来观察公司的规模和管理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了更为客观有效的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绩效评价方法,从两个视角研究了贷款多元化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同时为了剔除影响商业银行绩效的其他因素,在模型构建中引入了净资产、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三个重要的控制变量,以使得结论更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实证结果表明:在传统财务指标绩效测度下,商业银行的行业多元化提高了其总资产收益率及总营业成本,但对不良贷款比率的影响并不显著,EVA角度研究结论与之基本一致,行业多元化战略也显著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济增加值;而贷款地区多元化战略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提高了总营业成本,对不良贷款比率无显著影响,与传统财务指标测度结论不同,EVA角度表明贷款地区多元化对其绩效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业成本计算 (ABC)提供相对准确的产品经营成本信息 ,经济增加值 (EVA)强调计量资本成本的重要性 .集成成本计算 (ICC)模型集成 ABC和 EVA指标 ,将权益和债务资本成本认定为企业的资本资源耗费 ,提出作业 -资本项目关系 (ACR)分析以解释每一作业耗用各项资本的金额 ,通过提供包含经营成本和资本成本的全面成本视野 ,以完整的成本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以具体的案例说明了 ICC模型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最后 ,通过比较 ICC与 ABC的成本结果及对决策的影响 ,得出结论 .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知识员工绩效评价过程中将员工视为孤立个体,且较少考虑知识员工绩效特征的问题,在竞优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种将知识员工置于组织环境中进行绩效评析的方法。基于对知识员工行为差异和绩效价值的认同,对知识员工的内质优势、相对优势和整体优势进行有效挖掘。通过科学合理的信息集结方式,获得基于此三重优势的绩效指标权重结构。最后,以某软件企业9名知识员工的绩效评价为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ERP与公司盈利绩效:来自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收集沪深两市66家上市公司2-12年期大约340个样本观察值数据, 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在我国背景下实证研究了 ERP与公司盈利绩效的关系. 得出了以下两个结论: 采用ERP后, 短期而言(ERP采用后第 1-5年),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绩效(以ROA、ROE衡量)在统计上 显著降低了; 采用ERP后, 短期而言,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绩效(以ROA、ROE衡量)在统计上显著降低了, 而在一个较长时期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负面影响逐年减少, 具有边际收益递增效应, 表现出U型关系; 长期而言, ERP采用对盈利绩效具有统计上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 EVs)具有分布式储能特性,充分利用 EV灵活性可以合理地向电网提供辅助服务,并获取收益。在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以电动汽车聚合商 (electric vehicle aggregator, EVA)收益期望最大为目标,构建EVA参与日前能量及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投标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合约理论的实时能量分配激励策略,在社会福利最大化情况下,实现EVA调频需求量分配。通过算例仿真,对比量化了聚合不同类型EVs的EVAs参与日前能量及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收益情况,以及分析了经过合约激励后的EVs的实时调整情况,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测量模型的选择是实证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区分反映式测量模型和构成式测量模型是正确构建管理理论的基础.在分析反映式和构成式两种测量模型差异的基础上,以技术采纳模型为例,通过对7次共1951份实际调查数据的分析,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比较了两种测量模型在不同的样本规模、不同的研究情境和不同调查时间下外部效度和对内生潜变量解释能力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反映式测量模型具有稳定的外部效度,构成式测量模型的外部效度受到样本规模、研究情境和调查时间的影响;在因变量解释能力方面,构成式测量模型比反映式测量模型强的假设没有得到支持,即使当构成式测量模型误设为反映式测量模型时,其因变量解释能力也不一定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航天员舱外活动计算机动态仿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杨锋  袁修干  李银霞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2):216-218,225
详细阐述了应用计算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航天员舱外活动EVA(Extra Vehicular Activity)的步骤,介绍了多刚体统系动力学的中Kane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Kane方法应用在EVA仿真中的可行性,介绍了反向运动学和反向动力学的基本概念,选取STS-63飞行中的一次任务,在对其进行适当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航天员7节段6自由度的人体模型,利用Kane方法和反向运动学和反向动力学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基于Simulink的航天服便携式生命保障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能够计算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参数的生保系统仿真模型。针对美国现有的舱外航天服生命保障系统建立了瞬态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仿真平台能够较好地预测航天服便携式生保系统的运行状况。建立的模型,具有模块性和通用性,易于扩展,对我国航天服生保系统的研制与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宁  林圣琳 《系统仿真学报》2020,32(6):1155-1163
体系作战过程中各装备间具有复杂的协同关系,传统的效能评估方法忽略了各装备效能指标间的影响关系。针对该问题, 提出了考虑各装备协同关系的体系效能评估方法,基于关联规则挖掘对大量评估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各效能指标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化评估指标体系, 并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实现体系效能的综合评估。以某防空体系的效能仿真评估为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协同物流网络资源规划进度偏差应急控制具有小样本、无先验信息的特点,采用多样本偏差数据统计方法或传统先验信息分析方法均无法解决其偏差出现概率分布构造与可靠性评估问题.为此,提出了Weibull-Bayes进度偏差应急控制模型,利用考虑信息差异的Bayes方法构造各阶段偏差出现概率的验前分布,利用挣值分析指数估计Weibull分布的形状参数.最后,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方法对应急控制资源规划进度偏差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滤波过程的卡尔曼滤波发散判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传统的基于单步量测的新息序列不等式判据等方法进行卡尔曼滤波发散判断的局限性,根据卡尔曼滤波过程的稳定性定义,采用矩阵序列极限形式给出了基于滤波过程的更加严格的滤波发散判据以及判断滤波发散的实际算法。根据4个判定条件,不但可以判断滤波过程是否发散,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不等式判据的缺陷。该方法是基于整个滤波过程而不是基于单步量测,避免了原方法对量测野值比较敏感的缺点,提高了判断的抗野值能力,有利于减少误判风险以及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结论是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STAP并行处理系统的调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并行系统中的调度问题,以系统数据和任务为研究对象,以时延和吞吐率为目标函数参数,以均衡性和扩展性为系统设计理念,首先研究了STAP系统的数据划分和任务映射方法。然后提出了任务映射模型,建立了任务流程粗粒度有向非循环图(DAG),进一步分析了STAP系统中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并基于以性能指标为参数的目标函数,研究了STAP系统中的调度策略,提出的五步映射法能够较好地均衡系统负载,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最后给出了一组基于异构处理系统的测试基准和实际STAP系统的实现过程,验证了该研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武器装备结构层次复杂、评估指标多元等问题,采用一种融合多元信息的性能评估方法对武器装备性能进行评估。该方法考虑装备指标信息的可靠度和权重,构建了多层评估指标体系。基于证据推理规则将多元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装备性能评估结果,从而为解决装备性能评估问题提供决策依据。最后,对某型装备中激光惯性组合(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的性能进行评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