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下制导系统的交互分布式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水下制导寻的系统为背景,研究了分布交互式(DIS)水下制导寻的系统的仿真方法,给出了仿真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功能实现。着重研究了系统的仿真设计和仿真软件。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伸缩性、经济性和实用意义,可用于水下制导寻的系统的研制、检测、评估和改进,同时也适用于水下武器作战系统的模拟训练。  相似文献   

2.
杨宝民  李伟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6):1200-1204,1243
随着现代海战水下作战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对水下航行体自导系统的目标识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水下航行体自导系统不但能判断真假目标,并能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和有效打击。通过提取水下航行体目标的本质特征,构建目标的水声图像,达到目标识别和精确制导的目的。介绍了水下航行体自导系统目标成像及处理仿真系统的组成及实现方法,采用正交解调、复数字波束形成、水声图像生成、图像内插等处理等技术,构建水下航行体目标图像。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形成水下航行体目标的水声图像,通过该图像可以为水下航行体在复杂作战环境下识别目标关键部位并对目标实现精确打击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立娥  康凤举  刘卫东  同爱丽  路尧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1):3075-3077,3147
Petri网是一种模拟和分析的系统工具,能有效地描述并发与并行、同步与异步问题。对时间Petri网在水下航行器制导系统仿真多任务调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首先介绍了时间Petri网的基本原理,并以水下航行器制导仿真系统为例,将水下航行器制导仿真多任务系统划分为自导子任务、控制子任务、程序弹道子任务、目标运动子任务和指挥导引子任务,在建立和分析时间Petri网模型的基础上,给出资源的束双处理器条件下的最佳调度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完成的多任务调度,能使水下航行器制导仿真系统多任务协调地在双处理器计算机环境下运行,满足水下航行器制导仿真系统分析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水下航行器多目标制导能力评估是目前水下多目标精确制导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水下航行器多目标制导系统的主要任务和技术特点,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水下多目标精确制导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提出了水下航行器多目标制导能力评估方法。通过水下攻防对抗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水下航行器多目标制导系统的技术优化和方案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VR的水电站调度三维图形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基于VR的水电站调度三维图形仿真,应用先进的图形技术及VR技术,提出了基于VR的水电站调度图形仿真方法;结合数值理论,提出了水电站图形仿真所包括的三种数学模型;建立了水电站图形仿真数字模型,提出了场景实体、水流实体及水流粒子的数字建模方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可实时交互的水电站调度虚拟场景;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谢海斌  沈林成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9):2130-2133,2137
以水下机器人动态系统建模问题为背景,提出了基于MATLAB/Simulink与FLUENT协同仿真机制与动态神经网络的水下机器人动态系统协同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在对水下机器人动态行为进行协同仿真过程中在线训练神经网络的方式完成水下机器人流体动力学建模,并以最终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及载体6自由度运动方程仿真模块一起构成水下机器人动态系统模型,具有较强工程应用前景.通过与传统建模方法比较,详细论述了协同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点,并重点研究了MATLAB/Simulink与FLUENT协同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最后,从水下机器人6自由度运动方程建模、流体动力学建模以及闭环控制系统建模三个方面研究了实现协同建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范围城市VR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讨论了一种构建大范围城市VR仿真系统的新方法,它摒弃了传统的软件平台和方法,基于四种数据源,即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模型(DM),同时结合VRMap软件平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整个城市的真实再现,最终构建并实现了整个城市的VR仿真系统。它同时有效解决了采用传统的软件平台和方法来进行城市VR仿真系统构建所存在的无法支持大数据量、系统开放性差、实现技术难度大、价格昂贵等缺点,为城市规划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8.
基于HLA的水下战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针对水下对抗仿真环境需支持多种不同对抗样式水下战仿真实验的功能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HLA的可扩展的开放式水下战仿真体系结构,基于该结构,仿真用户可以通过目标系统重组方式组建具体的联邦应用系统。并就系统设计、开发及实现过程中所需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如FOM/SOM建模、成员框架结构设计、DIS/HLA网关、仿真运行机制、网络统计等分别作了讨论。本项研究对其它领域内基于HLA的联邦设计和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汤琦  黄建国  杨旭东  冯西安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2):2727-2729,2734
针对水下多目标跟踪的实际过程,完成了水下多目标海洋环境建模,并建立了水下多目标定位和跟踪仿真模型;提出了水下多目标跟踪半实物仿真方法,该方法应用静态长线阵和多目标信号源在水池实现了多目标和跟踪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仿真;在DSP系统上实现了多目标定位与跟踪算法.进行了3个目标的半实物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模拟水下多目标跟踪海洋环境,而且能对水下多目标进行有效地定位与跟踪,为水下多目标跟踪进一步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具有重大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产激光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的特点和工作原理,设计了新型激光末制导炮弹射击模拟训练系统的工作流程,实现了信息在各模拟子系统间的传输,分析了模拟系统中末制导炮弹对目标的命中条件,利用VR技术和硬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炮兵战场环境的侦察及弹丸对目标毁伤效果的模拟.部队使用表明该模拟系统能显著提高训练效果,节约大量训练经费.  相似文献   

11.
基于虚拟现实的车辆微观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适用于虚拟现实环境的车辆微观行为的框架,涵盖了车辆个体的实时感知和决策。框架专为城市交通虚拟现实环境构建。对该框架在交通仿真系统中的实现技巧做了讨论。基于此框架的交通虚拟现实原型系统能够细致、真实地再现车辆的微观行为,为研究交通设计和管制提供了直观和可信的仿真工具。  相似文献   

12.
首先,给出了水下作战实验仿真的内涵和重要作用,并从水下信息攻防精细化仿真及复杂系统高性能计算两类应用需求,讨论了发展信号级水下作战实验复杂声纳系统仿真技术发展需求,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的技术概况。接着,分析了信号级水下作战实验复杂声纳系统仿真技术需要重点研究的科学问题,并从水声信号宽带波形快速预报、基于高性能平台的信号级仿真建模及大规模信号级仿真系统调控策略等3个方面论述了信号级水下作战实验复杂声纳系统关键仿真技术,包括其研究内容和作者所在团队研究成果;最后,给出了信号级水下作战实验复杂声纳系统仿真技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水下航行器制导仿真系统多任务调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水下航行器仿真新方法,讨论了水下航行器的动力学模型,控制和导引方程,并详细描述了多任务库所/变迁模型,我们对合并和分叉模型进行了修改,使多任务系统可以方便地通过操作系统管理程序进行调度,最后给出了一些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航天仿真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航天仿真是系统仿真技术与航天工程相结合的产物。本文综述了航天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卫星在轨运动的可视交互仿真、多星管理的分布交互仿真、空间飞船任务的虚拟现实仿真等几个方面的最新动向,并提出了关于测发系统仿真、航天仿真的集成与智能化、虚拟现实与遥科学相结合的双回路实验框架等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水下航行器反舰尾流自导弹道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颖  康凤举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541-1543,1547
首次建立了水面目标舰机动条件下的尾流仿真模型,研究了水下航行器对目标尾流碰撞检测的仿真原理,给出了尾流自导逻辑弹道仿真方法,从而完成了水下航行器反舰尾流自导弹道软件系统的研制,仿真应用结果表明,本项研究对于目标几何建模和尾流自导仿真方法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DIS的水下制导系统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基于分布交互式仿真 ( DIS)的水下制导系统数据库构成的基本原则和体系结构 ,给出了技术实现途径和方法 ,并对数据的连接与控制进行了分析。对数据类型、分布操作和动态操作过程进行了说明 ,介绍了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方法 ,给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虚拟座舱实时视景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首先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座舱视景仿真领域的应用,并通过三维可视数据库对物体及地形场景进行了建模,然后利用实时开发应用程序对场景动画进行驱动,最后实现了虚拟座舱的实时视景仿真系统。该系统可以完全满足虚拟座舱实时性的要求,为研究座舱仿真系统的视景实时生成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