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发展陷入困境,只会教英语的教师不再适应教育环境发展的要求,亟须转型成为复合型教师,而ESP为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英语教师需要改变意识,提升自我,实现向ESP教师的转型,同时还要加强与ESP教学小组、专业教师、学习者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构建以ESP教师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的合作型教学团队,为高职ESP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大学英语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ESP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国际大学接轨的必由之路。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学人才的重任,建立起一支ESP师资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ESP作为语言教学的属性和英语教师转型的意愿为ESP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前提。在具体的队伍建设上,根据美国大学教师发展模型,只有个人、群体、机制、宏观环境四位一体才能打造出一支服务于ESP教学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不仅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发挥极大作用,同时也决定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成败。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树立转型发展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不断拓宽自身知识储备的深度和宽度,积极参与职后培训,通过企业实践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积累实践经验和行业经历。充分运用ESP教学,培养出更多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水平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专门用途英语(ESP)在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地位正在不断提升,不同于大学本科的ESP和高职的一般用途英语(EGP),高职ESP课程为满足学习者未来的岗位技能要求而设计,目前的课程模式明显落后,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笔者以多年从事ESP课程教学和研究的经验出发,试从需求分析、教材、教学法、考核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角度,探索建构ESP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作娟  杨军虎 《科技信息》2011,(32):I0200-I0200,I0202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作为高职的一门主要公共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英语教学重点应从通用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朝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转移,ESP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是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把基础英语教学扩展到ESP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孙欣  胡博 《科技信息》2011,(17):215-215,169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缩写,即"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ESP教师的工作性质就是训练和培养学习者语言能力,教会学生用英语来表达和实践以汉语为媒介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目前英语教师向ESP教师转型时面临着专业素养提升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些瓶颈,笔者提供了提升专业学科的学习能力等五方面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丁玮  闫哲  伊丽娜 《山西科技》2010,25(1):115-116
近年来,高职教育在全国各地都取得了较大发展,然而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却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要。面对这种现状,作为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8.
阐述ESP理论和对比我国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对ESP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现状,分析制约ESP教学实施的因素,提出高职院校ESP教学应实施EGP+ESP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能夯实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又能提高学生用英语传递和表达专业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目标,为高职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9.
会展业走向国际化使其对会展人才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要求日益凸显。目前我国会展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课堂教学显得呆板窠臼,缺乏活力与生趣。该文从分析高职会展英语课程的特点入手,从教师信念、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方法4个方面探讨了创设高职会展英语活力课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谢丹丹 《科技信息》2009,(31):323-324
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高职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虽然高职学生存在着英语底子薄,基础差等问题,但是作为高职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作首要任务之一。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在多媒体网络技术环境下的高职英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陈述了海事英语在海事交流中的重要性和海事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外语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海事英语教师作为ESP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能力.对于目前海事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在Dudley-Evans& ST John对ESP教师进行培训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青岛远洋船员学院海事英语教师培训的"三圈"模式,以期对国内的海事英语教师培训和培养方式带了一定程度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桑青 《科技咨询导报》2007,(24):154-154
本文通过对广播电视大学的预科段英语教学目的和方法的研究,提出了电大作为培养实用性人才的职业学校,其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实用性,所以电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必须坚持“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服务职业岗位为导向”的教学原则,突出语言教学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度鲜明的职业特色。本文分析了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现状和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探讨了网络环境,教学任务,教师素质及评价体系对高职学生英语知识构建的影响以及对培养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洪文峰 《科技信息》2008,(9):283-284
本文首先陈述了海事英语在海事交流中的重要性和海事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外语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海事英语教师作为ESP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能力。对于目前海事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在Dudley—Evans& ST John对ESP教师进行培训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青岛远洋船员学院海事英语教师培训的“三圈”模式,以期对国内的海事英语教师培训和培养方式带了一定程度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桑青 《科技咨询导报》2007,(30):221-221
本文通过对广播电视大学的预科段英语教学目的和方法的研究,提出了电大作为培养实用性人才的职业学校,其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实用性,从而决定了电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为例,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必须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构建了"分级分层教学 模块教学 一二三四五"全方位、立体化的培养模式,贯彻落实《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实施英语素质教育,充分发挥英语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而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是大学英语学习不断线的保证,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本文针对目前我国ESP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各高等院校对专业英语缺乏统一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对教材和课程的安排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实际运用英语的水平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等,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ESP的教学目标,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等问题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刘一霖 《科技信息》2010,(24):I0171-I0171
本文通过对高职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分析,认为多媒体技术的引进为改进传统的外语教学提供了契机。高职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型教学模式改造为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既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崔希民 《科技资讯》2014,(34):168-168
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急需大量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就以培养这样的人才为目的,必须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建立完善的实践指导队伍。高职院校实践指导队伍的构成当中除了专业教师以外,还应包括实验员、实习工厂(车间)的师傅。而这三个队伍的现状都有令人堪忧的地方。该文针对三个队伍的现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一是高职院校要配备足够的专职实验员,辅以兼职实验员;二是高职院校要引进企业的"大师傅",加强对校内工人师傅的培养;三是高职院校要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外聘专兼职教师。  相似文献   

20.
作为培养高端技能型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在“够用为度”的前提下进行适量的ESP(English for SpecificPurposes)教学体现了“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的原则.本文以所在院校机电类专业EDA课程ESP教学实验班为例,通过对学生的需求分析和跨学科合作教学的实践研究,试图寻找到高职工科类专业ESP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索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