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段江艳 《科技信息》2008,(13):153-153
《每片湖》是美国著名语言诗人查尔斯·波恩斯坦2001年的作品。通过这首小诗,我们可以充分领略语言诗的魅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该诗:“陌生化”理论的文学实践:拼凑和顶真的艺术技巧;诗的听觉效果:音乐性;诗的视觉效果:唯一特殊符号“&”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魅力来自于语言的魅力。语言是一种自然符号,当语言符号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以其较小值换取最大意义的交流时,就构成了文学语言的张力美。文学语言的张力美具体体现在形象、含蓄、模糊、空白等几个主要特征上。  相似文献   

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魅力来自于语言的魅力。语言是一种自然符号,当语言符号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以其较小值换取最大意义的交流时,就构成了文学语言的张力美。文学语言的张力美具体体现在形象、含蓄、模糊、空白等几个主要特征上。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常称文学为“语言的艺术”。文学要靠语言来绘声绘色、栩栩传神地描写出动人的画面。为达此目的,作者在运用语言时往往需要借助此喻的力量。著名诗人艾青说过:“运用比喻使文章生动是一切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所需要的。”作家秦牧把比喻称为“语言艺术中的艺术。”他还说:“精彩的譬喻,仿佛是童话里的魔棍似的,它碰到那里,那里就忽然清晰明亮起来。”  相似文献   

5.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主张“思在物中”,糅合现代绘画艺术;拒绝说教,坚持以日常事物入诗并将其陌生化,以唤醒人们重新认识生活、感知艺术。“陌生化”是用文学技巧将熟悉的文学事实变陌生,唤醒读者去感受生活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这与威廉斯的诗歌理念不谋而合。威廉斯在《红色手推车》中,通过诗歌语言、结构,视听感官和意象上的“陌生化”手法,凸显了诗歌的艺术魅力,让读者真正听到、看到并感受到日常生活的美好。  相似文献   

6.
《礼记》展现了上古语言的艺术魅力,形成了自己含蓄蕴藉、典雅凝练的文学特征。总体上说,《礼记》的文学特征表现为:含蓄蕴藉、典雅凝练的语言、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语录体的表现体式及铺排敷陈的手法、灵活多变的句式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是文学运用语言而又成为与语言不同的东西的一个必然结果。也就是说,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科学的规范语言)是一致的。即都必须使用语言来传达。但为什么文学籍语言而成为艺术,日常语言表达不能进入艺术殿堂呢?两者的分野在哪儿呢?笔者以为文  相似文献   

8.
田韦 《科技信息》2007,(12):158-158
语言学习是英语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活动。英美文学作品对英语语言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学作品通过自身的语言艺术魅力来吸引读者,从而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英语写作中的语言输入,同时通过阅读原滋原味的文学著作,培养英语思维,这些对提高写作能力有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色彩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对文学、美术、设计艺术加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以及文学、美术、设计艺术的色彩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正确使用色彩语言对设计艺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影视剧《陈情令》以文学作品为依托,利用"人物弧光"技巧塑造出了一批经典的、深受大众喜爱的人物形象,该剧以大量的"名场面"组织剧情结构,使剧作松弛有度,扣人心弦,同时借助富有亲和力和通俗性的语句组织影视语言,彰显了影视语言的独特艺术魅力。可以说,《陈情令》艺术上的成功,为影视创作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周易》与文学表现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周易》是我国文学光辉灿烂的第一页,它在艺术手法和文学理论上都有许多开创,本文从表现手法、诗歌色彩、语言词汇及寓言故事等方面论述《周易》的文学特色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杜晓磊 《科技信息》2013,(16):173-173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的差异性决定着文化的差异性,可以说原文对于翻译作品来说是一个无穷尽接近但又无法达到的极限目标。尤其是俳句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学形式。民族艺术的唯一性决定了俳句的不可翻译性。调节翻译策略,努力译出与原俳句相近的作品,是俳句翻译本身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川端康成的悲观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否定了存在的意义 ,追求一种灭亡的美。其产生的原因包括主观、客观、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在《雪国》中 ,运用了人物“映射”和意识流的手法来体现。川端的悲观主义无疑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 ,但在其创作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由此而散发出的艺术魅力对日本文学、世界文学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语用学研究的成果,即用话轮替换系统、言语行为理论和合作原则对班尼特夫妇的对话作详细的分析.揭示了班尼特夫妇各自在对话中的语言特色,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班尼特夫妇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如何运用对话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感悟作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展示小说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王维是我国盛唐时代的伟大诗人,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诗清新自然,富于禅意.王维及其诗作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地位,他的作品也被广泛地被介绍和翻译到国外.不同的翻译家们对王诗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王维诗歌英译也有许多不同.作者通过对不同译本的欣赏和比较,试图揭示译者在用另一种语言反映以王维诗歌为代表的唐诗之美的成就,最终说明唐诗因其不朽的魅力,在英语世界得以广为传播和接受.  相似文献   

16.
运用语用学研究的成果,即用话轮替换系统、言语行为理论和合作原则对班尼特夫妇的对话作详细的分析。揭示了班尼特夫妇各自在对话中的语言特色,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班尼特夫妇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如何运用对话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感悟作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展示小说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文学语言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是形象化。形象化的文学语言。使语言产生一种真正的、奇特的甚至惊人的美。形象化的语言在反映纷繁多姿的社会生活和细腻、微妙、复杂、深刻的内心世界以及抒写作家内心情感方面有着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和探讨文学语言的形象化特点,无论对我们欣赏文学作品还是文学课教学,都有着极其实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商业社会里,广告宣传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广告不仅是介绍商品的重要方法,而且也是推销商品的主要手段。了解广告体英语的语言特点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我们学好英语,进一步了解西方社会。广告体英语虽然是一种商业性语言,但它常常运用一些文学语言的技巧,诸如重复、押韵、双关、形象甚至变异等,最终是为了用艺术的形式实现商业的  相似文献   

19.
托尔斯泰秉承俄国文学人道主义传统,创造安娜这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有艺术魅力的艺术形象。安娜感人的爱情悲剧寄寓着她自身的精神困惑和意愿;也蕴涵着作者对社会、人性及二者关系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歌唱的语言艺术一直是古今中外音乐流派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咬字和吐字的清晰与否,直接决定着一首声乐作品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只有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技巧,解决咬字、吐字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发挥语言在声乐艺术中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