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前高校校报普遍存在着时效性弱、新闻规律性欠缺、面孔老化等问题,提高策划艺术水平是当务之急。策划可以使校报的报道主题更鲜明,信息资源配置更趋合理,质量提高更快。为此,编辑需转变观念,主动参与策划,努力发掘新闻价值,力求内容新鲜深刻,形式新颖独到,为师生喜闻乐见,充分发挥校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时效性和贴近性不强等原因,高校校报目前处于一种“鸡肋”状态。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走“副刊新闻化”的路子。在对“副刊新闻化”的条件和高校校报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后,作者对高校校报如何“副刊新闻化”进行了初步探索,归纳出“避实击虚”、“另起炉灶”和“遍地开花”等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校报新闻的局限性及其采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报新闻时效性差,覆盖面小,趣味性不强,内容单一。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好"新"字文章,从"深"处着眼,接近师生员工,扩大报道面,平衡报道面,树立个性鲜明的编辑形式。  相似文献   

4.
张罗应 《开封大学学报》2002,16(4):63-66,70
新闻消息是高校校报新闻报道的主体,导语写作是新闻消息写作的关键,也是校报新闻报道是否精彩有否成功的重要一环,当前校报新闻导语的常见写法有引语法,联想法,因果法,以旧带新法,与读者接近法等。  相似文献   

5.
刘冠群 《科技信息》2011,(13):105-105,101
当下,在与高校新闻网的竞争中,高校校报必须在新闻的深度和精细度上下功夫,而提高校校报栏目的可读性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佳手段。本文以校报栏目的经营为切入点,结合《河北科技大学报》的实际工作从栏目的设置、选题、内容和栏目的推陈出新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增强校报栏目可读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的媒体投入了大量的报道。相比唐山地震时媒体的表现,对这两次震级相当的地震的报道,我国媒体的表现差异很大。本文对两次地震后媒体对灾难的报道进行对比,从新闻时效性、信息量、报道角度、新闻表现等几个方面看我国媒体在应对重大安全新闻事件时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创新思维与新闻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新闻写作的生命 ,要实现校报新闻写作的创新 ,就要突破思维定式 ,培养创新思维 ,以创新思维去实践校报新闻内容、新闻形式、新闻语言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建设一支校报教工通讯员队伍可以稳定稿源,丰富校报内容,提高校报的知名度,强化学校各单位的宣传报道意识,更好地促进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要建立规章制度,抓好业务培训,加强经验交流,及时总结表彰,以提高教工通讯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新闻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新时期,作为高校校园内的主导媒体的校报新闻报道价值取向走进了"机械片面型"、"和谐稳定型"、"独家媒体型"的党政机关报的误区。高校校报应在新闻内容的表达上从传播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在新闻采写的方式上从单一记录式向深度报道式转变,在新闻策划的取舍上从校本服务式向人本服务式转变,进一步发挥高校校报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读图时代,针对高校校报忽略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效应或走入"泛视觉化"的泡沫图片误区,校报编辑需从图片新闻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构思运作,做好图片新闻的策划组织、筛选把关、裁剪修补、编排布局、文字说明、手机摄影队伍建设工作等,最终使新闻图片生辉。  相似文献   

11.
报纸、电视和广播都是当今的主流媒体,它们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但报纸、电视都是无法替代广播的。努力发挥广播新闻中音响的作用是广播与其他媒体争夺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音响对广播新闻的生命意义在于:带“音响”的广播新闻具有直觉性品格,能为受众带来多维感受;音响是对新闻人物生命本质的佐证,能提高广播新闻的可信度和增强广播新闻的感染力;音响又具有美的感召力,能唤起受众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获得音乐艺术美的享受。所以应十分重视并积极采编好音响新闻,以充分发挥好广播的优势和广播宣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师范院校校报副刊育人漫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纸副刊是“城市的公园”,但“公园”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校报副刊要利用自己为师生员工所喜闻乐见的优势,配合其他版面办报(刊) 人。就师范院校校报副刊而言,就是要坚持德育为首,在抓好师德教育上狠下功夫;要主动为素质教育服务,把副刊办成抓师能训练的特殊课堂;要切实强化阵地意识,为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多出力流汗。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的报业竞争中,各级党报纷纷以改扩版的方式力图谋求新的"增长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些党报新闻改革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贵州日报>作为一份省级党报目前也面临着以改版促发展的局面.本文参照已成功改版的省级党报的相关经验,基于<贵州日报>社专为改版所进行的读者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分析指出数据背后所反映的新闻传播规律,较系统地提出了<贵州日报>改革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际互联网上的新闻传播在国际和国内均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在新形势面前,高校校报应积极利用网上新闻传播的长处占领舆论阵地,在保持自身特色,巩固传统效能的同时尽量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以促进校报的创新,同时还可利用校报网络版培养专门网络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校报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特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报作为学校党委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重要的新闻媒体和文化载体之一,在培养高科技、高素质人才中具有教师、课堂和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功能,应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发挥其特殊的功用。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不论是以阅读为主要特征的报刊文字新闻,或是以听觉为主要特征的广播新闻,还是以视觉图像为主要特征的电视新闻节目都是需要“写”的。与报刊新闻、广播新闻写作不同的是,电视新闻节目写作不仅仅是运用文字语言、文章体裁来述说新近发生的事实,还要运用图像语言和声音语言来表现新闻事实,是多种语言符号的综合运用。这就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文本写作。  相似文献   

17.
校报因其受众具有高层知识结构,且出版周期较长,编辑有时间对标题精雕细镂,因此它的新闻标题应该充满书卷气,应该卓尔不群。可以通过妙引古诗、启用古词、捕捉流行、直接引语、讲究押韵等方法制作出让受众读来如饮醇酒、唇齿留香、余味悠长的校报标题来。  相似文献   

18.
从新闻报道的角度转换、专家分析、报道形式、副刊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当今时代优秀报纸必须选择的四种编辑思路.指出报纸采编者对新闻报道艺术的追求程度直接关乎新闻人的职业精神与诚意.而这种精神与诚意又是采编者的动力与创造力之源。  相似文献   

19.
刘红艳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7):68-69,81
本文结合广外奥运专题报道的成功实践,总结出校园媒体做活做深重大题材报道的几点经验:①及早制订计划,关注新闻事态的发展,灵活调整报道方案;②报网互动优势互补,将网络新闻的快捷性与校报新闻的深度性结合起来;③多种报道形式齐头并进,增强系列报道的趣味性、可读性;④依靠通讯员、学生记者队伍,及时捕捉新闻,增强报道的可信度、现场感。  相似文献   

20.
校报,作为校园内重要的新闻媒体,要正确把握批评性报道,必须做到服务大乙,行之有度;加大份量,精心选择;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