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飞跃的两种形式飞跃是事物性质变化的决定性环节。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都不是一条不间断的量的渐进线,量的渐进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中断,即引起质变、飞跃。事物通过渐进过程的中断,才能实现由旧质到新质,由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转化。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客观世界中的飞跃具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飞跃其状态在跃变过程中是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例如飞行的子弹碰到钢铁的墙壁,速度产生一个跳跃式的急剧变化,掉头反向弹回。跃变过程中子弹速度是随着遇到的弹力,随着钢铁的形变而变化的。钢铁的形变从零达到最大,子弹速度的改变也从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突变理论中尖点模型的性态出发,以铁磁相变为例,详细分析了它与尖点模型之间的对应;讨论了Van der Walls方程、Ising模型的平均场近似解、Ginzbarg-Landau模型。所得出的结论是:在平均场理论的框架中可以放入尖点突变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其物理解释;分析了利用突变理论研究相变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3.
突变理论是由著名科学家René Thom于1972年创立的,它是一门具有重大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边缘学科。本文对突变理论的重要内容作了全面介绍,同时论述了它在生物科学中的若干实际应用。作者指出,突变理论的发展将对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赵松年 《世界科学》1989,11(4):12-14
突变理论(Catastrophe Theory)是新近诞生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一门迅速发展而有重大理论与实际意义的学科。著名的法国数学家R.汤姆(R.Thom)于1972年在《结构稳定性与形态发生学》一书中,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突变理论”,从而引起国际学术界广泛的注意,著名的数学家E.C.齐曼(E.C.Zeeman)等人将这一  相似文献   

5.
突变理论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军 《自然杂志》2000,22(5):264-267
突变理论与传统的岩石力学思想很接近,但突变理论特别适合内部作用尚属未知的系统.目前突变理论在岩石力学问题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正逐步成为解决岩石力学问题的有力工具.本文回顾了突变理论的发展历史,进一步阐述了用突变理论分析解决岩石工程问题的一般方法,并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对突变理论的应用前景作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扼要地阐明突变理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综述了其在生物学领域中的主要应用成果,充分肯定了突变理论在生物学研究申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在理论生物学中应用和发展的前景提出了一些具体看法。  相似文献   

7.
科学在对线性的、平衡的现象作了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正在向非线性、非平衡的现象进军.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对相变现象以及耗散结构一类非平衡态现象的研究.大范围的非线性经济模型的研究,都需要得力的数学武器.在数学为这类研究提供的工具中,除非线性方程分叉点理论,重正化群理论外,托姆的突变理论很引人注目.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里戈金教授在本刊3卷1期《从存在到演化》一文中就专门提到这一理论.什么是突变理论?张奠宙同志的这篇文章作了生动而具体的入门介绍.  相似文献   

8.
柴立和  彭晓峰 《自然杂志》1998,20(5):305-306
突变理论是非线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描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非连续现象的主要数学工具.它的主要内容是从分类定理出发,根据函数临界点进行分类,将各种领域的突变现象归纳到不同类别的结构中去,进而研究各种临界点附近非连续性态的特征.它的主要优点是:即使不了解系统的微分方程.通过少数几个假定条件,用几个状态变量就可以预测系统诸多的定性或定量性态.分岔理论是研究平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所有DNA的核苷酸的自然突变,皆由天然放射线、化学作用物质等的作用与细胞内复制酶系对DNA的作用平衡而产生.而对任何物种来说,必然有一个由这平衡作用所产生的全突变概率(V_T).也就是说,全突变概率可以是有利突变、中性突变或有害突变(概率). 根据病毒及细菌基因编码的研究,一个有功能基因似可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张宪武 《科学通报》1981,26(5):320-320
我们用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等方法诱变得到大豆根瘤菌突变株(Rh.japonicum mutant B_(16-11))与大豆作物突变株(Soybean plant mutant 18-79、33-79、55-79、66-80、77-80等),在田间经同步化后,应用单粒育种法,选育出了具有  相似文献   

11.
气论对现代物理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飞 《大自然探索》1994,13(2):89-93
本文对中国古代气论中的准物理学思想与方法作了简要的归纳,认为可以用气论和原子论思想,来大致概括东西方两种不同科学观念和科学传统的主线,而以太论观念及其对近现代物理学的影响,正是气论自然观在西方近代科学中的投影。解决现代物理学前沿疑难的关键很可能在于跳出陈陈相因的原子论观念框架,从中国古代气论自然观中吸取有益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启迪与联想。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介绍了作者提出的重力分离地球动力理论。其具体内容有:理论提出的依据;重力分离产生的几种重要效应;该效应对板块运动、岛弧现象等主要地球动力学现象的阐述;理论能解释的一些更为具体的地球动力学现象;理论引出的对地球及其它行星演化的推测。作者认为该理论表现出在很多方面比目前的其它理论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再论隋代前后的太阳视运动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安京 《大自然探索》1994,13(3):104-111
张子信的太阳视运动理论(约560年)至迟在576年已被刘孝孙的武平历用于日食推算。但因北齐灭亡(577年),这个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受到挫折.此后刘焯与张胄玄分别继承了刘孝孙的未竟之业.通过对张胄玄大业历(608年)、刘焯皇极历(600年)与一行太衍历(727年)日躔表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隋代前后太阳视运动理论逐步完善的发展脉络.刘焯创立的二次内插算法是建立在太阳视行速对称且分段成等差数列变化这两个前提之下,它的出现应属自然。本文认为,张子信之后的太阳视运动理论,是申国古代天文学家独立创建并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杨槐 《大自然探索》1994,13(3):112-120
本文根据系统论哲学观,讨论了当代地质科学主导理论板块说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分析了所存在的四个根本性理论困难,并基此而提出地学发展的理论新命题──地壳及岩石圈板块运动属性的“三维与两维之辨.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根据最优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简要说明其发展过程及目前的现状,并阐述了最优控制理论与其它学科交叉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可拓论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拓学是我国学者蔡文教授于80年代初创立的新学科、属数学,系充科学和思维科学的交叉学科。可拓不宾研究对象是矛盾问题。它研究事物的可拓性和事物开拓的规律,并用以方法。其理论支是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它以物元的基本元,建立物元模型;以物元可拓为依据,应用物元变换法化矛盾问题为相容问题。由于可 由于可拓学有很强的实际背景,因而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探索生物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生态场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0.
胡化凯 《大自然探索》1996,15(2):118-123
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古代一系列五元化科学分类理论的基本内容,科学价值及其历史背景,认为商周时期的尚五 意识和战国秦汉盛行的五行观念是这类理论得以产生和流行的主要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