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歌词的音乐性,是歌词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歌词对音乐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作曲家创作的情感、曲式的构思以及节奏与曲调,这就是歌词对于音乐的召示力,它是由歌词创作的主要目的和过程所决定的。它既包括内在的音乐性也就是走向和通向音乐的真挚强烈的情感,又包括外在的音乐性即歌词的语言风格、节奏、韵律以及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音乐文学艺术美学的角度,论析了歌词艺术的本体美建构。指出歌词艺术的建构材料,虽是文学性的。但决不是一般文学性的含义,它应该首先富有歌唱性,具有音乐性和口头文学的特色,其艺术美建构,应从音乐的视角去审视,无论是摹仿性因素、评价性因素,还是表现性因素,都应始终贯注着音乐因素,具有音乐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音乐文学艺术美学的角度,论析了歌词艺术的本体美建构。指出歌词艺术的建构材料,虽是文学隆的,但决不是一般文学性的含义,它应该首先富有歌唱性,具有音乐性和口头文学的特色,其艺术美建构,应从音乐的视角去审视,无论是摹仿性因素、评价性因素,还是表现性民素,都应始终贯注着音乐因素,具有音乐的特质。  相似文献   

4.
中国诗歌流变,由诗而词,由词而曲的过程,显示了诗词发展的独特规律--音乐化运动、俗化运动,因而唐诗宋词元曲之后的流变方向则应该是当今的歌词,而不是“五四”以来的新诗,并且歌词必将主宰未来诗坛。  相似文献   

5.
翁朝霞 《科技信息》2007,(4):141-142
关于歌词的起源问题,词坛上众说纷纭,但无论是哪种说法都离不开词与音乐的联系问题。有人以唐代音乐的出奇繁荣为例,说明隋唐时形成的词体乃是歌词的最早起源。我以为这种看法并不科学。音乐发展是词体产生的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本文主要谈了歌词与唐宋词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最爱,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22部歌剧。他在歌剧创作中突出音乐的主导地位,创造性地使音乐与歌词有机统一,赋予每个角色以独特的音乐形象,善于运用重唱的手法展开戏剧性情节和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他的歌剧反映了时代的呼声,音乐通俗易懂,具有德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气息。  相似文献   

7.
幼师唱歌教学一得林纯纯幼儿唱歌课都有安排这样一个环节:歌词的朗读。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歌词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更好地理解歌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咬字发音。不仅如此,笔者还发觉朗读歌词与歌唱出声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舒伯特一生共创作了600多首歌曲,曲调朴素自然,和声新颖,大小调交替充满戏剧性。他善于通过歌声和钢琴伴奏去传递诗歌精神,将艺术歌曲升华到诗的音乐、音乐的诗的境界,旋律与歌词与钢琴交融为一个艺术的整体,把艺术歌曲推上了顶峰。歌曲《魔王》中的舒伯特对旋律、歌词和钢琴伴奏完美处理,将一些作曲技法在其他艺术歌曲中灵活运用,并运用这些手法使他的歌成为诗的音乐,音乐的诗。  相似文献   

9.
介绍用外部混沌信号驱动两混沌系统的参量并实现同步的原理.以Roessler系统驱动两Lorenz系统的某一参量为例,数值模拟了该同步方法.结果表明,受混沌信号驱动的参量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内,两Lorenz系统将历经非常复杂的同步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混沌态的同步.受驱动的两个Lorenz系统的初始态影响同步:如果两条轨道被吸引到相同的吸引域中才能达到完全同步;否则,同步不能实现.从应用角度来讲,这种演化复杂性正好增加了加密信号的无序性,提高了信号的抗破译能力.由于同步的两系统没有耦合,给实际制作模型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0.
徽州民歌作为中国民歌音乐文化中的一支,其艺术表征十分明显,在歌词、内容、旋律以及音乐架构方面凸显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徽州民歌具有内容丰富、体式淳朴且古韵悠长、旋律动人、形式多种多样等优点。文章分析了徽州民歌内容、旋律、歌词等方面的艺术特征,发现徽州民歌在传承上存在传承主体减少,传承环境改变等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要尊重传统,突破创新;同时艺术工作者要大力宣传。  相似文献   

11.
梁上泉先生创作的歌词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简洁明快,节奏鲜明活泼,韵律和谐优美,富有浓郁的民歌色彩,饱含丰富的音乐性,其音乐性主要体现在歌词的语言、节奏、韵律、段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歌词是歌的主干部分,在歌曲中起着主导作用,一些经典曲目歌词之受欢迎,有其内在因素。试从巧设意境、故作陌生、深蕴哲理、妙用诗词和细构词彩五个方面对歌词的创作规律及技巧进行例析,以帮助加深理解歌词,培养语感,从而提高歌词创作和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歌词的深层隐喻意义已经超出了字面含义,以一种思维认知的形式存在。以歌曲《鸟儿在风中歌唱》为例,阐述歌曲教学中把握歌词映射的重要性,将歌词隐喻认知作为分析声乐作品隐喻思维的重要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拓展学生隐喻思维,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歌曲和个性演唱。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秉承了我国传统的和谐统一的审美追求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巨大影响,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交融的产物,形成了如下的美学特征:“词情、曲情、声情相触合”的情感美学特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相交融”的创造性美学特征;“传统风格、时代气息相共存”的现代性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宋代文学尚雅,宋词的繁盛也是一个不断雅化的历程,姜夔词是雅词的典范,其咏物词尤有代表性。姜夔咏物词之雅的内涵既有对儒家传统诗教的承传,又有蕴含词人人格精神的特色。其雅化词的方法有:选择高雅的吟咏对象,锤炼字句和以词言志的自觉运用,以及雅化词调音乐。这些方法也透漏了宋词衰敝的消息。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计符合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认知水平的问卷内容,经过大规模调查实验,探究少儿针对不同认知内容下对于视觉单通道、听觉单通道以及视听交互双通道模式的偏好.结果显示: 少儿在认知过程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偏向选择视听双通道交互模式.少儿对于视听交互需求最大的认知内容是音乐欣赏和绘画欣赏.另外,不同学龄段、不同多媒体设备条件以及男女群体对视听交互模式的偏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在远古的希腊文明世界中,在这个神灵与人口几乎相等的民族里,几乎没有哪个时代、哪个民族,能比得上他们对美的顶礼膜拜,比得上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痴情迷恋.笔者通过希腊的神话与英雄传说、学者的思想著述等,去描述古希腊世界中的音乐概况及其音乐思想、音乐科学,构造一幅幅鲜活的音乐画面.  相似文献   

18.
分析山东花鼓的艺术特征须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从唱腔和伴奏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山东花鼓的伴奏不托管弦,演唱时由演员根据自己的演唱状态定调。山东花鼓的唱词特点为:文人化的书面语和方言俗语相结合,并大量使用衬词;唱词为齐言体,以七字句及十字句为主。唱腔音乐特征为:基本是清乐音阶;以徵调式最多;唱腔节奏丰富;存在特性腔韵及典型性腔句;总体而言,唱腔字多腔少,常用装饰音。伴奏只用鼓、梆子、锣、镲、手板等打击乐器,具有烘托气氛和掌握节奏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周淑安是中国声乐教育的先驱,她作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学派的开拓者之一,在声乐教育、声乐理论研究以及声乐教材的建构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艺术歌曲创作在词曲关系上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作曲技法上中西合璧、以形写神,歌曲风格上声琴融合、相得益彰,充分体现出激进、革新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